【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柔性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柔性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柔性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可以有效的满足柔性电子器件的需求,在通信、医疗健康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为电子设备中的能量来源,高性能柔性电池对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兼顾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持电极良好的柔性,成为了柔性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近年来,为了解决该问题,具有低空间位阻和高结构可控性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极中。例如,线状电池和碳布为基材的柔性电池能够极大的提高柔性,但是由于低的活性物质载量和纳米材料低的密度使其极很难获得一个高的面积比容量和高的活性物质体积分数,大大降低了柔性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为了提高能量密度,部分研究者选择使用微米级的活性材料去替代纳米级活性材料以提升柔性电极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微米级材料本身低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空间位阻,使其难以与目前绝大多数柔性基底产生有效而致密的结合,从而使得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微米级的活性材料加入到预先制备的多孔纤维素/碳纳米管前驱体中并利用抽滤的方法获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微米级的活性材料加入到预先制备的多孔纤维素/碳纳米管前驱体中并利用抽滤的方法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纤维素溶液中,超声处理,获得碳纳米管和纤维素的混合溶液;
步骤S2:将所述碳纳米管和纤维素的混合溶液先进行冷冻处理,再进行冷冻干燥处理,获得多孔纤维素/碳纳米管前驱体;
步骤S3:将所述多孔纤维素/碳纳米管前驱体加入到活性材料溶液中,超声处理,再进行抽滤,最后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所述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纤维素溶液的重量比为1~4:1~4;
所述纤维素溶液中的溶剂为水、醇或苯,溶质为细菌纤维素或植物纤维素;
所述活性材料的浓度为0.1~1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超声处理的温度为0~15℃,功率为50~1000W,时间为1~30min。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丰,王汉伟,王超,李彩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