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顺义专利>正文

塑钢复合管管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76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钢复合管管接,它包括管接体(1)、密封圈(5)和装在管体(2)与管接体(1)之间的卡紧扣(3),螺旋在管接体(1)上的活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体(1)管接内口呈喇叭状(1a),所述的卡紧扣(3)制成与内口喇叭状1a大小、形状相配合的楔子形,活接头(4)的后端带有扣边(4a)。(*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特别是金属与塑料构成的复合管管接。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道连接件种类繁多,对于不同材料的管道采用不同管接的连接方式,一般金属为外表面材料的管体,比如镀锌管一般采用带内螺纹外接管件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往往需要外加密封材料,如生料带或麻丝线来缠绕,操作起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用目的在于针对塑钢复合管而提供的一种连接简便、牢固、密封性好的管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由管接体,装在管体顶端的密封圈和插合在管体与管接体内壁之间的卡紧扣及螺旋在管接体上、后端带有扣边的活接头组成。其中管接体管接内口呈喇叭状,卡紧扣制成与内口大小、形状相配合的楔子形。使用时,只要拧紧活接头,则活接头后端的扣边将推动卡紧扣插合到管接体内,并锁紧管接体与管体之间的连接。显而易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结牢固等优点,除了适用在塑钢复合管的连接外,还能连接铝塑复合管、PPR管等。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配合后的示意图。图3是卡紧扣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3展开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塑钢复合管管接由管接体1,装在管接体1接口内的“O”型密封圈5和套在管体2外并插合在管接体1内口内壁上的卡紧扣3及螺旋在管接体1上的活接头4组成。管接体1接口内壁设有圈台,“O”形密封圈5由管体2端口顶合在圈台上,管接体1接口端口的内壁制成喇叭状1a,卡紧扣3的外壁制成与端口内壁形状、大小相配合的楔子形;卡紧扣3的内壁上设有均匀排列的卡刺3a,卡刺3a数量视管体2材料而定,可多可少,参见图3、图4。管接体1接口外壁制有外螺纹,与活接头4相配;活接头4后端带有扣边4a,旋转拧紧活接头4,扣边4a将推动卡紧扣3插入管接体1与管体2之间,使其坚固连结。权利要求1.一种塑钢复合管管接,它包括管接体(1)、密封圈(5)和装在管体(2)与管接体(1)之间的卡紧扣(3),螺旋在管接体(1)上的活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体(1)管接内口呈喇叭状(1a),所述的卡紧扣(3)制成与内口喇叭状1a大小、形状相配合的楔子形,活接头(4)的后端带有扣边(4a)。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复合管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卡紧扣(3)内壁设有卡刺(3a)。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与塑料构成的复合管管接。它由管接体,装在管体顶端的密封圈和插合在管体与管接体内壁之间的卡紧扣及螺旋在管接体上的活接头组成。其中管接体管接内口呈喇叭状,卡紧扣制成与内口大小、形状相配合的楔子形。使用时,只要拧紧活接头,则活接头后端的扣边将推动卡紧扣插合到管接体内,并锁紧管接体与管体之间的连接。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结牢固等优点,除了适用在塑钢复合管的连接外,还能连接铝塑复合管、PPR管等。文档编号F16L47/06GK2578653SQ0226158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顺义 申请人:陈顺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义
申请(专利权)人:陈顺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