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液化
,具体的说是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其沸点(-161.5℃)温度后变成液体,通常液化天然气储存在-161.5摄氏度、0.1MPa左右的低温储存罐内。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用专用船或油罐车运输,使用时重新气化。在炎热的环境中对天然气进行液化时,天然气液化在冷凝器中进行,需要将不断地将膨胀降温的低压气体与高压气体进行换热,经过多次循环后,冷凝器中的天然气达到液化要求才能液化,在对大量天然气进行液化时,该过程需要在隔热环境中进行,且现有冷凝器换热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天然气大量液化的要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气制备:将焦炉煤气和煤制气通入气柜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气,混合气体积的5-50%再经过耐硫水汽变换或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气制备:将焦炉煤气和煤制气通入气柜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气,混合气体积的5-50%再经过耐硫水汽变换或CO2重整后再与其余混合气混合得到粗原料气,得到满足甲烷化需要的原料气;
S2:将S1中粗原料气经压缩后进行净化,脱除H2S和CO2,脱除的硫化氢去硫回收,脱除的CO2气放空,净化后的粗原料气进行甲烷化,甲烷化后的驰放气经PSA(变压吸附)分离,分离出的CO、CO2返回净化,分离出的氢气进行重油加氢,制得加氢汽油调和油或加氢柴油调和油,甲烷化后得到甲烷气经脱水压缩后制得合格的天然气产品;
S3:将S2中的天然气产品进行低压处理,形成低压天然气,然后,将低压天然气通入到液化装置中进行液化处理;
上述S3中采用的液化装置包括绝热结构(1)、冷媒介质输送结构(2)、天然气输送结构(3)和液气分离结构(4),所述绝热结构(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媒介质输送结构(2),所述冷媒介质输送结构(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天然气输送结构(3),所述天然气输送结构(3)和冷媒介质输送结构(2)之间固定安装有液气分离结构(4);所述绝热结构(1)包括护壳(11)、壳盖(12)和底板(19),所述护壳(11)的上侧螺丝固定有壳盖(12),所述壳盖(12)的中部设有检修口(13),所述检修口(13)的法兰盘上螺丝固定有密封盖(14),所述护壳(11)的下侧螺丝固定有底板(19),所述护壳(11)的下部外壁上嵌设有输气管(16)和抽真空管(15),所述抽真空管(15)上安装有止回阀(18),所述输气管(16)上安装有调节阀(17),所述护壳(11)内壁焊接有若干连接板(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介质输送结构(2)包括外套筒(21)、内套筒(22)、一号折流板(23)、二号折流板(24)、填充杆(25)、上筒盖(26)、下筒盖(27)、介质进管(210)、导流管(211)和介质出管(212),所述外套筒(21)位于护壳(11)内,所述外套筒(21)外壁与连接板(110)焊接,所述外套筒(2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筒盖(26)和下筒盖(27),所述上筒盖(26)和下筒盖(27)之间且位于外套筒(21)内固定连接有内套筒(22),所述外套筒(21)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折流板(23),所述内套筒(22)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折流板(24),所述二号折流板(24)内套设有填充杆(25),所述填充杆(25)的两端分别与上筒盖(26)和下筒盖(27)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21)的上部外壁嵌设有介质进管(210),所述上筒盖(26)的内部且位于内套筒(22)的上侧嵌设有介质出管(212),所述内套筒(22)和填充杆(25)之间设有内流体腔(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