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领域,具体涉及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220KVA变电站的防汛系统,还是采用传统的浮球式自动手动排水方式,现场情况和控制中心无法实现数据交换。汛期时,无法获取现场汛情,当排水设备出现故障或出现险情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由于变电站分布较为分散,部分站点距离远,交通不便。在汛情发生时需要大量的值班人员进行巡查,无法保证所有变电站及时巡查,及时处理,这样就对变电站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和应用层;通过感知层将现场的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在网络层传输上通过光纤与无线连接将现场的水量情况上传至支撑层,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接入与大数据分析对现场的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并上传至应用层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操作。进一步,所述感知层主要实现传感设备、G ...
【技术保护点】
1.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和应用层;/n通过感知层将现场的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在网络层传输上通过光纤与无线连接将现场的水量情况上传至支撑层,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接入与大数据分析对现场的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并上传至应用层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和应用层;
通过感知层将现场的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在网络层传输上通过光纤与无线连接将现场的水量情况上传至支撑层,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接入与大数据分析对现场的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并上传至应用层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主要实现传感设备、GSM报警模块、电压电流监控模块、水流检测模块、视频设备的接入与数据采集,将各监测区域单位的前端设备接入到系统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器设备包括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投入在水池中,液位传感器与信号数据采集设备之间通过线路完成连接,实现对水池水位的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液位传感器有两种型号,一种为为压力变送传感器,一种为浮球式液位传感器;
压力变送传感器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高度成比例的原理,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方式采集数据;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是通过位移中的浮球磁体和磁簧开关的作用,使串入电路的定值电阻数量发生变化,进而使电路系统的电学量发生变化,再将电学量转化成标准电信号。将以上两种传感器转变后的电信号接入系统的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模块接入物联网终端服务器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上传至控制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平台发送控制命令实现对数据采集终端的参数提取、设置、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立,王晓辉,姬联合,张思义,孙忠文,耿伟,朱旺,孙硕,刘旭,矫旭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