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36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07
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属于微电阻焊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利用上电极以及下电极实现的,所述上电极以及下电极配合使用,上电极为长方体结构并与电阻焊机的上夹头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极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与所述上电极相邻端面的中部沿其径向贯穿其圆周面设有放置槽,并与电阻焊机的下夹头固定连接。将待焊工件需要被保护的一侧放入下电极的放置槽内;调节上电极,使其压附在步骤一所述的待焊工件上;将上电极与电阻焊机的上夹头固定,使上电极、待焊工件以及下电极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开启电阻焊机的电源,使上电极以及下电极间形成脉冲电流,完成工件的电阻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属于微电阻焊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钎焊工艺虽然技术成熟,但钎焊时容易导致薄膜金属层快速溶解以及界面反应,继而造成工件后期的失效,同时还存在需要整体加热以及多次重熔的问题,故而现今多使用微电阻焊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可局部加热、连接可靠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微机械电子(MEMS)、生物医疗器件的制造中,如微波器件、电池、传感器、植入心脏起搏器等领域。微电阻焊的广泛应用,适用于多种材料体系,能够连接高频、射频电路中金属丝、带(如镀金铜丝、金带、镀金铜箔)等。电阻焊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局部加热,具有“大幅值电流+极短通电时间”的特性,可实现材料的短时间可靠连接。但正是由于电阻焊是局部加热,因此在焊接过程中的局部热点极易造成工件表面损伤。为了减小工件的损伤,微连接时需要精密控制能量,但不同的工件形状、尺寸不尽相同,需要经多次试验才能获取最佳工艺参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材料的极大浪费。因此,还需要对微电阻焊的焊接方法进行改进,防止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方法是利用上电极(1)以及下电极(2)实现的,所述上电极(1)以及下电极(2)配合使用,上电极(1)为长方体结构并与电阻焊机的上夹头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极(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与所述上电极(1)相邻端面的中部沿其径向贯穿其圆周面设有放置槽(3),并与电阻焊机的下夹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待焊工件需要被保护的一侧放入下电极(2)的放置槽(3)内;/n步骤二:调节上电极(1),使其压附在步骤一所述的待焊工件上;/n步骤三:将上电极(1)与电阻焊机的上夹头固定,使上电极(1)、待焊工件以及下电极(2)之间形成导电通路;/n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工件损伤的电阻焊方法,方法是利用上电极(1)以及下电极(2)实现的,所述上电极(1)以及下电极(2)配合使用,上电极(1)为长方体结构并与电阻焊机的上夹头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极(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与所述上电极(1)相邻端面的中部沿其径向贯穿其圆周面设有放置槽(3),并与电阻焊机的下夹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焊工件需要被保护的一侧放入下电极(2)的放置槽(3)内;
步骤二:调节上电极(1),使其压附在步骤一所述的待焊工件上;
步骤三:将上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艳红王尚孔令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