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核靶向性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核靶向性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性和易转移性,造成了大多数癌症的不可治愈性,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譬如脉络膜黑色素瘤,是一种成人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五年存活率低于50%,主要就是由于这类肿瘤的全身高转移率造成的。尽管临床上已经开发了多种技术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放疗和全身化疗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只针对原位肿瘤,对转移瘤束手无策,除了给病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并未能提高病人的存活率。肿瘤细胞的易转移性,根源在细胞核,因为细胞核是基因遗传和转录的源头。因此,针对细胞核设计高靶向的抗肿瘤药物,将会为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一条高效便捷的途径。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开发了一系列可以穿透某些生理屏障的纳米药物载体,不仅有望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也为研制高度核靶向的纳米药物提供了可行性。当前已开发的纳米载体材料,比如由金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聚合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核靶向性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n1)将TAT多肽与石墨粉按质量比1:1-1:5的比例混合后置于球磨罐内;以300-500 rpm的转速室温球磨3-5个小时;球磨结束后加入去离子水,洗出其中的产物;分别采用1000-8000 rpm转速的高速离心处理,依次除去沉淀中的杂质;最后将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TAT多肽功能化的石墨烯(TG);/n2) 将TG在-80℃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粉末,采用乙酸等离子技术对TG粉末表面进行羧基化修饰;/n3)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活化TG表面羧基后,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核靶向性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TAT多肽与石墨粉按质量比1:1-1:5的比例混合后置于球磨罐内;以300-500rpm的转速室温球磨3-5个小时;球磨结束后加入去离子水,洗出其中的产物;分别采用1000-8000rpm转速的高速离心处理,依次除去沉淀中的杂质;最后将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TAT多肽功能化的石墨烯(TG);
2)将TG在-80℃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粉末,采用乙酸等离子技术对TG粉末表面进行羧基化修饰;
3)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素艳,刘勇,林蜜蜜,晏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