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13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包括车载台、中转控制装置与中继台,通过将车载台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经过中转控制装置内部电路板,将无线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送入到中继台,从而减少了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原因产生的信号衰减,同时也解决了在同时具有VHF波段和UHF波段无线通讯情况下的通讯干扰问题。

A transfer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HF band and UHF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讯
,适用于无线对讲通讯工程中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线对讲通讯由于它的便捷性已经在各行各业进行应用。例如服务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采矿行业。在无线对讲通讯中,通常使用的是VHF频段和UHF频段,VHF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36-174MHz,UHF使用的频率范围为400-470MHz。对于采矿行业来说,由于采矿一般包括地表露天开采和井下掘进开采。矿山多处于偏远山区,移动通讯信号往往信号差;在进行井下掘进开采时,无论是设备和人员都需要进入到井下,而在井下,移动通讯信号根本就无法使用。为此,企业为了解决生产管理活动和安全管理活动而需要自建无线对讲通讯系统。对于那些既有地表开采,也有井下开采的矿山,在地表开采时,企业自建了地表无线对讲通讯系统,经过多年以后,矿山的开采转入井下开采,这时就需要建设用于井下信号覆盖的无线对讲通讯系统。而企业在建设地表无线对讲通讯系统时,考虑到地表地形的原因采用了UHF波段的无线对讲设备,转入井下后,考虑到无线电频率对井下设备的干扰和井下信号的通讯效果,采用了VHF波段的无线对讲通讯设备。那么,这样的两个系统由于频率不同将无法实现互相通讯。为了解决在同时具有VHF波段和UHF波段的无线对讲通讯系统中的通信问题,传统上采用这样的方法:使用VHF/UHF双波段中转台,如图1所示,需要在系统中增加一台VHF/UHF双波段中转台E,这个UHF/VHF双波段中转台中可以设置VHF波段的接收和发送频率,同时还需要设置UHF波段的接收和发送频率。当无线通信终端设备A发送一个信号后,由VHF中继台C收到信号,然后VHF中继台C经过VHF中继台的天线将这个信号转发出去,VHF/UHF双波段中转台E中设置的VHF波段1接收到这个信号,通过VHF/UHF双波段中转台E中设置的UHF波段2接收到这个信号,由VHF/UHF双波段中转台E的天线将信号发送出去,UHF中继台D的天线收到这个信号后,经过UHF中继台D处理后再经过UHF中继台D的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UHF无线终端设备B就收到这个信号。这样就实现了VHF波段与UHF波段之间的互相通信。这种方法的缺点是:①无线通讯信号在进行无线传播时会受到传播介质(空气)和障碍物(如建筑物、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信号传输的质量,VHF/UHF双波段中转台是在两个无线通讯系统中架起的“桥梁”,通过无线的方式与两个系统进行“连接”而实现的通信,将会由于传播介质和障碍物的影响而降低通讯质量。②市面上这样的成品设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种设备的成本很高,另外这种设备的发射功率一般都很大,容易对其它无线通讯设备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减少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原因产生的信号衰减,同时也解决了在同时具有VHF波段和UHF波段无线通讯情况下的通讯干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包括车载台、中转控制装置与中继台,所述中转控制装置通过车载台连接线与车载台物理连接并且所述中转控制装置通过中继台连接线与中继台物理连接,所述中转控制装置包括装置盒、电路板及扩展接口,所述电路板、扩展接口封装于装置盒内,所述电路板两侧均设置有扩展接口,所述两侧扩展接口均为五孔针型接口,分别用于接入中继台连接线和车载台连接线;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降压或限流元件、二极管、第二降压或限流元件、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的阻值为3.0~4.0KΩ。所述车载台配置有扩展接口,所述扩展接口至少包含16个接口。所述中继台连接线为五芯电缆,其左侧为五孔方形插头,右侧为五孔圆形插头。所述车载台连接线为五芯电缆,其左侧为五孔方形插头,右侧为十六孔方形插头。本申请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将车载台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经过电路板,将无线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送入到中继台,从而减少了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原因产生的信号衰减,同时也解决了在同时具有VHF波段和UHF波段无线通讯情况下的通讯干扰问题。(2)本申请中用到的车载台为常规车载台,成本较低,电阻元件同样成本低廉,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3)本申请中用到的电阻元件为低功耗稳定性电子元器件,未使用其它复杂的电子元器件,故此系统稳定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电路及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中转控制装置的装置盒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中继台连接电缆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车载台连接电缆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中转控制装置26通过车载台连接线21与车载台物理连接,同时将中转控制装置26通过中继台连接线20与中继台物理连接。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现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的重要元器件进行说明:所述车载台采用双工工作模式的车载台,车载台需要有具备扩展接口,扩展接口通常包含16个接口;所述中转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了装置盒26、电路板、输入/输出接口25和31、一根五芯中继台连接电缆20、一根五芯车载台连接电缆21。所述装置盒如图3所示,用于封装电路板和接口,尺寸150mm*90mm*20mm,装置盒内有一块电路板,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根五孔针型接口25和31,分别用于接入中继台电缆和车载台电缆。其中,输入/输出接口25的五个接口分别定义如下:5-载波检测接口(CarrierDetect)6-麦克风接口(Ext.MicAudio)7-语音PPT接口(VoicePPT)8-地线接口(GND)9-接收音频接口(RXAudio)输入/输出接口31的五个接口分别定义如下:10-语音PPT接口(VoicePPT)11-接收音频接口(RXAudio)12-载波检测接口(CarrierDetect)13-地线接口(GND)14-麦克风接口(Ext.MicAudio)中转控制装置的内部控制电路板包括:第一降压或限流元件27、二极管29、第二降压或限流元件28、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30。降压或限流元件的阻值为3.0~4.0KΩ。所述中继台连接电缆如图4所示,电缆为五芯,长度2~5米,用于中转控制装置与中继台的连接。左侧为五孔方形插头,右侧为φ20mm的五孔圆形插头。电缆连接头左侧31接口定义如下:10-语音PPT接口(VoicePPT)11-接收音频接口(RXAudio)12-载波检测接口(CarrierDetect)13-地线接口(GND)14-麦克风接口(Ext.MicAud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包括车载台、中转控制装置与中继台,所述中转控制装置通过车载台连接线与车载台物理连接并且所述中转控制装置通过中继台连接线与中继台物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控制装置包括装置盒、电路板及扩展接口,所述电路板、扩展接口封装于装置盒内,所述电路板两侧均设置有扩展接口,所述两侧扩展接口均为五孔针型接口,分别用于接入中继台连接线和车载台连接线;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降压或限流元件、二极管、第二降压或限流元件、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的阻值为3.0~4.0K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VHF波段与UHF波段互相通信的中转装置,包括车载台、中转控制装置与中继台,所述中转控制装置通过车载台连接线与车载台物理连接并且所述中转控制装置通过中继台连接线与中继台物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控制装置包括装置盒、电路板及扩展接口,所述电路板、扩展接口封装于装置盒内,所述电路板两侧均设置有扩展接口,所述两侧扩展接口均为五孔针型接口,分别用于接入中继台连接线和车载台连接线;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降压或限流元件、二极管、第二降压或限流元件、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降压或限流元件的阻值为3.0~4.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