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束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00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限束器连接件,涉及线束器设备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束器不能适用于多种厚度和/或宽度遮线板的技术问题。该限束器连接件包括本体、连接单元和卡槽单元,连接单元位于本体的一端,且本体通过连接单元与限束器连接和/或固定;卡槽单元位于本体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且本体通过卡槽单元安装和/或固定遮线板;本体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位于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且卡槽单元与第一滑槽活动连接,以使卡槽单元能够沿着第一滑槽滑移。卡槽单元通过第一滑槽与本体连接,使得卡槽单元能够沿着第一滑槽移动进而使得滑槽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遮线板。

A connector of beam lim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束器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线束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限束器连接件。
技术介绍
限束器是一种安装于X线管组件管套输出窗前方的机电型光学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X线管输出线的照射野,以便在能够满足X线成像和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剂量;并能吸收一些散乱的射线,提高影像清晰度。现有的遮线板式限束器是在X管套窗口附加安装一块开有一定大小的方形或圆形孔的铅板,铅板的开孔以X线中心为对称中心。当进行投照时,在一定距离上即可得到与孔的大小相适应的照射野。一般一台X线机配有多块不同孔径的遮线板,并在上面表明相应距离的照射野大小,以便选择使用。现有技术中,检测用遮线板主要通过粘贴和/或卡槽与线束器的底端固定。通过粘贴方式固定遮线板容易在限束器上留下残余胶水,并粘贴固定效果受制于胶贴方式,容易因人因因素造成遮线板的掉落,损坏下方探头。现有技术中带有连接卡槽的限束器,由于卡槽之间的距离和/或卡槽大小单一,导致带有卡槽的限束器不能够通过适用于多种宽度和/或厚度的遮线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限束器连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束器不能适用于多种厚度和/或宽度遮线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够达到诸多有益技术效果,具体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限束器连接件,包括本体、连接单元和卡槽单元,连接单元位于本体的一端,且本体通过连接单元与限束器连接和/或固定;卡槽单元位于本体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且本体通过卡槽单元安装和/或固定遮线板;本体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位于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且卡槽单元与第一滑槽活动连接,以使卡槽单元能够沿着第一滑槽滑移。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卡槽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平行,且第一支撑块位于第二支撑块上方,以使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之间能形成放置遮线板的卡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卡槽单元还包括滑块,滑块内嵌于第一滑槽内,且滑块与卡槽单元连接,以使卡槽单元通过滑块和第一滑槽与本体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滑块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滑块与第二支撑块活动连接,且第二支撑块能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滑块包括连接孔,连接孔竖直方向的孔径和/或高度大于第二支撑块嵌入连接孔部分的厚度,以使第二支撑块能够沿着连接孔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滑块还包括弹性件和第一调节件,弹性件位于第二支撑块嵌入连接孔部分的上方,以使弹性件能够推动第二支撑块沿着连接孔向下移动;第一调节件位于第二支撑块嵌入连接孔部分的下方,且第一调节件与滑块螺纹连接,以使第一调节件能够支撑第二支撑块沿着连接孔向上运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卡槽单元还包括同步调节单元,同步调节单元包括齿条和齿轮,齿条与滑块连接,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且齿轮能带动齿条和/或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两块夹持板,夹持板相互平行,且夹持板与本体活动连接,以使两块夹持板能够相互靠近并夹持在限束器的底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体还包括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远离卡槽单元的一端,且夹持板的两端内嵌于第二滑槽,以使夹持板能够沿着第二滑槽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沿着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二调节件与夹持板距离本体顶端的距离相等,以使第二调节件能够推动夹持板沿着第二滑槽移动。本技术提供的限束器连接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限束器通过设置卡槽单元和第一滑槽,并且卡槽单元通过第一滑槽与本体连接,使得卡槽单元能够沿着第一滑槽移动进而使得滑槽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遮线板。此外,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的卡槽单元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形成放置遮线板的卡槽,并第一支撑板与滑块活动连接,使得卡槽单元能够调节第一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达到调节卡槽宽度,进而使得卡槽单元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遮线板,并且能够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板固定遮线板,以防止遮线板滑落。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的卡槽单元通过设置同步调节装置,使得限束器两侧的卡槽单元能够在同步调节单元的作用下同步靠近和/或远离,以使遮线板的开孔能够始终以X线中心为对称中心,减小手动调节对准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束器连接件主视图的局部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束器连接件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束器连接件左视图的半剖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束器连接件右视图的半剖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束器连接件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板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板的左视图。图中:1-本体;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2-连接单元;21-夹持板;22-第二调节件;3-卡槽单元;31-第一支撑块;32-第二支撑块;33-滑块;331-连接孔;332-弹性件;333-第一调节件;4-同步调节单元;41-齿条;42-齿轮;43-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限束器连接件,包括本体1、连接单元2和卡槽单元3,连接单元2位于本体1的一端,且本体1通过连接单元2与限束器连接和/或固定;卡槽单元3位于本体1远离连接单元2的一端,且本体1通过卡槽单元3安装和/或固定遮线板;本体1包括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位于远离连接单元2的一端,且卡槽单元3与第一滑槽11活动连接,以使卡槽单元3能够沿着第一滑槽11滑移。优选的,限束器连接件至少包括两个卡槽单元3,并且卡槽单元3平行设置,以使卡槽单元3能够卡接在遮线板的两条对边上。进一步优选的,两个卡槽单元3对称设置,以使遮线板卡入该卡槽单元3后,遮线板的开孔能够以X线中心为对称中心,以减少遮线板与限束器的对位操作。参照图1或图2,卡槽单元3包括第一支撑块31和第二支撑块32,第一支撑块31与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束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连接单元(2)和卡槽单元(3),所述连接单元(2)位于所述本体(1)的一端,且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与限束器连接和/或固定;/n所述卡槽单元(3)位于所述本体(1)远离所述连接单元(2)的一端,且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卡槽单元(3)安装和/或固定遮线板;/n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单元(2)的一端,且所述卡槽单元(3)与所述第一滑槽(11)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卡槽单元(3)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槽(11)滑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束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连接单元(2)和卡槽单元(3),所述连接单元(2)位于所述本体(1)的一端,且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与限束器连接和/或固定;
所述卡槽单元(3)位于所述本体(1)远离所述连接单元(2)的一端,且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卡槽单元(3)安装和/或固定遮线板;
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单元(2)的一端,且所述卡槽单元(3)与所述第一滑槽(11)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卡槽单元(3)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槽(11)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单元(3)包括第一支撑块(31)和第二支撑块(32),所述第一支撑块(3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32)平行,且所述第一支撑块(3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2)上方,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块(31)和所述第二支撑块(32)之间能形成放置遮线板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束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单元(3)还包括滑块(33),所述滑块(33)内嵌于所述第一滑槽(11)内,且所述滑块(33)与所述卡槽单元(3)连接,以使所述卡槽单元(3)通过所述滑块(33)和所述第一滑槽(11)与所述本体(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束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3)与所述第一支撑块(3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3)与所述第二支撑块(32)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块(32)能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束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3)包括连接孔(331),所述连接孔(331)竖直方向的孔径和/或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2)嵌入所述连接孔(331)部分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支撑块(32)能够沿着所述连接孔(331)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束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何保林陆晓雯杨佳嘉秦伟超陈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清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