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55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属于打包机液压油技术领域,包括打包机、冷却塔、液压油箱、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进油管,打包机设置有第一出油口和第一进油口;冷却塔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二出油口;液压油箱设置有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第一回油管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回油管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进油管设置有第五端和第六端,进油管通过第五端和第三出油口相通,进油管通过第六端和第一进油口相通;第一回油管包括:第一内层管、第一外层管,所述第一外层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管的外围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能够有效控制打包机液压油的油温,提高打包机正常运行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包机液压油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
技术介绍
打包机的液压油是打包机的动力源,而液压油的质量决定着打包机能否正常工作,若油温太高时,打包机则会自动跳停。以往每当夏季高温时,液压油的温度便会超标,经常需要停机对其进行降温,这样便影响了打包机的正常运作,降低了生产效率。对于应用于废金属打包机液压油冷却技术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应用于废金属打包机液压油冷却技术主要是依靠打包机中液压油与外界存在温度差,来进行的自然热交换,以降低打包机中液压油的温度。但是,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设备长时间工作后(例如8小时以上),此时系统产生的内部热量较大,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内热无法通过散热装置有效传递出去,液压油温度则会超过60℃。因为液压油温高,阀芯和油缸内泄加大,液压系统动作会变慢,继而造成设备产能降低。同时,液压密封件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增加了维修成本和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使得无法有效控制打包机液压油的油温,难以保证打包机长久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应用于废金属打包机液压油冷却技术中,存在着无法有效控制打包机液压油的油温,难以保证打包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应用于废金属打包机液压油冷却技术中,存在着无法有效控制打包机液压油的油温,难以保证打包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打包机,所述打包机设置有1个第一出油口和m个第一进油口;冷却塔,所述冷却塔设置有1个第二进油口和m个第二出油口;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设置有1个第三进油口和1个第三出油口;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一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相通;其中,所述第一回油管包括:第一内层管、第一外层管,所述第一外层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管的外围部位,以通过所述第一内层管的管壁和所述第一外层管的管壁形成一个水冷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外层管在所述第一端部位处开设有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外层管在所述第二端部位处开设有一出水口;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三端和所述冷却塔的1个所述第二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二回油管通过所述第四端和所述液压油箱的所述第三进油口相通;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设置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三出油口相通,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第六端和1个所述第一进油口;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进一步地,所述1个第一出油口和所述m个第一进油口设置在所述打包机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1个第二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塔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m个第二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塔的底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通过将打包机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一回油管的第一端相互连通,第一回油管的第二端和冷却塔的第二进油口相互连通,冷却塔的第二出油口和第二回油管的第三端相互连通,第二回油管的第四端和液压油箱的第三进油口相互连通,液压油箱的第三出油口和进油管的第五端相互连通,进油管的第六端和打包机的第一进油口相互连通。这样打包机中温度较高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打包机的第一出油口、第一回油管的第一端、第一回油管的第二端后,从冷却塔的第二进油口进入冷却塔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压油再依次经过冷却塔的第二出油口、第二回油管的第三端、第二回油管的第四端,从液压油箱的第三进油口进入液压油箱内进行存储;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液压油箱的第三出油口、进油管的第五端、进油管的第六端,从打包机的第一进油口进入打包机内,继而为打包机提供冷却后处于正常温度的液压油,来始终保持液压油箱中液压油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有效控制打包机液压油的油温,保证打包机能够长久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能够有效控制打包机液压油的油温,提高打包机正常运行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四。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通过将打包机10的第一出油口101和第一回油管40的第一端401相互连通,第一回油管40的第二端402和冷却塔20的第二进油口201相互连通,冷却塔20的第二出油口202和第二回油管50的第三端501相互连通,第二回油管50的第四端502和液压油箱30的第三进油口301相互连通,液压油箱30的第三出油口302和进油管60的第五端601相互连通,进油管60的第六端602和打包机10的第一进油口102相互连通。这样打包机10中温度较高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打包机10的第一出油口101、第一回油管40的第一端401、第一回油管40的第二端402后,从冷却塔20的第二进油口201进入冷却塔20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压油再依次经过冷却塔20的第二出油口202、第二回油管50的第三端501、第二回油管50的第四端502,从液压油箱30的第三进油口301进入液压油箱30内进行存储;液压油箱30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液压油箱30的第三出油口302、进油管60的第五端601、进油管60的第六端602,从打包机10的第一进油口102进入打包机10内,继而为打包机10提供冷却后处于正常温度的液压油,来始终保持液压油箱30中液压油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有效控制打包机10液压油的油温,保证打包机10能够长久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能够有效控制打包机10中液压油的油温,提高打包机10正常运行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打包机,所述打包机设置有1个第一出油口和m个第一进油口;/n冷却塔,所述冷却塔设置有1个第二进油口和m个第二出油口;/n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设置有1个第三进油口和1个第三出油口;/n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一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相通;其中,所述第一回油管包括:第一内层管、第一外层管,所述第一外层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管的外围部位,以通过所述第一内层管的管壁和所述第一外层管的管壁形成一个水冷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外层管在所述第一端部位处开设有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外层管在所述第二端部位处开设有一出水口;/n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三端和所述冷却塔的1个所述第二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二回油管通过所述第四端和所述液压油箱的所述第三进油口相通;/n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设置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三出油口相通,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第六端和1个所述第一进油口;/n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打包机,所述打包机设置有1个第一出油口和m个第一进油口;
冷却塔,所述冷却塔设置有1个第二进油口和m个第二出油口;
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设置有1个第三进油口和1个第三出油口;
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出油口相通,所述第一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相通;其中,所述第一回油管包括:第一内层管、第一外层管,所述第一外层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管的外围部位,以通过所述第一内层管的管壁和所述第一外层管的管壁形成一个水冷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外层管在所述第一端部位处开设有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外层管在所述第二端部位处开设有一出水口;
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权颜春元罗先应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兴业安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