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6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尤其为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前壳体、后壳体、指纹识别器、高清镜头、显示屏、密码输入页面、IC磁卡感应区、倾斜面、前执手和后执手,所述门锁主体底部开设有充电接口和扩音器,所述门锁主体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执手,所述前壳体基面靠近前执手处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清镜头、显示屏和指纹识别器、密码输入页面、室外反锁按键、IC磁卡感应区,所述门锁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简单,达到24小时高效防护,为用户营造安全舒适环境同时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困扰,安全性极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A kind of protective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具体为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门锁是家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是家庭中几乎每天都会用到设备,在智能家居的大浪潮下,门锁的智能化也是一种趋势,智能门锁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电子门锁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在使用的方便性、防非法开启、智能管理等方面是机械锁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门锁在设计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防护系数过低,因此需要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前壳体、后壳体、指纹识别器、高清镜头、显示屏、密码输入页面、IC磁卡感应区、倾斜面、前执手和后执手,所述门锁主体底部开设有充电接口和扩音器,所述门锁主体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执手,所述前壳体基面靠近前执手处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清镜头、显示屏和指纹识别器、密码输入页面、室外反锁按键、IC磁卡感应区,所述门锁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背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后执手,所述后壳体背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扣板、机械开锁键、机械双重反锁按钮、室内反锁按键。优选的,所述密码输入页面采用智能触控屏。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器的内部镶嵌设置有警示灯。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五金件固定连接。r>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拉丝工艺定制而成。优选的,所述前执手、后执手和门锁主体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且旋转角度为三百六十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室外反锁按键和室内反锁按键方便用户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能使得锁舌全部弹出到全伸出状态,使得整体装置达到24小时高效防护,为用户营造安全舒适环境同时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困扰,且通过设置的机械开锁键和机械双重反锁按钮便于用户手动进行开锁和反锁操作,避免因为电源缺失而造成无法进行开锁和反锁。2、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需左右旋转开启的前执手和后执手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猫眼将门锁进行开启,从而增加了室内整体环境的安全性,且通过设置的采用智能触控屏的密码输入页面反应灵敏、经久耐用、不留输入痕迹,从而避免产生安全漏洞,进一步的增加了室内整体环境的安全性,避免产生经济损失,有利于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3、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指纹识别器、IC磁卡感应区、机械开锁键和密码输入页面使得整体装置具有多种智能开锁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单一解锁方式,达到便民的效果,且通过设置的高清摄像头和扩音器使得整体装置具有门铃的功能,无需用户再装门铃,同时经济适用,合理的利用了其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后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底面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锁主体、2-前壳体、3-后壳体、4-指纹识别器、5-高清摄像头、6-显示屏、7-密码输入页面、8-室外反锁按键、9-IC磁卡感应区、10-倾斜面、11-前执手、12-扣板、13-后执手、14-机械开锁键、15-机械双重反锁按钮、16-室内反锁按键、17-充电接口、18-扩音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1、前壳体2、后壳体3、指纹识别器4、高清镜头5、显示屏6、密码输入页面7、IC磁卡感应区9、倾斜面10、前执手11和后执手13,所述门锁主体1底部开设有充电接口17和扩音器18,所述门锁主体1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壳体2,所述前壳体2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执手11,所述前壳体2基面靠近前执手11处设置有倾斜面10,所述倾斜面10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清镜头5、显示屏6和指纹识别器4、密码输入页面7、室外反锁按键8、IC磁卡感应区9,所述门锁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壳体3,所述后壳体3的背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后执手13,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需左右旋转开启的前执手11和后执手13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猫眼将门锁进行开启,从而增加了室内整体环境的安全性,且通过设置的采用智能触控屏的密码输入页面7反应灵敏、经久耐用、不留输入痕迹,从而避免产生安全漏洞,进一步的增加了室内整体环境的安全性,避免产生经济损失,有利于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所述后壳体3背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扣板12、机械开锁键14、机械双重反锁按钮15、室内反锁按键16,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指纹识别器4、IC磁卡感应区9、机械开锁键14和密码输入页面7使得整体装置具有多种智能开锁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单一解锁方式,达到便民的效果,且通过设置的高清摄像头5和扩音器18使得整体装置具有门铃的功能,无需用户再装门铃,同时经济适用,合理的利用了其空间,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室外反锁按键8和室内反锁按键16方便用户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能使得锁舌全部弹出到全伸出状态,使得整体装置达到24小时高效防护,为用户营造安全舒适环境同时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困扰,且通过设置的机械开锁键14和机械双重反锁按钮15便于用户手动进行开锁和反锁操作,避免因为电源缺失而造成无法进行开锁和反锁。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用户可通过设置的指纹识别器4、IC磁卡感应区9、机械开锁键14和密码输入页面7多种开锁方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通过设置的前执手11或后执手13左右旋转从而完成解锁操作,且通过设置的室内反锁按键16进行保险,当需要外出时,用户可通过设置的室外反锁按键8进行保险,若出现整体装置电量低时,可通过设置的机械开锁键14和机械双重反锁按钮15便于用户手动进行开锁和反锁操作,整体装置结构简单,达到24小时高效防护,为用户营造安全舒适环境同时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困扰,安全性极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1)、前壳体(2)、后壳体(3)、指纹识别器(4)、高清镜头(5)、显示屏(6)、密码输入页面(7)、IC磁卡感应区(9)、倾斜面(10)、前执手(11)和后执手(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主体(1)底部开设有充电接口(17)和扩音器(18),所述门锁主体(1)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壳体(2),所述前壳体(2)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执手(11),所述前壳体(2)基面靠近前执手(11)处设置有倾斜面(10),所述倾斜面(10)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清镜头(5)、显示屏(6)和指纹识别器(4)、密码输入页面(7)、室外反锁按键(8)、IC磁卡感应区(9),所述门锁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壳体(3),所述后壳体(3)的背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后执手(13),所述后壳体(3)背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扣板(12)、机械开锁键(14)、机械双重反锁按钮(15)、室内反锁按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式智能门锁,包括门锁主体(1)、前壳体(2)、后壳体(3)、指纹识别器(4)、高清镜头(5)、显示屏(6)、密码输入页面(7)、IC磁卡感应区(9)、倾斜面(10)、前执手(11)和后执手(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主体(1)底部开设有充电接口(17)和扩音器(18),所述门锁主体(1)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壳体(2),所述前壳体(2)的基面固定安装有前执手(11),所述前壳体(2)基面靠近前执手(11)处设置有倾斜面(10),所述倾斜面(10)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清镜头(5)、显示屏(6)和指纹识别器(4)、密码输入页面(7)、室外反锁按键(8)、IC磁卡感应区(9),所述门锁主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壳体(3),所述后壳体(3)的背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后执手(13),所述后壳体(3)背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扣板(12)、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浪
申请(专利权)人:房库成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