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7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所述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包括旧混凝土和新混凝土,所述旧混凝土上固定有连接件,在旧混凝土和新混凝土之间设有填缝材料;所述连接件上固定有止水,所述止水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并固定在旧混凝土上,该止水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新混凝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水结构施工方便,止水效果可靠,减小了对旧混凝土的损坏,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工期。

A water stop structure for culvert re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止水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经常涉及到对现有涵洞进行更新改造,而当对建筑物有漏水要求时,则需在新旧涵洞混凝土结构缝间设置止水结构。传统方法需在涵洞旧混凝土结构上开槽预埋止水结构,这样需切断旧混凝土中的表层钢筋,不仅会损坏原结构,同时施工工期长。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0532727C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的止水处理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将下钢带就位;步骤二:在橡胶止水带内涂上专用的粘结剂;步骤三:将橡胶止水带分别缠在两圆管涵的端部外侧;步骤四:用细铅丝将橡胶止水带固定在圆管涵上;步骤五:先吊装一圆管涵放在下钢带上;步骤六:再吊装另一圆管涵放在下钢带上;步骤七:将两圆管涵的管节端头对接上;步骤八:将上钢带就位;步骤九:将上钢带与下钢带对接上箍紧。上述专利的方案主要解决的是涵洞易渗水并引起路基沉降的问题,无法适用于涵洞新旧混凝土止水改造。因此,需研究一种用于涵洞新旧混凝土结构缝的止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该止水结构可以避免在旧混凝土上开槽,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工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包括旧混凝土和新混凝土,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旧混凝土上固定有连接件,在旧混凝土和新混凝土之间设有填缝材料;所述连接件上固定有止水,所述止水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并固定在旧混凝土上,该止水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新混凝土内。由此,本技术的止水结构采用了在旧混凝土上设置连接件的方式将止水固定,远远地减小了对旧混凝土的损坏。本技术所述的旧混凝土是指改造前的混凝土基体,新混凝土是指改造过程中新浇筑的混凝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止水包括贴合在旧混凝土外表面的贴合段和部分伸入新混凝土内的止水段;所述贴合段垂直于止水段设置。由此,止水整体形成L形。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主体伸入所述旧混凝土内的植筋,该植筋的一端相对旧混凝土伸出并位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形成伸出段,该植筋的伸出段在填缝材料内与所述止水固定相连。由此,通过植筋的方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为了防病固定止水,所述植筋的伸出段为螺纹段,所述止水开设有孔,所述植筋的伸出段穿过止水的孔并通过螺母将植筋和止水固定在一起。作为一种固定植筋的结构形式,所述旧混凝土上开有垂直于旧混凝土横断面设置的孔,所述植筋伸入并固定在所述旧混凝土的孔内。为了更好地固定植筋,所述植筋通过胶固定在所述旧混凝土的孔内。优选地,所述填缝材料为泡沫板。优选地,所述填缝材料的外侧背水面设有密封胶。更优选地,所述密封胶为聚硫密封胶。优选地,所述填缝材料的内侧迎水面设有水泥砂浆。由此,在止水结构施工改造时,第一步、按设计要求在旧混凝土上定出止水轴线,垂直于旧混凝土横断面方向钻孔,钻孔完成后将孔内清理干净;第二步、从孔底开始注胶,待胶体强度达到80%后缓缓旋入植筋;第三步、将橡胶止水带一侧凸起去除成平带,对准植筋位置在平带上开孔,然后将植筋穿出平带,用螺帽固定;第四步、浇筑新混凝土,新旧混凝土结构缝间填入闭孔泡沫板。结构缝外侧背水面用聚硫密封胶封堵,内侧迎水面用水泥砂浆封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止水结构避免了在旧混凝土上开槽,采用了在旧混凝土上钻孔植筋的方式将橡胶止水带固定,施工方便,止水效果可靠,减小了对旧混凝土的损坏,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工期。本技术适用于存在新旧混凝土结构缝的涵洞结构,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旧混凝土横断面图。在图中1-植筋;2-止水;3-螺帽;4-泡沫板;5-密封胶;6-水泥砂浆;7-旧混凝土;8-新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用于涵洞新旧混凝土结构缝的止水结构,如图1和2所示,主要包括旧混凝土植筋1、橡胶止水2、螺帽3、填缝材料闭孔泡沫板4、聚硫密封胶5、水泥砂浆6、旧混凝土7和新混凝土8。所述旧混凝土7上固定有作为连接件的旧混凝土植筋1,在旧混凝土7和新混凝土8之间设有填缝材料。所述填缝材料优选为所述填缝材料闭孔泡沫板4。所述连接件为主体伸入所述旧混凝土7内的植筋1,该植筋1的一端相对旧混凝土7伸出并位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形成伸出段,该植筋1的伸出段在填缝材料内与所述止水2固定相连。所述植筋1的伸出段为螺纹段,所述止水2开设有孔,所述植筋1的伸出段穿过止水2的孔并通过螺母将植筋1和止水2固定在一起。所述植筋1上固定有L形的止水2,该止水2一部分置于所述填缝材料内,该止水2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新混凝土8内。所述止水2包括贴合在旧混凝土7外表面的贴合段和部分伸入新混凝土8内的止水段;所述贴合段垂直于止水段设置。所述旧混凝土7上开有垂直于旧混凝土7横断面设置的孔,所述植筋1伸入并固定在所述旧混凝土7的孔内。所述植筋1通过胶固定在所述旧混凝土7的孔内。所述填缝材料的外侧背水面设有密封胶5,最好为聚硫密封胶。所述填缝材料的内侧迎水面设有水泥砂浆6。由此,整个止水结构的施工主要包括旧混凝土钻孔、旧混凝土植筋、橡胶止水带固定、新混凝土浇筑和填入填缝材料等。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测量设备在旧混凝土7上定出止水轴线,并做好标记。2)在旧混凝土7横断面上均匀钻孔,钻孔方向与旧混凝土7横断面垂直,钻孔完成后将孔内清理干净。3)从钻孔底部开始注胶,待胶体强度达到80%后将钢筋1缓缓旋入钻孔。其中需预先将钢筋1一端加工成螺纹,以便后续螺帽3固定。4)将橡胶止水带2一侧的凸起去除形成平带,然后将平带弯折90°,按预埋植筋1的位置在平带上开孔,将植筋1从平带2中穿出,用螺帽3固定。待新混凝土8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橡胶止水带2另一端埋入新混凝土8断面内,并采取适当措施固定。5)浇筑新混凝土8,在新旧混凝土结构缝间填入闭孔泡沫板4。结构缝外侧背水面用聚硫密封胶5封堵,内侧迎水面用水泥砂浆6封堵。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涵洞新旧混凝土结构缝的止水结构,避免了在旧混凝土上开槽,采用了在旧混凝土上钻孔植筋的方式将橡胶止水带固定,施工方便,止水效果可靠,减小了对旧混凝土的损坏,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工期。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包括旧混凝土(7)和新混凝土(8),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混凝土(7)上固定有连接件,在旧混凝土(7)和新混凝土(8)之间设有填缝材料;/n所述连接件上固定有止水(2),所述止水(2)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并固定在旧混凝土(7)上,该止水(2)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新混凝土(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包括旧混凝土(7)和新混凝土(8),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混凝土(7)上固定有连接件,在旧混凝土(7)和新混凝土(8)之间设有填缝材料;
所述连接件上固定有止水(2),所述止水(2)的一部分置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并固定在旧混凝土(7)上,该止水(2)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新混凝土(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2)包括贴合在旧混凝土(7)外表面的贴合段和部分伸入新混凝土(8)内的止水段;所述贴合段垂直于止水段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主体伸入所述旧混凝土(7)内的植筋(1),该植筋(1)的一端相对旧混凝土(7)伸出并位于所述填缝材料内形成伸出段,该植筋(1)的伸出段在填缝材料内与所述止水(2)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涵洞改造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1)的伸出段为螺纹段,所述止水(2)开设有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运朱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