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26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外容壳体,其结构要点是,外容壳体内通过竖向设置的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原水腔、厌氧腔、好氧腔和处理腔,处理腔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存水腔和污泥浓缩腔的水平板,污泥浓缩腔位于存水腔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救生板的设置,当工作人员遇到水阀失灵或损坏时,可通过救生板进行逃生,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当兼氧H3MBR膜组件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可在外容壳体的外部对其更换,更加的方便。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增加了环境承载里的负荷,因此常需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的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大部分村镇布局分散,污水处理器只能因地制宜的分散建设,每个污水处理站都需要配置数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对污水处理站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对内部腔室的清理,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进入腔室内,经常会发生工作人员正在维护时忽然污水向腔室内排放的情况,虽然现有的处理器的腔室内都设置了爬梯,但是爬梯由于长期受到污水的浸泡,其连接强度已经不够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外容壳体,其结构要点是,外容壳体内通过竖向设置的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原水腔、厌氧腔、好氧腔和处理腔,处理腔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存水腔和污泥浓缩腔的水平板,污泥浓缩腔位于存水腔的下方,外容壳体的顶面上设有将原水腔内的水抽送至厌氧腔的原水泵、将厌氧腔内的水抽送至好氧腔内的循环泵和将好氧腔内的水抽送至存水腔内的抽吸泵,所述的好氧腔内可升降的安装有兼氧H3MBR膜组件,所述的好氧腔内设有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腔的排泥泵,所述的外容壳体的顶面上设有打开口,打开口的下方设有与分隔板滑动连接的救生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救生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中心柱,中心柱上套设有充气橡胶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救生板的边缘连接有拉杆,拉杆的末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配合在位于分隔板上且竖向设置的”凸”字形的滑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厌氧腔内安装有避免污泥下浮的潜水搅拌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抽吸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端部位于兼氧H3MBR膜组件内的进水管和端部位于存水腔内的出水管,进水管上连接有进药管,进药管通过药洗泵与药罐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容壳体上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下端位于好氧腔底部的吹风管,吹风管上设有分流管,分流管插设在兼氧H3MBR膜组件内且末端位于兼氧H3MBR膜组件内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容壳体上设有与原水腔连通的进液管和位于污泥浓缩腔侧方的排泥门,进水管内设有细格栅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容壳体上设有位于好氧腔上方的螺纹圆口,螺纹圆口内拧接配合有封盖,封盖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拧接配合有下端与兼氧H3MBR膜组件连接的刚玉杆,刚玉杆上设有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救生板的设置,当工作人员遇到水阀失灵或损坏时,可通过救生板进行逃生,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当兼氧H3MBR膜组件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可在外容壳体的外部对其更换,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隔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救生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容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容壳体,2-分隔板,3-原水腔,4-厌氧腔,5-好氧腔,6-处理腔,7-存水腔,8-污泥浓缩腔,9-水平板,10-原水泵,11-循环泵,12-抽吸泵,13-兼氧H3MBR膜组件,14-排泥泵,15-打开口,16-救生板,17-中心柱,18-充气橡胶圈,19-拉杆,20-限位滑杆,21-滑槽,22-潜水搅拌机,23-进水管,24-出水管,25-进药管,26-药洗泵,27-药罐,28-鼓风机,29-吹风管,30-分流管,31-进液管,32-排泥门,33-细格栅网,34-螺纹圆口,35-封盖,36-刚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外容壳体1,所述的外容壳体1内通过竖向设置的分隔板2将空腔分隔为原水腔3、厌氧腔4、好氧腔5和处理腔6,处理腔6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存水腔7和污泥浓缩腔8的水平板9,污泥浓缩腔8位于存水腔7的下方,外容壳体1的顶面上设有将原水腔3内的水抽送至厌氧腔4的原水泵10、将厌氧腔4内的水抽送至好氧腔5内的循环泵11和将好氧腔5内的水抽送至存水腔7内的抽吸泵12,所述的好氧腔5内可升降的安装有兼氧H3MBR膜组件13,所述的好氧腔5内设有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腔8的排泥泵14,所述的外容壳体1的顶面上设有打开口15,打开口15的下方设有与分隔板2滑动连接的救生板16,救生板16的中心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中心柱17,中心柱17上套设有充气橡胶圈18,救生板16的边缘连接有拉杆19,拉杆19的末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滑杆20,限位滑杆20配合在位于分隔板2上且竖向设置的”凸”字形的滑槽21内;当空腔内有水时,救生板16将受到充气橡胶圈18的托浮而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的工作人员可坐在救生板16上,随着水位的逐渐升高,救生板16将逐渐拉近与外容壳体1的顶面上的打开口15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逃脱,而且由于救生板16的边缘连接有拉杆19,拉杆19的末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滑杆20,限位滑杆20配合在位于分隔板2上且竖向设置的”凸”字形的滑槽21内,所以救生板16不会随意的移动,从而保证了其随着水位的升降的位置。所述的厌氧腔5内安装有避免污泥下浮的潜水搅拌机22;通过潜水搅拌机22的设置,能够避免污泥的下浮,从而能够增加净化效果。所述的抽吸泵1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端部位于兼氧H3MBR膜组件13内的进水管23和端部位于存水腔7内的出水管24,进水管23上连接有进药管25,进药管25通过药洗泵26与药罐27连接;通过药罐27内的药液与进水管23内的经过泥水分离处理的水的混合,对水进行脱氮除磷和去除有机物。所述的外容壳体1上设有鼓风机28,鼓风机28的出风口连接有下端位于好氧腔5底部的吹风管29,吹风管29上设有分流管30,分流管30插设在兼氧H3MBR膜组件13内且末端位于兼氧H3MBR膜组件13内的底部;能够通过鼓风机28对空腔内的水进行曝气,从而增加了净化效果。所述的外容壳体1上设有与原水腔3连通的进液管31和位于污泥浓缩腔8侧方的排泥门32,进水管31内设有细格栅网33;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筛出较大的杂质。所述的外容壳体1上设有位于好氧腔5上方的螺纹圆口34,螺纹圆口34内拧接配合有封盖35,封盖35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拧接配合有下端与兼氧H3MBR膜组件13连接的刚玉杆36,刚玉杆36上设有外螺纹;当需要进行对兼氧H3MBR膜组件13更换时,可通过刚玉杆36的转动,带动兼氧H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外容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容壳体内通过竖向设置的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原水腔、厌氧腔、好氧腔和处理腔,处理腔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存水腔和污泥浓缩腔的水平板,污泥浓缩腔位于存水腔的下方,外容壳体的顶面上设有将原水腔内的水抽送至厌氧腔的原水泵、将厌氧腔内的水抽送至好氧腔内的循环泵和将好氧腔内的水抽送至存水腔内的抽吸泵,所述的好氧腔内可升降的安装有兼氧H3MBR膜组件,所述的好氧腔内设有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腔的排泥泵,所述的外容壳体的顶面上设有打开口,打开口的下方设有与分隔板滑动连接的救生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外容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容壳体内通过竖向设置的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原水腔、厌氧腔、好氧腔和处理腔,处理腔内设有将其分隔为存水腔和污泥浓缩腔的水平板,污泥浓缩腔位于存水腔的下方,外容壳体的顶面上设有将原水腔内的水抽送至厌氧腔的原水泵、将厌氧腔内的水抽送至好氧腔内的循环泵和将好氧腔内的水抽送至存水腔内的抽吸泵,所述的好氧腔内可升降的安装有兼氧H3MBR膜组件,所述的好氧腔内设有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腔的排泥泵,所述的外容壳体的顶面上设有打开口,打开口的下方设有与分隔板滑动连接的救生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中心柱,中心柱上套设有充气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板的边缘连接有拉杆,拉杆的末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配合在位于分隔板上且竖向设置的”凸”字形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君李静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山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