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13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包括容器内胆和容器壳体,容器壳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腔;容器内胆至于容器壳体内;容器内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性磁块,容器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性磁块;第一永磁性磁块和第二永磁性磁块的磁性相互排斥;容器壳体内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竖直布置;容器内胆对应两个滑槽处均设置有侧翼,两个侧翼分别一一对应可移动的嵌入两个滑槽内。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容器内胆内外周血晃动幅度,能降低外周血的流动性,容器内胆内的外周血处于低温保存运输,保障外周血低温稳定运输。

A container for transpor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
本技术涉及外周血保存
,特别涉及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外周血中的游离DNA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和肿瘤诊断都是以外周血中的游离DNA为检测目标。在检测过程中游离DNA的量的多少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如果外周血中有白细胞或者核红细胞破裂,那么基因组DNA将降解进入到血浆中污染游离DNA,这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在上述检测过程中,外周血都要求在6个小时之内分离出血浆,低温保存运输,并且保存时间不能过长。所以对外周血进行运输和保存要求比较严苛,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无针对外周血进行运输和保存的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并无针对外周血进行运输和保存的容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包括容器内胆和容器壳体,所述容器壳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腔;所述容器内胆至于所述容器壳体内;所述容器内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性磁块,所述容器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性磁块;所述第一永磁性磁块和第二永磁性磁块的磁性相互排斥;所述容器壳体内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竖直布置;所述容器内胆对应两个所述滑槽处均设置有侧翼,两个所述侧翼分别一一对应可移动的嵌入两个所述滑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容器壳体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容腔的两侧均设置有锁扣,两个所述锁扣可转动限位处于所述容器壳体内的容器内胆。进一步,所述第一永磁性磁块和第二永磁性磁块结构一致,均呈圆饼状。进一步,所述容器壳体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深入所述容腔内,其制热端处于所述容器壳体外。进一步,所述容器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充电的蓄电池,所述容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通电端通过线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通电端连接;所述按压开关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蓄电池将电能通过按压开关传输至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启动,对所述容腔内的空气进行制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永磁性磁块和第二永磁性磁块的作用力,能降低容器内胆内外周血晃动幅度,能降低外周血的流动性,保障外周血处于平稳状态进行运输;半导体制冷器对容腔内的空气进行制冷,使得容腔内的温度处于设定温度下,从而使得容器内胆内的外周血处于低温保存运输,保障外周血低温稳定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容器内胆,2、容器壳体,3、容腔,4、第一永磁性磁块,5、第二永磁性磁块,6、滑槽,7、锁扣,8、半导体制冷器,9、蓄电池,10、按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包括容器内胆1和容器壳体2,所述容器壳体2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腔3;所述容器内胆1至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所述容器内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性磁块4,所述容器壳体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性磁块5;所述第一永磁性磁块4和第二永磁性磁块5的磁性相互排斥;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竖直布置;所述容器内胆1对应两个所述滑槽6处均设置有侧翼,两个所述侧翼分别一一对应可移动的嵌入两个所述滑槽6内。所述容器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器壳体2的顶部合页式连接;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胶管,所述胶管穿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器内胆1连通;容器内胆1为密封结构。实施本技术方案,容器内胆1内通过胶管注入外周血,第一永磁性磁块4和第二永磁性磁块5的磁性相互排斥,使得容器内胆1悬浮在容器壳体2内;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时,容器内胆1带动两侧侧翼沿滑槽竖直移动;第一永磁性磁块4和第二永磁性磁块5的作用力,能降低容器内胆1内外周血晃动幅度,能降低外周血的流动性,保障外周血处于平稳状态进行运输。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壳体2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容腔3的两侧均设置有锁扣7,两个所述锁扣7可转动限位处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容器内胆1。实施本技术方案,当容器内胆1向上移动时,两个所述锁扣7能阻碍容器内胆1向上移动的幅度,能有效降低容器内胆1移动幅度,保障外周血处于平稳状态进行运输。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磁性磁块4和第二永磁性磁块5结构一致,均呈圆饼状。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壳体2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8,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的制冷端深入所述容腔3内,其制热端处于所述容器壳体2外。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壳体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充电的蓄电池9,所述容器壳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按压开关10;所述按压开关10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9的通电端通过线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的通电端连接;所述按压开关10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蓄电池9将电能通过按压开关10传输至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启动,对所述容腔3内的空气进行制冷。其中半导体制冷器8的型号:TEC1-12703外形尺寸:40×40×3.6mm元件对数127导线规格:引线长100±5mmRV标准导线;单头5mm镀锡;内部阻值:4.0-4.3Ω(环境温度23±1℃,1kHZAc测试);最大温差:△Tmax(Qc=0)60℃以上。工作电流:Imax=3A(额定电压启动时);额定电压:DC12V(Vmax:15.5V);致冷功率:Qcmax18W;装配压力:85N/cm2。实施本实施例,半导体制冷器8对容腔3内的空气进行制冷,使得容腔3内的温度处于设定温度下,从而使得容器内胆1内的外周血处于低温保存运输,保障外周血低温稳定运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包括容器内胆(1)和容器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腔(3);所述容器内胆(1)至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所述容器内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性磁块(4),所述容器壳体(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性磁块(5);所述第一永磁性磁块(4)和第二永磁性磁块(5)的磁性相互排斥;/n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竖直布置;所述容器内胆(1)对应两个所述滑槽(6)处均设置有侧翼,两个所述侧翼分别一一对应可移动的嵌入两个所述滑槽(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包括容器内胆(1)和容器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腔(3);所述容器内胆(1)至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所述容器内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性磁块(4),所述容器壳体(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性磁块(5);所述第一永磁性磁块(4)和第二永磁性磁块(5)的磁性相互排斥;
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竖直布置;所述容器内胆(1)对应两个所述滑槽(6)处均设置有侧翼,两个所述侧翼分别一一对应可移动的嵌入两个所述滑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周血运输保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2)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容腔(3)的两侧均设置有锁扣(7),两个所述锁扣(7)可转动限位处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容器内胆(1)。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宏周蔡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彩生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