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11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纸箱一页成型,箱底采用高强度的自锁底结构,包装纸箱的前盖板端部设置防盗插锁,前盖板上设置一条撕拉线,前盖板与前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的后盖板端部设置插锁,后盖板上设置两条撕拉线,后盖板与后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前盖板的防盗插锁可以与后盖板和后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实现一次封箱循环;包装纸箱后盖板的插锁可以与前盖板和前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实现二次封箱循环;最后,包装纸箱的防尘襟片采用胶带封合,实现三次封箱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纸箱实现了三次循环使用,降低了物流成本;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防盗锁的使用,减少了胶带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
本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包装纸箱的用量越来越大。但是,世界纸价格的飙升使得包装纸箱成本大幅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多次循环包装纸箱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所述包装纸箱一页成型,箱底采用高强度的自锁底结构,包装纸箱的前盖板端部设置防盗插锁,前盖板上设置一条撕拉线,前盖板与前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的后盖板端部设置插锁,后盖板上设置两条撕拉线,后盖板与后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所述包装纸箱前盖板的防盗插锁可以与后盖板和后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实现一次封箱循环;所述包装纸箱后盖板的插锁可以与前盖板和前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实现二次封箱循环;最后,所述包装纸箱的防尘襟片采用胶带封合,实现三次封箱循环。包装纸箱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襟片2、前板3、左端板11、后板19和右端板21。前板3的上侧与前盖板4折叠连接,下侧与前底板1折叠连接。前板3与前盖板4的折叠连接处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插缝5和第二插缝7。前盖板4的端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防盗锁8和第二防盗锁9。前盖板4上设置第一撕拉线6。前底板1的右侧与前底粘合片26折叠连接。左端板11的上侧与左盖防尘襟片10折叠连接,下侧与左底防尘襟片25折叠连接。后板19的上侧与后盖板16折叠连接,下侧与后底板24折叠连接。后盖板16与后板19的折叠连接处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三插缝12和第四插缝18,后盖板16的端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插锁13和第二插锁15。后盖板1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二撕拉线14和第三撕拉线17。后底板24的右侧与后底粘合片23折叠连接。右端板21的上侧与右盖防尘襟片20折叠连接,下侧与右底防尘襟片22折叠连接。所述包装材料为薄瓦楞纸板。1、本技术的包装纸箱实现了三次循环使用,降低了物流成本。2、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结构简单,实用性强。3、本技术的包装纸箱防盗锁的使用,减少了胶带的用量。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的平面展开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第一次封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第二次封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第二次开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第三次封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包装纸箱的示意图如图1-图6所示。包装纸箱一页成型,箱底采用高强度的自锁底结构,包装纸箱的前盖板端部设置防盗插锁,前盖板上设置一条撕拉线,前盖板与前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的后盖板端部设置插锁,后盖板上设置两条撕拉线,后盖板与后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前盖板的防盗插锁可以与后盖板和后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实现一次封箱循环;包装纸箱后盖板的插锁可以与前盖板和前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实现二次封箱循环;最后,包装纸箱的防尘襟片采用胶带封合,实现三次封箱循环。包装纸箱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襟片2、前板3、左端板11、后板19和右端板21。前板3的上侧与前盖板4折叠连接,下侧与前底板1折叠连接。前板3与前盖板4的折叠连接处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插缝5和第二插缝7。前盖板4的端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防盗锁8和第二防盗锁9。前盖板4上设置第一撕拉线6。前底板1的右侧与前底粘合片26折叠连接。左端板11的上侧与左盖防尘襟片10折叠连接,下侧与左底防尘襟片25折叠连接。后板19的上侧与后盖板16折叠连接,下侧与后底板24折叠连接。后盖板16与后板19的折叠连接处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三插缝12和第四插缝18,后盖板16的端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插锁13和第二插锁15。后盖板1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二撕拉线14和第三撕拉线17。后底板24的右侧与后底粘合片23折叠连接。右端板21的上侧与右盖防尘襟片20折叠连接,下侧与右底防尘襟片22折叠连接。包装材料为薄瓦楞纸板。成型时,先成型包装纸箱的自锁箱底。将前底板1、左底防尘襟片25、后底板24和右底防尘襟片22向上折180度。将前底粘合片26和后底粘合片23粘胶,将前底粘合片26与左底防尘襟片25粘合,将后底粘合片23与右底防尘襟片22粘合。将襟片2与右端板21粘合或者钉合。将商品放入箱内,将左盖防尘襟片10和右盖防尘襟片20内折,将后盖板16内折,将前盖板4内折,将第一防盗锁8插入第四插缝18,将第二防盗锁7插入第三插缝12,完成第一次封箱。包装纸箱第一次使用后,沿第一撕拉线6撕开,完成第一次开箱。将另一件商品放入后,将左盖防尘襟片10和右盖防尘襟片20内折,将后盖板16内折,将第一插锁13插入第二插缝7,将第二插锁15插入第一插缝5,将第一插锁13和第二插锁15处用胶带粘合,完成第二次封箱过程。第二次开箱时,沿着第二撕拉线14和第三撕拉线17撕开后盖板16,中部纸板去除,实现第二次开箱。再将第三件商品放入纸箱内,将左盖防尘襟片10和右盖防尘襟片20内折并位于最上面,用胶带粘合左盖防尘襟片10和右盖防尘襟片20之间的缝隙,完成第三次封箱。本技术的包装纸箱实现了三次循环使用,降低了物流成本;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防盗锁的使用,减少了胶带的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箱一纸成型,箱底采用高强度的自锁底结构,包装纸箱的前盖板端部设置防盗插锁,前盖板上设置一条撕拉线,前盖板与前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的后盖板端部设置插锁,后盖板上设置两条撕拉线,后盖板与后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所述包装纸箱前盖板的防盗插锁与后盖板和后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所述包装纸箱后盖板的插锁与前盖板和前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所述包装纸箱的防尘襟片采用胶带封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箱一纸成型,箱底采用高强度的自锁底结构,包装纸箱的前盖板端部设置防盗插锁,前盖板上设置一条撕拉线,前盖板与前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包装纸箱的后盖板端部设置插锁,后盖板上设置两条撕拉线,后盖板与后板的折叠连接处设置插缝,所述包装纸箱前盖板的防盗插锁与后盖板和后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所述包装纸箱后盖板的插锁与前盖板和前板折叠连接处的插缝插合;所述包装纸箱的防尘襟片采用胶带封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循环包装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箱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襟片(2)、前板(3)、左端板(11)、后板(19)和右端板(21),所述前板(3)的上侧与前盖板(4)折叠连接,下侧与前底板(1)折叠连接,所述前板(3)与前盖板(4)的折叠连接处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插缝(5)和第二插缝(7),所述前盖板(4)的端部自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防盗锁(8)和第二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花王婷婷康凯利赵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