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259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涉及气体净化处理领域,净化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缓冲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风机、净化吸附系统、第二过滤缓冲器和主控制器,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一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净化吸附系统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第二过滤缓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连通,第二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净化系统克服了填埋气气源污染物高,以及气压不稳定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以及净化效果好的优点。

A pressurized deep purification system of landfill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气体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填埋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性气体,其成分主要包括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氧气、氮气、氢气、硫化氢、硅氧烷等,其中,甲烷含量约40%-65%,二氧化碳含量约25%-40%,硫化氢含量约0.01%-1%。填埋气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硫化氢、有机硫、硅氧烷、水汽等成分以及夹杂的尘土、液滴等杂质,在应用过程中对工艺、设备、环境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无色气体,燃烧后形成大气酸性气体污染的主要成分,常温下有臭鸡蛋气味,剧毒,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后对钢铁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会严重影响运输管道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填埋气中少量的硅氧烷高温燃烧时能转化为氧化硅,这种白色粉末会堵塞或者损坏设备,因此在填埋气的使用过程中要对填埋气进行脱硫脱水和除杂,但现有的填埋气深度净化工艺复杂,产品气体压力稳定性差,不能满足填埋气绿色环保的利用需求。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垃圾填埋气,也适用于成分复杂的各种沼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填埋气深度净化工艺复杂,以及产品气体压力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所述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缓冲器,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用于滤除填埋气中的尘土和液滴;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用于降低填埋气的温度并对填埋气进行脱水;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去除填埋气中的液体;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对填埋气进行增压,使其稳定地输入下游设备;净化吸附系统,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通;第二过滤缓冲器,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风机、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还设置有气体分析仪,所述气体分析仪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还包括阻火器,所述阻火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附系统为填料吸附塔或填料吸附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通过回路管道与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回路管道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所述自动控制阀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的排水口分别通过排水管与负压排水装置连通,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排水口分别通过排水管与常压排水装置连通。相对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方法,所述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填埋气导入第一过滤缓冲器中进行过滤;步骤b,将过滤后的填埋气导入冷凝器中进行降温和初步脱水;步骤c,将降温和初步脱水后的填埋气导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干燥;步骤d,将干燥后的填埋气导入风机进行增压;步骤e,将增压后的填埋气导入净化吸附系统进行净化;步骤f,将净化后的填埋气导入第二过滤缓冲器进行二次过滤,得到产品填埋气。进一步的,产品填埋气中硫化氢含量小于100mg/m3,粉尘粒径小于5μm,相对湿度小于80%。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的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通过第一过滤缓冲器滤除填埋气中的尘土和液滴,便于进一步提纯;通过净化吸附系统去除硫化氢、有机硫和硅氧烷等杂质气体;通过第二过滤缓冲器对填埋气进行二次过滤,使得填埋气中硫化氢含量小于100mg/m3,粉尘粒径小于5μm,相对湿度小于80%。本技术实施例的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克服了填埋气气源污染物高,以及气压不稳定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以及净化效果好的优点。处理得到的产品气可满足市场上各种类型的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户用燃气具等用气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过滤缓冲器;2、冷凝器;3、气液分离器;4、风机;5、净化吸附系统;6、第二过滤缓冲器;7、阻火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气体分析仪;12、自动控制阀;13、第二压力传感器;14、常压排水装置;15、负压排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缓冲器1、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3、风机4、净化吸附系统5、第二过滤缓冲器6和主控制器(未示出)。第一过滤缓冲器1的进气口与气源通过管道连通,第一过滤缓冲器1用于滤除填埋气中的尘土和液滴,第一过滤缓冲器1内部设有液位报警器,液位报警器在本实施实例中为磁翻板液位计或液位传感器,使用液位传感器时,通过将液位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可实现液位在线监测。第一过滤缓冲器1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负压排水装置15连通,负压排水装置15用于收集渗沥液和冷凝液,防止抽取填埋气过程中意外导致渗沥液或冷凝液进入后续工艺设备造成系统堵塞、传输系统故障及吸附材料失效等问题。经过第一过滤缓冲器1滤除填埋气中的尘土和液滴,便于进一步净化,为了方便第一过滤缓冲器1在线换料,还可在第一过滤缓冲器1的旁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包括:/n第一过滤缓冲器,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用于滤除填埋气中的尘土和液滴;/n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用于降低填埋气的温度并对填埋气进行脱水;/n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去除填埋气中的液体;/n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对填埋气进行增压,使其稳定地输入下游设备;/n净化吸附系统,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通;/n第二过滤缓冲器,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n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风机、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包括:
第一过滤缓冲器,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用于滤除填埋气中的尘土和液滴;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用于降低填埋气的温度并对填埋气进行脱水;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去除填埋气中的液体;
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对填埋气进行增压,使其稳定地输入下游设备;
净化吸附系统,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通;
第二过滤缓冲器,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风机、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缓冲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埋气增压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吸附系统的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旋洲汤思遥张赛何青松杨晖陈希何亮张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