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球捡球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54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体育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网球捡球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表面的底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底篮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内部通过螺栓旋合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推把且所述推把的一端插入固定杆的内部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推把的连接的外表面旋合有旋合头,所述推把的一侧设置有顶篮,所述顶篮包括底杆、顶杆、连接杆、网袋、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滑块;通过将顶篮采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顶篮的空间进行调节,使得在对网球场的网球进行拾取时可以根据网球场网球的数量对顶篮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调节,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节约捡球人员送还球的时间。

A kind of tennis pick-up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球捡球车
本技术属于体育
,具体涉及一种网球捡球车。
技术介绍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体育运动,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通常在两个单打球员或两对组合之间进行。球员在网球场上隔着球网用网球拍击打网球,在网球训练中,运动员在拍打网球是,在网球场上存在许多散落的网球,在对网球进行收集时采用网球捡球车对散落在各地的网球进行收集。原有的网球捡球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于顶篮的使用空间固定,对于空间的利用效果较差,在大型的网球场进行网球捡取时,顶篮存储的空间单一对捡球员造成不便,使得捡球员需要频换更换顶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球捡球车,具有便于对顶篮空间进行调节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球捡球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表面的底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底篮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内部通过螺栓旋合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推把且所述推把的一端插入固定杆的内部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推把的连接的外表面旋合有旋合头,所述推把的一侧设置有顶篮,所述顶篮包括底杆、顶杆、连接杆、网袋、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滑块,所述顶杆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呈交叉排列,且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连接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底杆和连接杆连接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与底杆和连接杆连接的一端均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顶杆的内侧与网袋的顶端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所述底杆的上表面与网袋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网球捡球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杆与推把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挂钩,且所述顶杆与推把通过挂钩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网球捡球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杆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下表面也开设有滑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网球捡球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插入底杆的内部,所述伸缩杆与底杆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镶入在卡块的外壁内,所述伸缩杆与卡块的连接位置处套接有闷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网球捡球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为“T”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网球捡球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杆呈“回”字型排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网球捡球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上与卡块连接的一端为球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顶篮采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顶篮的空间进行调节,使得在对网球场的网球进行拾取时可以根据网球场网球的数量对顶篮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调节,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节约捡球人员送还球的时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顶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底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卡块与伸缩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底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把;2、旋合头;3、固定杆;4、固定头;5、底座;6、底篮;7、顶篮;71、底杆;711、卡块;712、伸缩杆;713、滑槽;714、闷盖;715、放置槽;72、顶杆;721、挂钩;73、连接杆;74、网袋;75、第一调节杆;76、第二调节杆;77、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球捡球车,包括底座5和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底篮6,底座5的上表面位于底篮6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头4,固定头4的内部通过螺栓旋合有固定杆3,固定杆3的上方设置有推把1且推把1的一端插入固定杆3的内部与固定杆3滑动连接,固定杆3的顶端与推把1的连接的外表面旋合有旋合头2,推把1的一侧设置有顶篮7,顶篮7包括底杆71、顶杆72、连接杆73、网袋74、第一调节杆75、第二调节杆76和滑块77,顶杆7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73,连接杆73的下方设置有底杆71,底杆71与连接杆7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调节杆76和第一调节杆75,第一调节杆75和第二调节杆76呈交叉排列,且第一调节杆75与第二调节杆76的连接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76与底杆71和连接杆73连接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杆75与底杆71和连接杆73连接的一端均通过滑块77滑动连接,顶杆72的内侧与网袋74的顶端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底杆71的上表面与网袋74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网袋74采用尼龙交叉编制而成,且网袋74的孔径为网球直径的二分之一。具体的,顶杆72与推把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挂钩721,且顶杆72与推把1通过挂钩721固定连接,底杆71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杆712,且伸缩杆712的一端插入底杆71的内部,伸缩杆712与底杆71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715,伸缩杆7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块711,伸缩杆712的一端镶入在卡块711的外壁内,伸缩杆712与卡块711的连接位置处套接有闷盖714,本实施例中顶篮7首先通过挂钩721与推把1进行固定,再通过卡块711与推把1进行固定,使得在对顶篮7进行固定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卡块711一端采用伸缩杆712可以进行距离的调节,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具体的,底杆71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13,连接杆73的一端下表面也开设有滑槽713,滑槽713为“T”型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77与滑槽713进行滑动连接,使得在拉伸顶篮7时更加的方便,且“T”型结构的滑槽713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顶篮7的拉伸更加的稳定。具体的,连接杆73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连接杆73呈“回”字型排布,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伸缩杆712上与卡块711连接的一端为球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使用时将捡球人员可以更具自身的需要对推把1的长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松动固定头4外侧的螺栓使得固定杆3进行转动角度,调节完成角度后,再通过旋合松动旋合头2,使得推把1在固定杆3的内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球捡球车,包括底座(5)和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底篮(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位于底篮(6)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头(4),所述固定头(4)的内部通过螺栓旋合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上方设置有推把(1)且所述推把(1)的一端插入固定杆(3)的内部与固定杆(3)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顶端与推把(1)的连接的外表面旋合有旋合头(2),所述推把(1)的一侧设置有顶篮(7),所述顶篮(7)包括底杆(71)、顶杆(72)、连接杆(73)、网袋(74)、第一调节杆(75)、第二调节杆(76)和滑块(77),所述顶杆(7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的下方设置有底杆(71),所述底杆(71)与连接杆(7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调节杆(76)和第一调节杆(75),所述第一调节杆(75)和第二调节杆(76)呈交叉排列,且第一调节杆(75)与第二调节杆(76)的连接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76)与底杆(71)和连接杆(73)连接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75)与底杆(71)和连接杆(73)连接的一端均通过滑块(77)滑动连接,所述顶杆(72)的内侧与网袋(74)的顶端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所述底杆(71)的上表面与网袋(74)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球捡球车,包括底座(5)和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底篮(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位于底篮(6)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头(4),所述固定头(4)的内部通过螺栓旋合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上方设置有推把(1)且所述推把(1)的一端插入固定杆(3)的内部与固定杆(3)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的顶端与推把(1)的连接的外表面旋合有旋合头(2),所述推把(1)的一侧设置有顶篮(7),所述顶篮(7)包括底杆(71)、顶杆(72)、连接杆(73)、网袋(74)、第一调节杆(75)、第二调节杆(76)和滑块(77),所述顶杆(7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的下方设置有底杆(71),所述底杆(71)与连接杆(7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调节杆(76)和第一调节杆(75),所述第一调节杆(75)和第二调节杆(76)呈交叉排列,且第一调节杆(75)与第二调节杆(76)的连接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76)与底杆(71)和连接杆(73)连接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75)与底杆(71)和连接杆(73)连接的一端均通过滑块(77)滑动连接,所述顶杆(72)的内侧与网袋(74)的顶端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所述底杆(71)的上表面与网袋(74)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鹰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