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观察水位的医用加湿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52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便于观察水位的医用加湿罐,包括透明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注水口以及蒸汽出口,罐体内部包括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液位观察腔内设有浮球,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进水孔;注水口与蓄水腔导通,注水口延伸至蓄水腔内部形成注水腔,注水腔的外部设有将注水腔包在内部的环形柱;浮筒绕设在环形柱外侧,环形柱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环形柱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对称的滑槽;止水件设置在环形柱内部,且位于注水腔底部开口的正下方,止水件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浮筒连接,浮筒受浮力带动连接件、止水件上升,直至止水件的顶部顶住注水腔的底部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浮球、浮筒双重结构来实现水位的观察和控制。

Medical humidification tank convenient to observe water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观察水位的医用加湿罐
本技术涉及医用机械通气设备,特别涉及便于观察水位的医用加湿罐。
技术介绍
人工气道是ICU危重患者解决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机械通气病人由于建立了人工气道,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温化和湿化功能。干冷气体直接进入气管,容易刺激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黏液分泌和纤毛活动受影响,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建立人工气道后由于气道失水增多,气道分泌物易变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干冷气体易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损,肺顺应性下降,引起或加重炎症、缺氧;干冷气体直接吸入气管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等。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上进行机械通气时一般常规使用加热湿化罐对吸入气体预先进行温化和湿化。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加湿罐有开放式人工手动加水装置和一次性密闭自动给水加湿罐。手动加水装置,每次加水时需断开呼吸机,手动注入蒸馏水至罐体指定水位,既影响机械通气治疗,又浪费护士护理时间。而自动给水装置利用输液袋高挂后的重力持续加水,每次当输液袋内液体滴完时更换水瓶即可,节约护士护理时间,同时避免了加水时中断机械通气,降低了感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观察水位的医用加湿罐,包括透明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注水口以及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包括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液位观察腔内设有浮球,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水孔,进水孔将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接通,浮球的直径大于进水孔的直径且小于液位观察腔的宽度;/n注水口与蓄水腔导通,注水口延伸至蓄水腔内部形成注水腔,注水腔的底部开口,注水腔的外部设有将注水腔包在内部的环形柱,环形柱的上端由罐体顶部内壁向下延伸,环形柱的下端与罐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n医用加湿罐还包括一浮筒,浮筒绕设在环形柱外侧,浮筒的高度大于间隙的高度,环形柱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环形柱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观察水位的医用加湿罐,包括透明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注水口以及至少一个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包括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液位观察腔内设有浮球,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水孔,进水孔将蓄水腔和液位观察腔接通,浮球的直径大于进水孔的直径且小于液位观察腔的宽度;
注水口与蓄水腔导通,注水口延伸至蓄水腔内部形成注水腔,注水腔的底部开口,注水腔的外部设有将注水腔包在内部的环形柱,环形柱的上端由罐体顶部内壁向下延伸,环形柱的下端与罐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医用加湿罐还包括一浮筒,浮筒绕设在环形柱外侧,浮筒的高度大于间隙的高度,环形柱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环形柱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对称的滑槽,滑槽从环形柱底部向环形柱顶部延伸设置;
一止水件,止水件设置在环形柱内部,且位于注水腔底部开口的正下方,止水件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浮筒连接,连接件横向穿过滑槽将止水件和浮筒连接在一起,浮筒受浮力上升时,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想
申请(专利权)人: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