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0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微机操控屏,所述微机操控屏一侧设置有炒制筒,所述炒制筒一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炒制筒下端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炒制筒上端面设置有导热孔,所述导热孔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进料口翻盖,所述炒制筒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轮,所述转动轴一侧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炒制筒内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设置有温控器。有益效果在于:1、智能化程度高,减少劳动力,省时省力;2、工作效率高,翻炒均匀,准确把握火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饮片炮制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炒制是中药饮片炮制的重要工法,是将药材在锅中不断翻动,炒制一定程度,以达到便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及矫味等目的。传统的中药饮片炒制方法由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翻炒不均匀、难以把握火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微机操控屏,所述微机操控屏一侧设置有炒制筒,所述炒制筒一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炒制筒下端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炒制筒上端面设置有导热孔,所述导热孔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进料口翻盖,所述炒制筒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轮,所述转动轴一侧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炒制筒内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设置有温控器,所述电气箱、所述电机、所述电磁阀、所述温控器、所述加热板、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微机操控屏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加热板通过导向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型号为IV-500CA,所述温控器型号为KSD301。进一步的,所述微机操控屏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炒制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电气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炒制筒上,所述进料口翻盖和所述炒制筒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导热孔成型于所述炒制筒。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和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搅拌叶轮嵌套在所述转动轴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炒制筒上,所述温控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炒制筒上。进一步的,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炒制筒上,所述出料管和所述炒制筒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出料管通过法兰连接。上述结构中,当使用该装置时,所述电气箱为所需设备提供电力,所述微机操控屏控制所述电机、所述电磁阀、所述温控器、所述加热板、所述图像传感器工作,在所述微机操控屏上设置合适的温控参数,打开所述进料口翻盖,往所述炒制筒里注入原料,所述图像传感器实时检测注入原料量并反馈到所述微机操控屏上,避免注入原料量过多,所述加热板开始工作对原料进行加热,所述电机开始工作,随之所述转动轴运转带动所述搅拌叶轮工作,对原料进行均匀翻炒,所述温控器避免所述炒制筒内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原料质量,所述导热孔及时排除所述炒制筒内的水气,当翻炒结束后,打开所述电磁阀,所述原料经所述出料管流出所述炒制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智能化程度高,减少劳动力,省时省力;2、工作效率高,翻炒均匀,准确把握火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的炒制筒内部结构简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的炒制筒俯视结构简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的电路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板;2、支撑架;3、微机操控屏;4、炒制筒;5、电气箱;6、电机;7、进料口翻盖;8、出料管;9、电磁阀;10、转动轴;11、搅拌叶轮;12、温控器;13、加热板;14、图像传感器;15、导热孔。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板1上端面设置有微机操控屏3,微机操控屏3一侧设置有炒制筒4,炒制筒4一侧设置有电气箱5,炒制筒4下端面设置有出料管8,支撑板1下方设置有电磁阀9,炒制筒4上端面设置有导热孔15,导热孔15一侧设置有电机6,电机6一侧设置有进料口翻盖7,炒制筒4内部设置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轮11,转动轴10一侧设置有图像传感器14,炒制筒4内壁设置有加热板13,加热板13上方设置有温控器12,电气箱5、电机6、电磁阀9、温控器12、加热板13、图像传感器14和微机操控屏3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12和加热板13通过导向连接,图像传感器14型号为IV-500CA,温控器12型号为KSD301。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微机操控屏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上。具体的,这样设置可以智能化操控工作。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使用该装置时,电气箱5为所需设备提供电力,微机操控屏3控制电机6、电磁阀9、温控器12、加热板13、图像传感器14工作,在微机操控屏3上设置合适的温控参数,打开进料口翻盖7,往炒制筒4里注入原料,图像传感器14实时检测注入原料量并反馈到微机操控屏3上,避免注入原料量过多,加热板13开始工作对原料进行加热,电机6开始工作,随之转动轴10运转带动搅拌叶轮11工作,对原料进行均匀翻炒,温控器12避免炒制筒4内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原料质量,导热孔15及时排除炒制筒4内的水气,当翻炒结束后,打开电磁阀9,原料经出料管8流出炒制筒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微机操控屏,所述微机操控屏一侧设置有炒制筒,所述炒制筒一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炒制筒下端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炒制筒上端面设置有导热孔,所述导热孔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进料口翻盖,所述炒制筒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轮,所述转动轴一侧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炒制筒内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设置有温控器,所述电气箱、所述电机、所述电磁阀、所述温控器、所述加热板、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微机操控屏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加热板通过导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微机操控屏,所述微机操控屏一侧设置有炒制筒,所述炒制筒一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炒制筒下端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炒制筒上端面设置有导热孔,所述导热孔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进料口翻盖,所述炒制筒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轮,所述转动轴一侧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炒制筒内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设置有温控器,所述电气箱、所述电机、所述电磁阀、所述温控器、所述加热板、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微机操控屏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加热板通过导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机操控屏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弘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