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28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应用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包括下部结构以及置于下部结构顶部并通过刚性框架与下部结构相连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是底部有开口的网状结构;下部结构是顶部有开口的箱体结构;上部结构高度是下部结构高度的2‑3倍;上部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鱼口;下部结构上设置有可开启舱门;上部结构上设置有起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鱼效率高、集鱼效果好以及起吊平稳的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利应用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集鱼箱,尤其涉及一种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
技术介绍
大坝的修建切断河流的连续性,阻断鱼类种群的交流。过鱼设施是沟通阻隔河段、恢复水生生物交流的重要手段,包括鱼道、鱼闸、升鱼机和集运鱼船及其他诱鱼、导流等附属设施。对于升鱼机和运鱼船而言,使用合适的集鱼箱集鱼,效果将有很大改善,并且在集鱼过程中能够减少对鱼类的伤害。现有技术中有以下不同结构的集鱼箱:1)集鱼箱体四个侧面为全封闭板或全铁网,该结构为不透水结构,工作时箱体内部水量过多、重量大、浮力很大,需要外力压入水中,且不便于固定在水中,操作不便,吊机负载大。2)全透水结构,工作时箱体内部没有水,在运载过程中,鱼会缺水而窒息,另外,由于箱体四面封闭,鱼类进入箱体难度大。3)公开号是CN207135959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下部为不透水结构上部为网状结构的复合形式。虽然该结构克服了不透水结构以及全透水结构的缺点,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a)位于底部的不透水结构与位于上部的透水结构的比例不合适(不透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包括下部结构以及置于下部结构顶部并通过刚性框架(3)与下部结构相连的上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是底部有开口的网状结构;所述下部结构是顶部有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上部结构高度是下部结构高度的2-3倍;所述上部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鱼口(2);所述下部结构上设置有可开启舱门;所述上部结构上设置有起吊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包括下部结构以及置于下部结构顶部并通过刚性框架(3)与下部结构相连的上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是底部有开口的网状结构;所述下部结构是顶部有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上部结构高度是下部结构高度的2-3倍;所述上部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鱼口(2);所述下部结构上设置有可开启舱门;所述上部结构上设置有起吊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2)的截面呈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2)是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于集鱼及转运的集鱼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刚性框架(3)以及钢板(1);所述刚性框架(3)整体呈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所述钢板(1)环绕设置在刚性框架(3)外部;所述可开启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堂张之平张宏伟彭新邓育林梁孟熊合勇邱承皓陈豪倪德先秦鑫郭晓舫何绍波陈国庆王畴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航运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