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20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57
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发热体(2);壳体(3),其包括保持发热体(2)的冷却壁部(31)并收容发热体(2);流路罩(4),其包括开口(41)并覆盖冷却壁部(31)的与保持发热体(2)一侧是相反侧的面;以及立设部(32),其从冷却壁部(31)立设并插入开口(41)内。在冷却壁部(31)以及流路罩(402)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立设的流路侧壁部(33)。另外,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由冷却壁部(31)、流路罩(4)及流路侧壁部(33)包围的制冷剂流路(5)。制冷剂流路(5)的周缘部中的冷却壁部(31)与流路罩(4)之间的间隙以及立设部(32)与流路罩(4)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件(6)堵塞。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相关申请的援引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25日提交于日本的专利申请2017-086539号申请,并且要求其优先权的权益,通过援引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本申请的说明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中,装设有在直流电力与交流电力之间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用于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子部件和收容电子部件的壳体。另外,壳体有时与用于冷却电子部件的冷却器一体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力转换装置,上述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电抗器和冷却部,该冷却部具有冷却电抗器的至少一个冷却面。冷却部具有包括冷却面的内壁和与内壁相对的流路罩,在内壁与流路罩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在这种冷却部的内壁与流路罩之间,存在有用来抑制制冷剂的漏出的密封件。另外,在内壁和流路罩之间,有时设置有从内壁向流路罩侧延伸的翅片、划分制冷剂流路的间壁。翅片或间壁的前端与内壁分隔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34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103、105),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热体(2);/n壳体(3、303、305),所述壳体(3、303、305)包括保持所述发热体的冷却壁部31,并收容所述发热体;/n流路罩(4、403、405),所述流路罩(4、403、405)包括开口(41、43、44),覆盖所述冷却壁部的与保持所述发热体一侧是相反侧的面;/n立设部(32、323、325),所述立设部(32、323、325)从所述冷却壁部立设,并插入到所述开口内;/n流路侧壁部(33),所述流路侧壁部(33)从所述冷却壁部和所述流路罩中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立设;/n制冷剂流路(5、505),所述制冷剂流路(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5 JP 2017-086539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103、105),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2);
壳体(3、303、305),所述壳体(3、303、305)包括保持所述发热体的冷却壁部31,并收容所述发热体;
流路罩(4、403、405),所述流路罩(4、403、405)包括开口(41、43、44),覆盖所述冷却壁部的与保持所述发热体一侧是相反侧的面;
立设部(32、323、325),所述立设部(32、323、325)从所述冷却壁部立设,并插入到所述开口内;
流路侧壁部(33),所述流路侧壁部(33)从所述冷却壁部和所述流路罩中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立设;
制冷剂流路(5、505),所述制冷剂流路(5、505)被所述冷却壁部、所述流路罩及所述流路侧壁部包围;以及
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堵塞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周缘部中的、所述冷却壁部与所述流路罩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立设部与所述流路罩之间的间隙。


2.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02、104),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2);
壳体(302、304),所述壳体(302、304)包括保持所述发热体的冷却壁部(31),并收容所述发热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筒井拓朗原田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