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98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及控制方法,由多个功率单元串联组成,功率单元包括直流储能单元、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和采样电路,直流储能单元由直流母线电容与储能电池并联而成;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包括主功率变换电路及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包括对每个功率单元滤波电感输出电流的采样电路、滤波电容输出电压的采样电路以及对相应直流储能单元内的储能电池信息采样电路;还涉及上述微电网结构的功率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微电网结构只需要单级功率变换,减少了系统成本,提高了转换器的效率,同时可以合理利用直流侧电源能量,提高直流储能单元使用寿命。

A structure and control method of island energy storage power unit series micro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孤岛运行微电网领域,具体为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及控制方法,以协同控制方式进行可调整截距的反功率因数控制以实现分散的成比例的有功功率控制同时实现公共连接点电压管理。
技术介绍
新能源发电比例升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其能量储存单元地大量接入微电网,促进了孤岛运行微电网的发展。过去的研究中,孤岛运行的微电网由多逆变器并联构成,然而分布式直流电源电压等级在常见情况下都小于并网电压等级,并联逆变器必须经过两级功率变换升压才能达到并网电压等级。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一般采用下垂控制,实现无通讯的功率共享,然而下垂控制存在不稳定、无功功率分配不精准等问题。另一方面,串联型逆变器被提出,将低电压等级直流电源通过一级功率变换直接并网,成为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手段。过去的研究集中于逆变器的并网运行。使用一个中央控制器完成所有逆变器的同步,然而,对于距离较远,数量较大的直流电源组成的孤岛运行的微电网,使用中央控制器控制困难,成本昂贵,可靠性差。除此之外,并联单元与串联单元功率流动方式不同,因此应用于并联系统的下垂控制难以应用到串联系统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急需提出一种只需要单级功率变换、将储能单元接入微电网的结构以及一种高可靠性的功率分配及电压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储能系统通过单级功率变换接入系统为负载供电,同时利用低带宽协同控制取代高带宽集总控制,在功率单元之间只有低带宽通讯线的基础上,各个功率单元按照直流储能单元的储能电池信息成比例地分配有功功率,同时实现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的有效管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应用于以IGBT组成的H桥单元为主功率逆变电路为负载提供稳定持续供电的微电网系统,由至少两个功率单元相互串联组成,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直流储能单元、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和采样电路,所述直流储能单元由直流母线电容与储能电池并联而成;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包括主功率变换电路及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滤波电感及滤波电容组成,滤波电感的输入端与主功率逆变电路的其中一端相接,滤波电感的输出端与滤波电容的输入端相接,并接入公共连接点的一端或另一个功率单元的滤波电容的输出端,滤波电容的输出端与另一个功率单元的滤波电感的输出端相连或接入公共连接点的另一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对每个功率单元滤波电感输出电流的采样电路、滤波电容输出电压的采样电路以及对相应直流储能单元内的储能电池信息采样电路,采样电路采样得到的信息通过信号线传入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采样电路还包括对于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的采样电路,流过负载电流的采样电路,采样得到的信息通过信号线传输到中央控制器。此外还提供另一个技术方案,即一种基于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公共连接点的中央控制器通过提出的幅值比例-积分恢复控制算法补偿负载两侧的电压,并通过低带宽通信的方式将计算得到的增益因子发送给每个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2)中央控制器采样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的电压、流过负载的电流计算得到公共连接点处负载功率因数,对于通过本地控制器上传的储能电池信息计算每个功率单元的加权因子,通过低带宽通信的方式将负载功率因数以及加权因子发给相对应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3)每个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根据采样得到的滤波电感输出电流以及滤波电容输出电压计算每个功率单元的功率因数,结合从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加权因子和负载功率因数调整反功率因数控制的截距,通过从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增益因子调整输出电压幅值,进而生成功率单元的参考电压,并采用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双闭环追踪,实现每个功率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与直流储能单元内的储能电池信息成比例的功率控制,同时自动消除了公共连接点电压频率偏差。进一步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电压传感器对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进行采样,经过计算得到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幅值,与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额定电压幅值相比较,结果经过幅值比例-积分恢复控制算法,计算得到增益因子:其中E*和EPCC分别是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额定电压和测量电压的幅值;kp_mag和ki_mag分别是幅值比例-积分恢复控制算法的比例增益和积分增益;s为控制器的微分项;控制器的输出是增益因子gc;b)增益因子通过低带宽通信传递给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生成相应功率单元的参考电压幅值,实现公共连接点负载两侧电压幅值补偿:其中Gdelay(s)是低带宽通信的传递函数,τm是功率单元m的低带宽通信的延时,gc_Local,m是经过低带宽通信后本地控制器收到的增益因子;Em是本地控制器生成的功率单元参考电压幅值,k是串联的功率单元的总个数。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中央控制器采样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的电压VPCC、流过负载的电流ILoad,计算公共连接点处负载功率因数PFLoad,收集来自本地控制器的储能电池信息SoCm,计算加权因子:WSoC,m=k·SoCm/∑m=1,2...,kSoCm(1-4)其中SoCm是功率单元m的SoC(电池荷电状态),m=1,2...k是功率单元1,功率单元2直到串联功率单元总个数k,WSoC,m是计算得到的加权因子。进一步的,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根据计算得到的相应功率单元的功率因数,从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加权因子WSoC,m和公共连接点处负载功率因数PFLoad调整反功率因数控制的截距,产生功率单元参考电压角频率:ωm=ω*+DPF·(PFm-WSoC,m·PFLoad)(1-5)其中,ω*是额定输出角频率,PFm是计算得到的相应功率单元m的功率因数,DPF是反下垂系数,PFLoad是公共连接点负载功率因数。本地控制器根据功率单元参考电压角频率和功率单元的参考电压幅值生成参考电压对于该参考电压值,通过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双闭环追踪,电压外环采用准谐振控制,电压外环的传递函数为Gv(s),外环的一个输入为采样得到的滤波电容输出电压Vc,另一个输入为参考电压外环输出为参考电流内环的传递函数为GI(s),内环的一个输入为采样得到的滤波电感输出电流Io,另一个输入为外环输出的参考电流内环输出为用于调制的调制电压GI(s)=kInner(1-7)式中kp是比例增益,ki,h是准谐振控制器在谐波次数为h的增益,h=f,3,5,7,9是谐波次数可为基波,3次谐波,5次谐波,7次谐波,9次谐波,ωc是准谐振控制器的带宽角频率,ωh是准谐振控制器在谐波次数为h的角频率,kInner是内环的比例增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应用于以IGBT组成的H桥单元为主功率逆变电路为负载提供稳定持续供电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功率单元相互串联组成,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直流储能单元、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和采样电路,所述直流储能单元由直流母线电容与储能电池并联而成;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包括主功率变换电路及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滤波电感及滤波电容组成,滤波电感的输入端与主功率逆变电路的其中一端相接,滤波电感的输出端与滤波电容的输入端相接,并接入公共连接点的一端或另一个功率单元的滤波电容的输出端,滤波电容的输出端与另一个功率单元的滤波电感的输出端相连或接入公共连接点的另一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对每个功率单元滤波电感输出电流的采样电路、滤波电容输出电压的采样电路以及对相应直流储能单元内的储能电池信息采样电路,采样电路采样得到的信息通过信号线传入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采样电路还包括对于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的采样电路,流过负载电流的采样电路,采样得到的信息通过信号线传输到中央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应用于以IGBT组成的H桥单元为主功率逆变电路为负载提供稳定持续供电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功率单元相互串联组成,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直流储能单元、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和采样电路,所述直流储能单元由直流母线电容与储能电池并联而成;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包括主功率变换电路及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滤波电感及滤波电容组成,滤波电感的输入端与主功率逆变电路的其中一端相接,滤波电感的输出端与滤波电容的输入端相接,并接入公共连接点的一端或另一个功率单元的滤波电容的输出端,滤波电容的输出端与另一个功率单元的滤波电感的输出端相连或接入公共连接点的另一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对每个功率单元滤波电感输出电流的采样电路、滤波电容输出电压的采样电路以及对相应直流储能单元内的储能电池信息采样电路,采样电路采样得到的信息通过信号线传入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采样电路还包括对于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的采样电路,流过负载电流的采样电路,采样得到的信息通过信号线传输到中央控制器。


2.一种基于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公共连接点的中央控制器通过提出的幅值比例-积分恢复控制算法补偿负载两侧的电压,并通过低带宽通信的方式将计算得到的增益因子发送给每个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
(2)中央控制器采样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的电压、流过负载的电流计算得到公共连接点处负载功率因数,对于通过本地控制器上传的储能电池信息计算每个功率单元的加权因子,通过低带宽通信的方式将负载功率因数以及加权因子发给相对应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
(3)每个功率单元的本地控制器根据采样得到的滤波电感输出电流以及滤波电容输出电压计算每个功率单元的功率因数,结合从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加权因子和负载功率因数调整反功率因数控制的截距,通过从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增益因子调整输出电压幅值,进而生成功率单元的参考电压,并采用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双闭环追踪,实现每个功率单元输出的有功功率与直流储能单元内的储能电池信息成比例的功率控制,同时自动消除了公共连接点电压频率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孤岛储能型功率单元串联微电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电压传感器对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进行采样,经过计算得到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电压幅值,与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额定电压幅值相比较,结果经过幅值比例-积分恢复控制算法,计算得到增益因子:



其中E*和EPCC分别是公共连接点处负载两侧额定电压和测量电压的幅值;kp_mag和ki_mag分别是幅值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晖何晋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