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飞专利>正文

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64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包括镜腿、镜框及镜片,镜腿与镜框连接的弯折处朝向佩戴者正前方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孔,所述镜腿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线孔,所述镜腿内设置有连通摄像孔与连接线孔的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有摄像装置及连接线,摄像装置安装在中空腔靠近摄像孔的一端且朝向摄像孔设置,连接线一端与摄像装置连接,另一端从连接线孔穿出并安装有用于与智能终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眼镜可以从驾驶者的视角获取图像,从而了解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野中出现的情况,从而为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进行辅助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A kind of driving smart gla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然而,行车记录仪通常是朝向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其所能拍摄的图像也是车辆正前方的图像。根据行车记录仪所拍摄的图像,我们虽然可以了解车辆的行驶情况,但是并不能了解驾驶者的情况,当事故发生时,也不能通过驾驶者的视角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可以从驾驶者的视角获取图像,从而了解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野中出现的情况,从而为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进行辅助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可以从驾驶者的视角获取图像,从而了解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野中出现的情况,从而为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进行辅助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包括镜腿、镜框及镜片,镜腿与镜框连接的弯折处朝向佩戴者正前方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孔,所述镜腿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线孔,所述镜腿内设置有连通摄像孔与连接线孔的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有摄像装置及连接线,摄像装置安装在中空腔靠近摄像孔的一端且朝向摄像孔设置,连接线一端与摄像装置连接,另一端从连接线孔穿出并安装有用于与智能终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优选地,所述镜腿朝向佩戴者的一侧且与佩戴者皮肤贴合处还设置有与连接线相连的佩戴检测装置,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驾驶者是否佩戴所述驾驶用智能眼镜。优选地,所述佩戴检测装置包括心率监测电极。优选地,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与连接线连接的GPS定位装置。优选地,所述镜腿位于佩戴者耳部前方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有骨传声装置,骨传声装置通过连接杆内的走线腔与连接线电连接。优选地,连接线孔外部设置有信号转换装置,连接线通过信号转换装置与连接接口相连。优选地,信号装置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用于控制信号转换装置的通断。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包括镜腿、镜框及镜片,镜腿与镜框连接的弯折处朝向佩戴者正前方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孔,所述镜腿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线孔,所述镜腿内设置有连通摄像孔与连接线孔的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有摄像装置及连接线,摄像装置安装在中空腔靠近摄像孔的一端且朝向摄像孔设置,连接线一端与摄像装置连接,另一端从连接线孔穿出并安装有用于与智能终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眼镜可以从驾驶者的视角获取图像,从而了解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野中出现的情况,从而为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进行辅助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镜腿1、镜框2、镜片3、摄像孔4、连接线5、心率监测电极6、骨传声装置7、信号转换装置8、开关按钮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镜腿1、镜框2及镜片3,其特征在于,镜腿1与镜框2连接的弯折处朝向佩戴者正前方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孔4,所述镜腿1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线5孔,所述镜腿1内设置有连通摄像孔4与连接线5孔的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有摄像装置及连接线5,摄像装置安装在中空腔靠近摄像孔4的一端且朝向摄像孔4设置,连接线5一端与摄像装置连接,另一端从连接线5孔穿出并安装有用于与智能终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与现有技术中使用行车记录仪相比,本专利技术中,摄像装置安装在眼镜镜腿1的摄像孔4内,其拍摄的图像视角与驾驶者视角相同,获取的图像可以通过连接接口传输至智能终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终端包括但不仅限于手机和车载电脑)中,从而了解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野中出现的情况,从而为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进行辅助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眼镜通过连接线5与智能终端相连,因此,无需在智能眼镜上安装电池或其他供电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智能眼镜的重量,避免给佩戴者带来不适。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镜腿1朝向佩戴者的一侧且与佩戴者皮肤贴合处还设置有与连接线5相连的佩戴检测装置,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驾驶者是否佩戴所述驾驶用智能眼镜。为了使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全程佩戴智能眼镜,因此,还设置了佩戴检测装置,佩戴检测装置可以发送佩戴检测信号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以与管理中心通信连接,管理中心根据佩戴检测信号可以判断出驾驶者是否在驾驶过程中佩戴了智能眼镜,此外管理中心还可以根据佩戴结果与驾驶者进行沟通,对驾驶者进行提示,提高驾驶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2,所述佩戴检测装置包括心率监测电极6。为了减少佩戴检测给驾驶者带来的不适,因此,可以选用心率监测电极6作为佩戴检测装置。当驾驶者佩戴智能眼镜时,则可检测到心率信号,此时证明驾驶者佩戴了智能眼镜,否则,说明驾驶者未佩戴智能眼镜。此外,根据检测到的心率信号,还可以对驾驶者的健康信息进行监测。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可以建立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与连接线5连接的GPS定位装置。设置GPS定位装置以后,管理中心或其他接收到智能眼镜采集的信号的人均可以了解到该驾驶者的位置。为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所述镜腿1位于佩戴者耳部前方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有骨传声装置7,骨传声装置7通过连接杆内的走线腔与连接线5电连接。由于智能眼镜可以采集驾驶者视角的画面,还可以对驾驶者的心率进行监测,并且还可以采集驾驶者的位置信息,因此,当这些信号发送至管理中心或其他驾驶者处时,控制中心或其他驾驶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与佩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包括镜腿、镜框及镜片,其特征在于,镜腿与镜框连接的弯折处朝向佩戴者正前方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孔,所述镜腿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线孔,所述镜腿内设置有连通摄像孔与连接线孔的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有摄像装置及连接线,摄像装置安装在中空腔靠近摄像孔的一端且朝向摄像孔设置,连接线一端与摄像装置连接,另一端从连接线孔穿出并安装有用于与智能终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用智能眼镜,包括镜腿、镜框及镜片,其特征在于,镜腿与镜框连接的弯折处朝向佩戴者正前方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孔,所述镜腿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线孔,所述镜腿内设置有连通摄像孔与连接线孔的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有摄像装置及连接线,摄像装置安装在中空腔靠近摄像孔的一端且朝向摄像孔设置,连接线一端与摄像装置连接,另一端从连接线孔穿出并安装有用于与智能终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朝向佩戴者的一侧且与佩戴者皮肤贴合处还设置有与连接线相连的佩戴检测装置,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驾驶者是否佩戴所述驾驶用智能眼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用智能眼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陈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