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63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该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导电基板、荧光反射层、疏水绝缘层、电润湿显示层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所述电润湿显示层包含若干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通过荧光反射层吸收入射光来激发电子的能级跃迁,进而转换发射出其所对应区域所调控的对应颜色的光,以实现电润湿显示器件的高亮度,显示器件整体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高,可解决现有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因整体的反射率低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A high brightness full color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润湿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电润湿显示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显示技术,具有低功耗、对比度高、快速响应时间和温度范围宽的特点。电润湿显示的原理利用外加电场操控像素内极性液体表面张力或接触角,进而推动油墨铺展和收缩,实现光学开关和灰度控制的新型反射式显示技术。目前的电润湿显示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达到彩色显示的目的,国内外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反射率低的问题依旧没有完全克服。具体地,目前电润湿技术主要通过单层结构添加彩色滤光片来达到彩色显示的目的,这种单层结构需要使用RGB彩色滤光片,而光透过滤光片时会被吸收一部分光,进而会导致显示效果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可解决现有全彩电润湿显示器因整体的反射效率低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导电基板、荧光反射层、疏水绝缘层、电润湿显示层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所述电润湿显示层包含若干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荧光反射层用于吸收入射光,并通过电子的能级跃迁产生特定颜色的光反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荧光反射层包括红光反射层、绿光反射层和蓝光反射层;所述红光发射层、绿光反射层和蓝光反射层分别对应相邻的三个像素单元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基板包括透明基板和设于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基板的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透明上电极层的材料为TFT。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基板包括透明基板和设于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基板的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透明下电极层的材料为ITO。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还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基板和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基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基板和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基板之间的电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其通过荧光反射层的设置,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滤光片,可直接通过荧光反射层对入射光的吸收来激发电子的能级跃迁,进而转换发射出其所对应区域所调控的对应颜色的光,以实现电润湿显示器件的高亮度,使得显示器件整体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高,从而可解决现有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因整体的反射率低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说明书附图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一实施例加电压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未加电压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加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所用到的RGB三原色混色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专利技术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而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荧光反射层3、疏水绝缘层4、电润湿显示层5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电润湿显示层5包含若干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具体地,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朝向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的表面上依次设有荧光反射层3、疏水绝缘层4和像素墙61,像素墙61围合形成像素格6阵列,每个像素格6为一像素单元;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之间通过封装胶框(图中未示出)封装形成一密闭腔,密闭腔内填充有互不相容的第一流体7和第二流体8;第一流体7填充在各像素格6内,第一流体7具体可采用油墨;第二流体8与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接触,第二流体8具体可采用水。由上,电润湿显示层5包括设于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和疏水绝缘层4之间的像素墙61、第一流体7和第二流体8,像素墙61围合形成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具体可包括透明基板11和设于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的表面上的透明电极层12,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上透明电极层12材料优选为TFT。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具体可包括透明基板21和设于透明基板21朝向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的表面上透明电极层22,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上透明电极层22的材料优选为ITO。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的柔明基板具体可采用玻璃基板。疏水绝缘层4优选采用超疏水绝缘涂层。荧光反射层3用于吸收入射光,并通过电子的能级跃迁产生特定颜色的光反射。在本实施例中,荧光反射层3包括红光反射层、绿光反射层和蓝光反射层,红光反射层、绿光反射层和蓝光反射层分别对应于相邻的三个像素单元设置,组成一个全彩显示像素。本实施例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在使用时需与电源控制模块配合使用,以通过电源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之间的电压。具体地,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可借助外部的电源控制模块来使用,也可将电源控制模块设置为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本身的一个部分。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还包括与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模块9,电源控制模块9用于控制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之间的电压。当通过电源控制模块9向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之间施加的电压大于第一流体7运动的阈值电压时,第一流体7将发生运动,使其由平铺状态转为收缩状态,此时,外界光能透过电润湿显示层5露出透光区域;反之,第一流体7将处于平铺状态,此时,光不能透过电润湿显示层5。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中,通过荧光反射层3的设置,当第一透光导电基板1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2之间所加电压大于第一流体7运动的电压时,第一流体7发生收缩运动向像素墙61移动,此时,外界光进入电润湿显示器件并到达荧光反射层3,荧光发射层3可吸收入射光并激发特定波段的光,从而使电润湿显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导电基板、荧光反射层、疏水绝缘层、电润湿显示层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所述电润湿显示层包含若干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导电基板、荧光反射层、疏水绝缘层、电润湿显示层和第二透光导电基板;所述电润湿显示层包含若干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反射层用于吸收入射光,并通过电子的能级跃迁产生特定颜色的光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反射层包括红光反射层、绿光反射层和蓝光反射层;所述红光发射层、绿光反射层和蓝光反射层分别对应相邻的三个像素单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全彩电润湿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基板包括透明基板和设于所述透明基板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冬廖晓玲邵琬刘巍周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