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维臣专利>正文

管道补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60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道补漏装置,有圆弧形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7),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焊有导向挡板(2)和导向挡板(8),上壳体和下壳体一端用销轴(9)铰接,另一端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圆槽中装有带通孔的拉杆(3)和带内螺纹的螺孔拉杆(5)。内六角螺钉(4)通过拉杆旋入螺孔拉杆中。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表面有带切口的密封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补漏密封效果好,方便灵活,安全可靠,且不影响正常工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管道的补漏密封装置。现有各类管道在运行中若发生泄漏,一般采用橡胶板或塑料膜缠包后,再用钢丝或金属板加以固定或采用卡箍将管道夹住,在卡箍与管道之间形成空腔然后往空腔中注入密封胶,或直接在泄漏处进行焊接等方法,但这些补漏方式均存在密封效果不好,或者需要停车,造成误工、费时,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繁琐,成本也比较高等缺点。近年,有关技术人员研制出了在工作中直接进行管道补漏的装置,如技术名称为一种管道泄漏应急卡箍,专利号为98227222及技术名称为管道泄漏急救夹,专利号为87206302两项专利,其均采用上、下壳体内设密封圈的结构,夹卡在泄漏处用以止漏,但其缺点是,密封性能差,使用不方便,寿命低等,没有完全解决补漏及密封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使用方便,寿命长的新型管道补漏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道补漏装置包括圆弧形的上、下壳体,该上、下壳体的截面为“U”形,轴向两端有向内弯曲的沿,沿的高度为其内密封圈厚度的一半左右,上、下壳体一端用销轴铰接,另一端各有一个圆筒,分别装有可在圆筒内转动的拉杆和螺孔拉杆,并且拉杆及螺孔拉杆上对应有通孔,其中螺孔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补漏装置,包括圆弧形上、下壳体(1)、(7),上、下壳体一端用销轴(9)铰接,另一端各设有一个圆筒,分别装有拉杆(3)和螺孔拉杆(5),上、下壳体内为密封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壳体(1)、(7)截面为“U”形,其轴向两端有向内弯曲的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维臣孟昭义
申请(专利权)人:贾维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