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栅测倾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517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测倾仪,属于传感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弹性梁、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固定件和应变架;弹性梁上贴设有用于监测弹性梁伸长量的第一光纤光栅;第一磁体位于弹性梁下方,并通过刚性丝与弹性梁的自由端连接,悬吊于壳体内;第二磁体套设于第一磁体外,与第一磁体间隙配合并磁力相斥;固定件套设于第二磁体外并与第二磁体固接;应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件的侧壁相接的第二光纤光栅,第二光纤光栅设有至少四个且环绕固定件均匀间隔分布,至少四个第二光纤光栅用于配合监测第一磁体的倾角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光栅测倾仪,实现了倾角大小和倾角方向的同步测量。

Fiber grating inclin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光栅测倾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纤光栅测倾仪。
技术介绍
对沿着竖直方向不同高度或者深度处的倾斜、变形信息的监测在高层建筑、深坑、高边坡等工程领域非常重要,通过监测,可掌握它们的倾斜、变形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目前常采用的监测设备有电测斜仪和机械测斜仪。但是电测斜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差,读数不稳定,且工作人员的每次测量都必须到边坡现场实施,工作开展非常不便,不同的工作人员受主观影响后的读数结果也容易不同,而且无法做到实时监测。普通机械侧倾仪则由于复杂的传动结构使其所受摩擦阻力过大,难以实现精准的测量。研究发现,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因其抗电磁干扰、可多个传感器串接复用、可远程实时监测以及精度高等突出优势,非常适用于边坡等野外恶劣环境中的实时监测,因此基于光纤光栅原理变形测量技术研究不断。但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至少如下问题:现有的光纤光栅倾角仪传感器由于精度低、寿命短、体积大等缺点难以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弹性梁、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固定件和应变架;所述弹性梁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梁上贴设有用于监测所述弹性梁伸长量的第一光纤光栅;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弹性梁下方,并通过刚性丝与所述弹性梁的自由端连接,悬吊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磁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磁体外,与所述第一磁体间隙配合并磁力相斥;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磁体外并与所述第二磁体固接;所述应变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应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相接的第二光纤光栅,所述第二光纤光栅设有至少四个且环绕所述固定件均匀间隔分布,至少四个所述第二光纤光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弹性梁、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固定件和应变架;所述弹性梁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梁上贴设有用于监测所述弹性梁伸长量的第一光纤光栅;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弹性梁下方,并通过刚性丝与所述弹性梁的自由端连接,悬吊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磁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磁体外,与所述第一磁体间隙配合并磁力相斥;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磁体外并与所述第二磁体固接;所述应变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应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相接的第二光纤光栅,所述第二光纤光栅设有至少四个且环绕所述固定件均匀间隔分布,至少四个所述第二光纤光栅用于配合监测所述第一磁体的倾角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架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二光纤光栅一一对应的多个应变梁;各所述应变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光纤光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滚动接触的滚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测倾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的底部的配重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通过刚性丝与所述第一磁体连接,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所围成空腔的中下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光栅测倾仪,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钟志鑫段君淼张雷郭志利翟步升王爽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