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式溜管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373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具式溜管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工具式溜管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处,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工具式溜管的支撑点,栈桥板处设有栈桥洞口,用于起吊溜管。工具式溜管包括:溜管、下料斗、活动下料斗和小型溜槽。溜管通过槽钢和抱箍固定在对应的支撑处,溜管具有倾斜角度。溜管由两根铁管焊接而成,它们之间具有夹角。下料斗设置在栈桥洞口处。活动下料斗设置在溜管下口处。小型溜槽布置在溜管下口处并随活动下料斗自由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省去了搭设排架所需人工和材料的消耗,加快了施工速度,还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并且增加了溜管的浇筑范围,提高了溜管的灵活性,降低噪音污染,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Tool type chut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具式溜管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具式溜管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基础底板砼方量也随之增大,然而,可用于安排施工的道路缺越来越少。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新旧混凝土之间存在施工缝,浇捣时间间隔不宜过长,这使得场地布置和浇筑效率尤为重要。传统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由于汽车泵施工方便,浇筑灵活,是当今混凝土浇筑最常用的浇筑方式之一。然而,汽车泵浇筑时需要足够的停车空间,这限制了场地内布置汽车泵的数量,使得浇筑效率大大降低,并且汽车泵浇筑时噪音很大,不利于在闹市区夜晚进行施工。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溜管或者溜槽,与汽车泵相对的,溜管浇筑时不需要很大空间,浇筑速度快,并且没有汽车泵浇筑时发出的噪音。溜管的传统做法是先搭设排架,在排架上安放溜管或者溜槽。排架需搭设在垫层上,一直搭到自然地坪,在平面外与栈桥连接,以保证其稳定性。然后在排架上安装溜管或溜槽,并在上部设置卸料用漏斗。对深基坑来说,排架搭设高度非常大,混凝土对溜管管壁的冲击力也很大,这样不但搭设排架的工作量大,搭设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的危险性也非常高。并且,溜管搭设完成,便不可移动,只能浇筑固定的一小块区域。因此,传统的溜管施工方法需要搭设排架,使得浇筑前期工作量很大,施工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浇筑位置不灵活,只能浇固定的一小块区域。即便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效果仍不理想。由于溜管的浇筑范围过小,绝大部分混凝土仍然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溜管或者溜槽需要搭设排架,排架搭设时间长,高排架危险性大,溜管浇筑灵活性差等特点,专利技术了一种工具式溜管及施工方法,能够优化溜管的组成部件和搭设方式,减少了溜管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加快溜管的安装速度,大幅度降低溜管施工的危险性,并增加了溜管的浇筑范围,加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浇筑速度。同时,减少了材料和人工成本,降低施工噪音,满足绿色施工的发展要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具式溜管,用于浇筑混凝土,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处,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工具式溜管的支撑点,栈桥板处设有栈桥洞口,用于起吊溜管,所述工具式溜管包括:溜管,由两根等直径和等长度的铁管焊接而成,且两根铁管之间具有夹角,夹角为钝角,其上端设有吊耳,用于起吊安装;下料斗,设置在栈桥洞口处,与所述溜管相连通,用于浇筑;活动下料斗,设置在所述溜管的溜管下口处,与所述溜管下口相连通,用于浇筑;和小型溜槽,布置在溜管下口处,与所述活动下料斗相连通,并随所述活动下料斗自由转动,以增加所述溜管的浇筑范围;其中,所述溜管通过槽钢和抱箍固定在对应的支撑处,所述溜管具有倾斜角度。优选地,所述溜管中安装在所述栈桥洞口处的铁管为第一铁管,其与所述下料斗的夹角为钝角。优选地,所述第一铁管与所述下料斗的夹角约为150度。优选地,所述两根铁管之间的夹角约为120度。优选地,所述活动下料斗的两个输送管形成夹角约为105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所述工具式溜管的施工方法,用于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步骤1,制作和加工工具式溜管的溜管;步骤2制作工具式溜管下料斗及活动下料斗;步骤3,利用支撑、栈桥作为溜管支架,安装并固定溜管;步骤4,安装、调试下料斗及活动下料斗;步骤5,混凝土通过下料斗流入溜管内,通过活动下料斗并经小型溜槽调整浇筑方向,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优选地,所述溜管中安装在所述栈桥洞口处的铁管为第一铁管,其与所述下料斗的夹角为钝角。优选地,所述第一铁管与所述下料斗的夹角约为150度。优选地,所述两根铁管之间的夹角约为120度。优选地,所述活动下料斗的两个输送管形成夹角约为105度。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溜管的支撑点,并在溜管下口设置小型溜槽,不但省去了搭设排架所需人工和材料的消耗,加快了施工速度,还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并且增加了溜管的浇筑范围,提高了溜管的灵活性,降低噪音污染,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施工工期紧,现场布置困难,噪音控制要求高,特别适用于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工具式溜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工具式溜管与第二道支撑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工具式溜管与第三道支撑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栈桥板,2第二道支撑,3第三道支撑,4槽钢,5膨胀螺栓焊接,100工具式溜管;10溜管,11第一铁管,12第二铁管,13溜管下口,20下料斗,30活动下料斗,40小型溜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具式溜管及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工具式溜管100,用于浇筑混凝土,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处,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工具式溜管100的支撑点。即本实施例利用支撑和栈桥作为溜管10的支架,节省了搭设和拆除排架的人工和材料费用,并且大幅缩短溜管10搭设工时间,能够加快施工速度,避免搭设高排架的危险性,确保施工的安全。其中,栈桥板1处设有栈桥洞口,用于起吊溜管10。工具式溜管100一般可以包括:溜管10、下料斗20、活动下料斗30和小型溜槽40。溜管10由两根等直径和等长度的铁管焊接而成,且两根铁管之间具有夹角,夹角为钝角,其上端设有吊耳,用于起吊安装。所述溜管10通过槽钢4和抱箍固定在对应的支撑处。用槽钢4和抱箍将工具式溜管100和支撑、栈桥连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溜管10不会因混凝土冲击而移动甚至掉落。所述溜管10具有倾斜角度。溜管10倾斜角能满足设计要求,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离析,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下料斗20设置在栈桥洞口处,与所述溜管10相连通,用于浇筑。活动下料斗30设置在所述溜管10的溜管下口13处,与所述溜管下口13相连通,用于浇筑。小型溜槽40布置在溜管下口13处,与所述活动下料斗30相连通,并随所述活动下料斗30自由转动,以增加所述溜管10的浇筑范围。溜管下口13处设置小型溜槽40,增大溜管10浇筑范围,改善了溜管10浇筑的局限性,增加了溜管10的灵活性,提高浇筑效率。使用本专利技术,减少汽车泵的使用,节省成本,减轻噪音,满足绿色施工要求。此外,本专利技术组成部件少,加工方便,可回收再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溜管10的支撑点,并在溜管下口13设置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具式溜管,用于浇筑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处,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工具式溜管的支撑点,栈桥板处设有栈桥洞口,用于起吊溜管,所述工具式溜管包括:/n溜管,由两根等直径和等长度的铁管焊接而成,且两根铁管之间具有夹角,夹角为钝角,其上端设有吊耳,用于起吊安装;/n下料斗,设置在栈桥洞口处,与所述溜管相连通,用于浇筑;/n活动下料斗,设置在所述溜管的溜管下口处,与所述溜管下口相连通,用于浇筑;和/n小型溜槽,布置在溜管下口处,与所述活动下料斗相连通,并随所述活动下料斗自由转动,以增加所述溜管的浇筑范围;/n其中,所述溜管通过槽钢和抱箍固定在对应的支撑处,所述溜管具有倾斜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具式溜管,用于浇筑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基坑围护结构处,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支撑和栈桥作为工具式溜管的支撑点,栈桥板处设有栈桥洞口,用于起吊溜管,所述工具式溜管包括:
溜管,由两根等直径和等长度的铁管焊接而成,且两根铁管之间具有夹角,夹角为钝角,其上端设有吊耳,用于起吊安装;
下料斗,设置在栈桥洞口处,与所述溜管相连通,用于浇筑;
活动下料斗,设置在所述溜管的溜管下口处,与所述溜管下口相连通,用于浇筑;和
小型溜槽,布置在溜管下口处,与所述活动下料斗相连通,并随所述活动下料斗自由转动,以增加所述溜管的浇筑范围;
其中,所述溜管通过槽钢和抱箍固定在对应的支撑处,所述溜管具有倾斜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管中安装在所述栈桥洞口处的铁管为第一铁管,其与所述下料斗的夹角为钝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管与所述下料斗的夹角约为15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铁管之间的夹角约为120度。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曹建中兰小江夏斌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