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永国专利>正文

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36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封塞本体(1)由至少二个结构相同的子封塞(1)拼合而成,每个子封塞(1)的两个接触面都开有半圆形槽(11),相邻的二个子封塞的相邻接触面上的二个半圆形槽(11)正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线孔(2),并且每个子封塞均带有锁紧膨胀机构。所述的子封塞(1)及其锁紧膨胀机构可以包括:一底座(12),底座(12)上固定有制有外螺纹的锁杆(13);一软性材质的密封体(14),设于底座(12)上端,密封体(14)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141);一上盖(15),设于密封体(14)上端,上盖(15)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151);以及一螺母(3)螺接在锁杆(13)的上端,将底座(12)、密封体(14)和上盖(15)组合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各子封塞的相密封体均能独立受压膨胀,从而线孔的内径更充分地缩小,进而将缆线更好地束紧并稳定在线孔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诸如光缆、电缆等各种缆线一般都布置在地下,在布设工程中,一般需要在管路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封塞,封塞上具有数个孔洞以供缆线管穿过。传统的封塞为挤压式,一般在封塞中央设置有螺丝孔,凭借螺母及ABS塑料盖将封塞固定在管路端部,由于这种结构不具有束紧作用,故防水压密封性不足,容易发生渗水情形,造成电缆线损坏。为此,专利号为7L01270663.9(公告号为CN2509411Y)的中国技术专利《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装置》披露了一种新的结构,其包括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为一挠性柱体状,该定位座两端面上各凹设有一迫槽,该迫槽在该各叉出处设有一岐槽,该各岐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斜面,该定位座在两端面相对于该各岐槽中央处设有一中孔,该中孔相通到两侧的迫槽,该定位座在异于该迫槽的区域贯穿设多数个线孔;两迫夹块,分别塞设于该各迫槽,该各迫夹块中央对应该定位座的中孔穿设有一沉孔,一锁栓穿装于该中孔以及该各沉孔,该迫夹块外侧对应该岐槽斜面设有对应斜度的斜面,该迫夹块对应塞入该迫槽,该迫夹块的斜面与该迫槽的斜面对应贴靠。定位座又为挠性体制成,透过定位座线孔,供缆线穿装于线孔中,直接锁设锁栓即会迫推迫夹块,而使其沿岐槽的斜面推迫,使定位座受挤压变形,以将缆线被该变形而缩小内径的线孔束设定位,因此上述定位封塞装置具有一定稳定支持缆线的功效。然而其仅仅只靠一根锁栓的锁设来迫推迫夹块,又由于挠性定位座呈一整体形的圆柱状,当其受到受到挤压时,其压缩会受到来自其本身的牵制,也就是说其不能被充分的压缩,因此不能充分使定位座受挤压变形,也即不能将缆线很好的稳定在线孔中,所以上述定位封塞还需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能更有效地防止电缆潜动的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包括有封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塞本体由至少二个结构相同的子封塞拼合而成,每个子封塞的两个接触面都开有半圆形槽,相邻的二个子封塞的相邻接触面上的二个半圆形槽正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线孔,并且每个子封塞均带有锁紧膨胀机构。所述的子封塞及其锁紧膨胀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但以采用以下结构为佳,其包括一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制有外螺纹的锁杆;一软性材质的密封体,设于底座上端,密封体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一上盖,设于密封体上端,上盖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以及一螺母螺接在锁杆的上端,将底座、密封体和上盖组合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子封塞个数视具体应用需求而定,一般地,子封塞的个数多为三个。为了使密封体在底座上的定位更加准确,上述的底座中间成型有一向上凸起的凸起部,而在所述的密封体与底座接触的那个面上开有一与所述凸起部相配的凹腔。而为了能将锁杆牢固的固定在底座上,不产生松动,可以将所述的锁杆与所述的底座成型为一体。使用时,将缆线置于各相邻的子封塞之间,并将各子封塞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定位封塞后,塞入管路端口内,再旋动各子封塞锁杆上的螺母,使螺母压迫上盖,进而压迫着密封体使其变形膨胀,从而将缆线束紧并定位在已变形缩小内径的线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各子封塞相对独立,故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被挤压空隙,且挤压不受密封体本身的限制,而且每个子封塞都有独立的锁紧膨胀机构以使各自的密封体受压膨胀,从而线孔的内径更充分地缩小,进而将缆线更好地束紧并稳定在线孔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单个的子封塞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的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该定位封塞呈圆柱状,且其是由三个子封塞1组合而成的;所述的每个子封塞1包括一底座12,底座12上固定有制有外螺纹的锁杆13,该锁杆13可以是一种螺杆,且该锁杆13是与底座12注塑成型为一体的,底座12中间成型有一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21,而其两个接触面开有半圆形槽; —软性材质(如橡胶)的密封体14,其底面上开有一与所述凸起部121相配的凹腔142,当该密封体14设于底座12上端面时,所述底座上的凸起部121正好插接于密封体的凹腔142内,使密封体14在底座上12的定位更加准确,密封体14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141,其两个接触面也开有半圆形槽;—上盖15,设于密封体14的上端面,上盖15上开有可供锁杆13穿过的圆孔151,其两个接触面也开有半圆形槽;—螺母3螺接在锁杆13的上端,将底座12、密封体14和上盖15组合固定在一起,在螺母3和上盖15之间还设置有垫片4。组装时先将密封体14放置于底座12的上端面,使底座12上的凸起部121正好插接于密封体的凹腔142内,并使底座上的锁杆13穿过密封体上的圆孔141,接着在将上盖15置于密封体14的上端面,并使穿过密封体的锁杆13也穿过其上的圆孔151,再在锁杆13上端套上垫片5,最后将螺母4螺接在穿过上盖15的锁杆13上端,从而将底座12、密封体14和上盖15组合固定在一起,这样便将该子封塞体1组装完毕,此时,底座12、密封体14和上盖15两个接触面上的半圆形槽位于同一直线上,成为子封塞1的两个接触面上的半圆形槽11,将这三子封塞1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一完整的封塞主体1,两两相邻的子封塞1接触面上的半圆形槽11正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线孔2。使用时,将组合后的定位封塞放置于管道口,再旋动每根锁杆13上的螺母3,使螺母3压迫上盖15,进而压迫密封体14使其变形,向四周及线孔2内膨胀,使得线孔2内径缩小,以将缆线被该变形而缩小内径的线孔束设定位,以及使使得密封体14与管道口内壁紧密接触在一起。权利要求1.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封塞由至少二个结构相同的子封塞(1)拼合而成,每个子封塞(1)的两个接触面都开有半圆形槽(11),相邻的二个子封塞的相邻接触面上的二个半圆形槽(11)正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线孔(2),并且每个子封塞均带有锁紧膨胀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封塞(1)及其锁紧膨胀机构包括一底座(12),底座(12)上固定有制有外螺纹的锁杆(13);一软性材质的密封体(14),设于底座(12)上端,密封体(14)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141);一上盖(15),设于密封体(14)上端,上盖(15)上开有可供锁杆穿过的圆孔(151);以及一螺母(3)螺接在锁杆(13)的上端,将底座(12)、密封体(14)和上盖(15)组合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封塞(1)的个数为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2)中间成型有一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21),而在所述的密封体(14)与底座(12)接触的那个面上开有一与所述凸起部(121)相配的凹腔(1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13)与所述的底座(12)一体成型。专利摘要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封塞本体(1)由至少二个结构相同的子封塞(1)拼合而成,每个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缆线的定位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封塞由至少二个结构相同的子封塞(1)拼合而成,每个子封塞(1)的两个接触面都开有半圆形槽(11),相邻的二个子封塞的相邻接触面上的二个半圆形槽(11)正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线孔(2),并且每个子封塞均带有锁紧膨胀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汪永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