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34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河道一岸向对岸插打钢板桩形成围堰,直至围堰的端部到达设定位置;S2:排出围堰内的水,在围堰内开挖形成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直至靠近围堰的端部;S3:在管廊的端部设置防水墙,将围堰隔出一个中转堰,并使管廊1的端部位于中转堰内,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S4:从中转堰向对岸插打钢板桩以形成下一围堰,直至下一围堰的端部位于下一设定位置,拆除上一围堰端部的钢板桩,实施S2和S3步骤;S5:重复S4步骤,直至管廊安装至对岸。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导流法适用性差、分段土围堰法破坏环境和顶管施工法成本高的问题。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ipe gallery under 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具体涉及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方便维护保养的同时也美化了城市。传统方法有顶管施工法、分段土围堰或土袋围堰法,导流法等,其中导流法首先在既有河道周围管廊区域以外的地方开挖导流渠,在城市中或河道流量大的情况下适用性不广。分段土围堰法需要在河道中大范围填土,对河道环境破坏大,同时土方运入运出不利于环保和文明施工。顶管施工法则需要开挖很深的竖井,顶管设备及工艺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导流法适用性差、分段土围堰法破坏环境和顶管施工法成本高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河道一岸向对岸插打钢板桩形成围堰,直至围堰的端部到达设定位置;S2:排出围堰内的水,在围堰内开挖形成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直至靠近围堰的端部;S3:在管廊1的端部设置防水墙,将围堰隔出一个中转堰,并使管廊1的端部位于中转堰内,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S4:从中转堰向对岸插打钢板桩以形成下一围堰,直至下一围堰的端部位于下一设定位置,拆除上一围堰端部的钢板桩,实施S2和S3步骤;S5:重复S4步骤,直至管廊1安装至对岸。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2步骤具体包括:在围堰内的上方设置第一道围堰内支撑及围檩;在围檩上搭设施工平台进行围堰内旋喷桩地基加固;待地基加固区达到设定强度后,开挖并安装第二道围堰内支撑,在地基加固区开挖形成安装槽后,安装第三道围堰内支撑;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前,在安装槽内浇筑垫层及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第三道围堰内支撑。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3步骤中在拆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前:先检查防水墙的密封性是否达标,若是,进行后续操作,若否,对防水墙补漏;再将安装槽回填至原地面高度,向中转堰以外的围堰内回灌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3步骤中拆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具体包括:先拆除围檩和所有的围堰内支撑,再通过振动锤来拔出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有围堰的钢板桩均采用咬合桩。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S1步骤前,在待安装的管廊1线路旁搭设栈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S5步骤后,拆除所有剩余的钢板桩5和栈桥1,将河道恢复原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将管廊铺设至对岸,分段施工的方法河水不会断流,省去了土方的填筑、开挖和运输,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将围堰分成两阶段施工,可不必开挖明渠引流,不必将河流改道,更不必暗挖盾构,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另外,该施工方法工期短,经济效益高常规的钢板桩围堰插打和拆除均方便快捷,且钢板桩可重复利用,经济高效。采用钢板桩建造围堰,有更强的抗渗性能,地基加固完后的填充混凝土能进一步提高整个围堰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S1和S2的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S3的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S4的施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2或者图3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廊;2、围堰内支撑;3、堤岸线;4、栈桥;5、钢板桩;6、钢混加强区;7、地基加固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S1和S2的施工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在待安装的管廊1的线路旁搭设栈桥4。栈桥4既可以作为施工平台,又可以作为临时的过河通道。可以通过栈桥4向河内的施工区域运送施工材料,例如钢板桩、混凝土等施工材料。S1:从河道一岸向对岸插打钢板桩形成围堰,直至围堰的端部到达设定位置。具体地,从河道一侧的堤岸线3开始插打钢板桩5,形成围堰,直到围堰的端部至设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位置为河道内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在河道的未插打钢板桩5的位置预留过水通道。S2:排出围堰内的水,在围堰内开挖形成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直至靠近围堰的端部。S2步骤具体包括:在围堰内的上方设置第一道围堰内支撑2及围檩;在围檩上搭设施工平台进行围堰内旋喷桩地基加固;待地基加固区达到设定强度后,开挖并安装第二道围堰内支撑2,在地基加固区开挖形成安装槽后,安装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在本实施例中,所有围堰的钢板桩均采用咬合桩。可以方便各个钢板桩5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围堰保证有较好的强度,在围堰的内部分别进行了3次的围堰内支撑2安装。首先在插打钢板桩5后,在钢板桩5的顶部安装围檩然后再围堰的内侧上部安装第一道围堰内支撑2。在围檩上搭设施工平台进行围堰内的旋喷桩地基加固,待地基加固区7强度达到0.5MPa后,继续开挖并安装第二道围堰内支撑2,开挖至底层形成安装槽后,安装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采用旋喷桩地基加固的方式可以提高地基强度,减小基坑变形。优选地,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前,在安装槽内浇筑垫层及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具体地,在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安装完成后,浇筑垫层及填充混凝土,待强度达到90%后,拆除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进行管廊1侧板及顶板施工形成管廊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S3的施工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S3:在管廊1的端部设置防水墙,将围堰隔出一个中转堰,并使管廊1的端部位于中转堰内,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3或者图4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地,首先在管廊1的四周浇筑混凝土形成钢混加强区6,在钢混加强区6的上方设置钢板桩5形成中转堰。优选地,在拆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前,先检查防水墙的密封性是否达标,若是,进行后续操作,若否,对防水墙补漏;再将安装槽回填至原地面高度,向中转堰以外的围堰内回灌水。优选地,S3步骤中拆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具体包括:先拆除围檩和所有的围堰内支撑2,再通过振动锤来拔出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5可以形成河道通路。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S4的施工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从河道一岸向对岸插打钢板桩(5)形成围堰,直至围堰的端部到达设定位置;/nS2:排出围堰内的水,在围堰内开挖形成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直至靠近围堰的端部;/nS3:在管廊(1)的端部设置防水墙,将围堰隔出一个中转堰,并使管廊1的端部位于中转堰内,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5);/nS4:从中转堰向对岸插打钢板桩(5)以形成下一围堰,直至下一围堰的端部位于下一设定位置,拆除上一围堰端部的钢板桩(5),实施S2和S3步骤;/nS5:重复S4步骤,直至管廊(1)安装至对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河道一岸向对岸插打钢板桩(5)形成围堰,直至围堰的端部到达设定位置;
S2:排出围堰内的水,在围堰内开挖形成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直至靠近围堰的端部;
S3:在管廊(1)的端部设置防水墙,将围堰隔出一个中转堰,并使管廊1的端部位于中转堰内,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5);
S4:从中转堰向对岸插打钢板桩(5)以形成下一围堰,直至下一围堰的端部位于下一设定位置,拆除上一围堰端部的钢板桩(5),实施S2和S3步骤;
S5:重复S4步骤,直至管廊(1)安装至对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具体包括:
在围堰内的上方设置第一道围堰内支撑(2)及围檩;
在围檩上搭设施工平台进行围堰内旋喷桩地基加固;
待地基加固区达到设定强度后,开挖并安装第二道围堰内支撑(2),在地基加固区开挖形成安装槽后,安装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
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统励王令侠李旭谢玮胡军张爱花方柯陶亚成刘幸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