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27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包括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并且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之间通过过线轮联动,所述压延机构包括第一工作箱、压头机构、张力机构、操作面板和测径仪,所述第一工作箱顶部的左侧与操作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利用冷惰性气体进行冷却处理,节约水资源,同时配合多组设备进行调节控制,分层逐步的对金属丝进行挤压退火,有效保证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整体性能,同时电气设备可以配合PLC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An anhydrous annealing mechanism with four pressures and four retre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
技术介绍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对于一些领域来说,需要对金属丝进行挤压,制造出金属条,在对金属丝进行挤压退火的过程中,由于金属丝的延展,会引起金属丝的张力出现变化,这就导致金属丝不能够一次性的挤压成型,同时现有的退火结构多是利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解决了对金属丝进行挤压退火的过程中,由于金属丝的延展,会引起金属丝的张力出现变化,导致金属丝不能够一次性的挤压成型,同时现有的退火结构多是利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包括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并且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之间通过过线轮联动,所述压延机构包括第一工作箱、压头机构、张力机构、操作面板和测径仪,所述第一工作箱顶部的左侧与操作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箱顶部的右侧与压头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机构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张力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箱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退火机构包括第二工作箱、退火电源、退火轮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工作箱的顶部与冷却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正面的顶部与退火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正面的底部与冷却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延机构和退火机构均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压延机构和退火机构均交叉排列。优选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第三工作箱、第五电机、同步轮和张紧轴,所述第三工作箱架板的顶部与第五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工作箱底板的顶部与同步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五电机和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的输出轴与张紧轴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张紧轴包括轴体、下斜块、上斜块和螺杆,所述轴体的内表面与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且轴体的内表面和螺杆的外表面之间与下斜块和上斜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头机构包括第一工作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蜗轮蜗杆机构、导向机构、上压头、下压头、齿轮箱、链轮和联轴器,所述第一工作架顶部的左侧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架顶部的右后侧与齿轮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便面通过链轮与齿轮箱的内表面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箱两个输出轴的表面均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上压头和下压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导向机构的表面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张力机构包括气缸、连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位器,所述气缸推杆的内表面与连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的正面与过线轮的轴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的背面与第一齿轮的轴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并且第二齿轮的一侧与电位器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退火轮包括铜轮、皮带轮和水银滑环,所述铜轮、皮带轮和水银滑环依次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轴表面。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密封室,且密封室的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且密封室的右侧连通有气管接头。优选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第二工作架、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收线桶,所述第二工作架的背部与第四电机的输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顶部通过连接架与第三电机的输出面固定连接,且第三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转轴与收线桶的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通过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依次排列设置,并且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和收线机构之间通过过线轮联动,压延机构包括第一工作箱、压头机构、张力机构、操作面板和测径仪,第一工作箱顶部的左侧与操作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工作箱顶部的右侧与压头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张力机构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张力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箱正面的左右两侧,退火机构包括第二工作箱、退火电源、退火轮和冷却装置,第二工作箱的顶部与冷却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工作箱正面的顶部与退火轮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二工作箱正面的底部与冷却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配合放线机构、压延机构、退火机构、收线机构、过线轮、第一工作箱、压头机构、张力机构、操作面板、测径仪、第二工作箱、退火电源、退火轮和冷却装置的设置,利用冷惰性气体进行冷却处理,节约水资源,同时配合多组设备进行调节控制,分层逐步的对金属丝进行挤压退火,有效保证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整体性能,同时电气设备可以配合PLC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更高。(2)、该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通过述放线机构包括第三工作箱、第五电机、同步轮和张紧轴,第三工作箱架板的顶部与第五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工作箱底板的顶部与同步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五电机和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同步轮的输出轴与张紧轴的外表面传动连接,张紧轴包括轴体、下斜块、上斜块和螺杆,轴体的内表面与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轴体的内表面和螺杆的外表面之间与下斜块和上斜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配合第三工作箱、第五电机、同步轮、张紧轴、轴体、下斜块、上斜块和螺杆的设置,实现径向方向的伸缩,从而方便物料的快速放置。(3)、该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通过压头机构包括第一工作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蜗轮蜗杆机构、导向机构、上压头、下压头、齿轮箱、链轮和联轴器,第一工作架顶部的左侧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工作架顶部的右后侧与齿轮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便面通过链轮与齿轮箱的内表面传动连接,齿轮箱两个输出轴的表面均通过联轴器分别与上压头和下压头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导向机构的表面螺纹连接,配合第一工作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蜗轮蜗杆机构、导向机构、上压头、下压头、齿轮箱、链轮和联轴器的设置,使齿轮箱实现动力均分,从而使上压头和下压头保证转速相同,进而保证挤压的质量,同时第二电极、蜗轮蜗杆和导向机构通过PLC进行控制,进而达到尺寸调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头机构结构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压头机构结构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张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放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张紧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退火轮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包括放线机构(1)、压延机构(2)、退火机构(3)和收线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1)、压延机构(2)、退火机构(3)和收线机构(4)依次排列设置,并且放线机构(1)、压延机构(2)、退火机构(3)和收线机构(4)之间通过过线轮(5)联动,所述压延机构(2)包括第一工作箱(6)、压头机构(7)、张力机构(8)、操作面板(9)和测径仪(10),所述第一工作箱(6)顶部的左侧与操作面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箱(6)顶部的右侧与压头机构(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机构(8)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张力机构(8)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箱(6)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退火机构(3)包括第二工作箱(11)、退火电源(12)、退火轮(13)和冷却装置(14),所述第二工作箱(11)的顶部与冷却装置(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11)正面的顶部与退火轮(1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11)正面的底部与冷却装置(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包括放线机构(1)、压延机构(2)、退火机构(3)和收线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1)、压延机构(2)、退火机构(3)和收线机构(4)依次排列设置,并且放线机构(1)、压延机构(2)、退火机构(3)和收线机构(4)之间通过过线轮(5)联动,所述压延机构(2)包括第一工作箱(6)、压头机构(7)、张力机构(8)、操作面板(9)和测径仪(10),所述第一工作箱(6)顶部的左侧与操作面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箱(6)顶部的右侧与压头机构(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机构(8)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张力机构(8)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箱(6)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退火机构(3)包括第二工作箱(11)、退火电源(12)、退火轮(13)和冷却装置(14),所述第二工作箱(11)的顶部与冷却装置(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11)正面的顶部与退火轮(1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11)正面的底部与冷却装置(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机构(2)和退火机构(3)均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压延机构(2)和退火机构(3)均交叉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1)包括第三工作箱(15)、第五电机(16)、同步轮(17)和张紧轴(18),所述第三工作箱(15)架板的顶部与第五电机(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工作箱(15)底板的顶部与同步轮(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五电机(16)和同步轮(17)之间通过同步带(19)传动连接,所述同步轮(17)的输出轴与张紧轴(18)的外表面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轴(18)包括轴体(20)、下斜块(21)、上斜块(22)和螺杆(23),所述轴体(20)的内表面与螺杆(2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且轴体(20)的内表面和螺杆(23)的外表面之间与下斜块(21)和上斜块(2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压四退无水退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机构(7)包括第一工作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彬梅晓鸿曾维胜李凡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营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