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英丰专利>正文

电线、电缆、塑胶管固定夹的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14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塑胶管固定夹的新结构,固定夹由主扣座和子扣环组成,主扣座一端挖设一凹陷的嵌合沟,嵌合沟内形成一卡合凸块,卡合凸块呈三角锥形规则突立;子扣环前端部凸设一嵌合凸块用以与嵌合沟对应,嵌合凸块的预设位置凹陷有一卡合凹槽,利用卡合凸块嵌卡于卡合凹槽,并顺势定位嵌合凸块于嵌合沟内,即可活动接合主扣座与子扣环,一旦钉合固定后,可在需维修电线、电缆、塑胶管时,可分解固定夹后,再完整地组装还原。(*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建筑物、等同结构安装电线、电缆、塑胶管,特别是一种安装电线、电缆、塑胶管的另部件。日常由于配电位置不同,需加长电线、电缆或塑胶管,以延伸使用的距离,对长距离电缆其定位固定夹往往是很重要的。传统固定夹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制品,一旦将固定夹以铁钉固定电线,电缆或塑胶管于地面、壁面,外饰墙等等地方,当欲取出电线,电缆或塑管时,需将整个固定夹的环形部分折断、破坏、如附图说明图14、18所示,方能再次取出电线、电缆或塑胶管修复再用,又因塑料材质制成的固定夹若固定于室外,阳光照射或酸碱性较高场所,极易使材质起化学变化,变得脆、硬易碎,若有他物触及或狂风吹,即有碎落危险,而固定用钉则会因外露生锈、腐蚀;上述两因素不论分别或同时发生,均会使电线、电缆或塑胶管随之脱落,造成环境杂乱,也可能伤人;众所周知,固定夹一旦固定后,再取出实属极难,又因施工人员为节省作业时间,往往不再耗力去取拾残存的固定夹,因而整个施工面将会看到旧的、残缺的固定夹与新固定的固定夹另乱地散布在一起,使施工面非常不雅也极为不妥。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塑胶管固定夹的新结构,它能随时在不破坏固定夹的条件下,修护电线、电缆、塑胶管。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固定夹设一主扣座,主扣座一端纵向贯设一穿孔,用以供铁钉穿设,在主扣座另一端的两边横向挖设贯通的嵌合沟,一卡合凸块,呈三角锥形规则突立于嵌合沟面内侧的预设位置,固定夹设一子扣环,一嵌合凸块与子扣环一体成型并突立设置于子扣环前端,并与主扣座的嵌合沟相对应,一卡合凹槽相对于卡合凸块的形状凹陷设置于嵌合凸块的预设位置;藉卡合凸块与卡合凹槽的相互嵌接,使嵌合凸块同步嵌接入嵌合沟处,据此接合主扣座及子扣环构成固定夹的新结构。本技术利用卡合凸块嵌卡于卡合凹槽,并顺势定位嵌合凸块于嵌合沟内,构成活动接合的主扣座与子扣环,达到可随时拆卸、组装电线、电缆或塑胶管,避免了传统固定夹必须折断、破坏其环形部分方能取出电线、电缆或塑胶管;也改善了施工面另乱或不雅观的景况。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电线、电缆、塑胶管固定夹的新结构轴测分解示意图(单钉)。图2是图1结构俯视分解示意图(单钉)。图3是图1结构组合轴测示意图(单钉)。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轴测视图(双钉)。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轴测分解图(双钉)。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俯视分解图(双钉)。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轴测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俯视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剖视组合前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剖视组合后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四)轴测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俯视分解示意图。图13是传统单钉固定夹固定塑胶管示意图。图14是传统单钉固定夹拔起,塑胶管受损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单钉固定夹固定塑胶管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单钉固定夹拔起,塑胶管无受损示意图。图17是传统双钉固定夹固定塑胶管示意图。图18是传统双钉固定夹拔起,塑胶管受损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双钉固定夹固定塑胶管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双钉固定夹拔起,塑胶管无受损示意图。参照图1、2,固定夹包括有一主扣座10和一子扣环20,再参照图3、4、5、6主扣座10的一端纵向贯设一穿孔13,供铁钉穿设固定以定位整个固定夹,主扣座10另一端横向挖设一嵌合沟11并贯通于主扣座10两边;嵌合沟11呈内向倒斜角状,嵌合沟¨内侧面处设一卡合凸块12,卡合凸块12呈单个或复数个三角锥状规则排列突立;嵌合沟11的单面设凹凸齿纹。子扣环20一端形成环形200,用以框容定位的电线、电缆、塑胶管或其他管类(如钢管、铜管、不锈钢管……);子扣环20前端一体成型一突立的嵌合凸块21,嵌合凸块21的宽度相应于嵌合沟11的深度,嵌合凸块21的形状对应于嵌合沟11呈斜锥形,且一并具有凹凸齿纹用以应对;嵌合凸块21前端设一卡合凹槽22,卡合凹槽22的形状对应于卡合块12的三角锥状形成凹陷槽形。使用时,将子扣环20的嵌合凸块21榫合入主扣座10的嵌合沟11内,利用嵌合沟11三角锥形卡合凸块12与卡合凹槽22嵌接,使子扣环20与主扣座定位结合成一体,构成一完整的固定夹。由于子扣环20的嵌合凸块呈斜角锥形,对应嵌合入主扣座10时,利用两结构倒斜角接合而得稳固嵌接,当固定夹框固管类体时,可藉主扣座10侧钉匹配子扣环20的咬合得到稳固定位;整个扣座中所承受的力是来自管线欲跳脱的往上反作用力,因此扣座的设计以斜角咬合主扣座即可抵挡管线向上的反作用力,整个主扣座仅需以穿孔13钉设钢钉入地面定位即可,和传统结构比较,传统结构虽是一体成形整个主扣座,然其也是单边穿钉定位,两者均无平衡力矩问题,可对比者,是本技术作定位后可顺利嵌设管线,且保持稳固的接合力是创造突破的重点,结构中以倒斜角配合两结构的锯齿纹即可稳固定位,除非以另一方向施力错开二结构嵌接方能分离,否则单以垂直向施力,极难破坏主扣座10和子扣环20的结合。本技术另一应用方式如图4、5、6所示,为一双脚座的固定夹,其主扣座10和子扣环20的结构功能和图1、2结构相同。施工时,将管体容置于子扣环20的环形200内,再以钉钉入穿孔13连结于固定夹于壁面、地面,当需拆下电线、电缆或塑胶管时,只需轻轻扳动子扣环20,使其卡合凹槽22脱离嵌合的卡合凸块12,即可将子扣环20与主扣座10分离,顺利取出电线、电缆或塑胶管后,再将原子扣环20安装复原即可。本创作另一实施例如图7、8和图11、12,其中在单钉或双钉的固定座处亦可令卡合凸块12为一单个三角突立块,卡合凹槽22则相对形成一具有三角凹穴形,又如图9、10所示嵌合沟11二分之一部分,其上下表面设有波浪纹111,与卡合凹槽22二分之一部分上下表面亦设有可和嵌合沟11的波浪纹111两两对应的波浪纹222,据此在结合时以其嵌合之势及波浪纹111、222的紧密接合,得以使卡合凸块12稳固结合。本技术的固定夹为克服传统固定夹材质的缺失,以复合式材质(工程塑胶),使能适用于寒带、热带及其他气候地区,亦能表现出其硬度、韧性、防火性……等特性,和传统产品比较更实用;钉固的钉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则更具特色。参照图13至图20所示,是本技术和传统比较,如图13、14、17、18中传统结构容易造成断折和塑胶管受损的现象,而以本技术如图15、16、19、20所示,可杜绝此项缺失。权利要求一种电线、电缆、塑胶管固定夹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夹设一主扣座(10),主扣座(10)的一端纵向贯设一穿孔(13),在主扣座(10)另一端的两边横向挖设贯通的嵌合沟(11),一卡合凸块(12)呈三角锥形规则突立于嵌合沟(11)的沟面内侧,固定夹设一子扣环(20),一嵌合凸块(21)与子扣环(20)一体成型并突立设置于子扣环(20)前端,与主扣座(10)的嵌合沟(11)相对应,一卡合凹槽(22)相对于卡合凸块(12)的形状凹陷设置于嵌合凸块(21)的预设位置,卡合凸块(12)与卡合凹槽(22)相互嵌接,嵌合凸块(21)与嵌合沟(11)同步嵌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塑胶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电缆、塑胶管固定夹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夹设一主扣座(10),主扣座(10)的一端纵向贯设一穿孔(13),在主扣座(10)另一端的两边横向挖设贯通的嵌合沟(11),一卡合凸块(12)呈三角锥形规则突立于嵌合沟(11)的沟面内侧,固定夹设一子口环(20),一嵌合凸块(21)与子扣环(20)一体成型并突立设置于子扣环(20)前端,与主扣座(10)的嵌合沟(11)相对应,一卡合凹槽(22)相对于卡合凸块(12)的形状凹陷设置于嵌合凸块(21)的预设位置,卡合凸块(12)与卡合凹槽(22)相互嵌接,嵌合凸块(21)与嵌合沟(11)同步嵌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英丰
申请(专利权)人:洪英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