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占奎专利>正文

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117 阅读:8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属于管道连接技术,现有产品存在密封面较小易发生泄漏以及连接部位缩径的现象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个本体,在该本体上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各连接端之间通过本体内的通道彼此连通,本体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包括外螺纹段和密封段,密封段的外表面设置成锥面并在锥面上设置环状密封凸起;与外螺纹段相配设置有螺母,该螺母上设置分别与外螺纹段和密封段对应的内螺纹段和束紧结构。这种连接结构在连接部位不会造成缩径现象,由此可以在使用定量材料的基础上保证连接结构具有最大的流通量;由于环状密封凸起和束紧结构可以设置成多种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因此可以形成多重密封,增大密封面积,确保密封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连接技术,用于对给排水、供气、化工、热力等系统中 管道的连接,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扩口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塑料复合管的连接通常是通过螺纹卡套式管件(接头)实现的。 但是现有管件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连接部位缺少必要可靠的密封措施,且起密封 作用的密封面较小,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发生泄漏现象;更重要的是,在管件与金 属塑料复合管的连接部位具有明显的縮径现象,即因受连接密封结构的影响导致 复合管的内径与管件通道的内径不一致,由此导致连接后整个管道的流通口径并 不与复合管或者管件通道的内径一致,而为了保证要求的整个管道的流量,只能 通过在增大复合管或者管件通道的内径,这势必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首先是克服现有产品因连接 部位縮径现象的存在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本增加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能高 的管道扩口连接结构。本技术同时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产品存在 的密封面较小易发生泄漏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的管道扩口连接结构。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具有一个本体,在该本体上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各连 接端之间通过本体内的通道彼此连通,其特征是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包括 外螺纹段和密封段,所述密封段的外表面设置成锥面并在锥面上设置环状密封凸 起;与所述的外螺纹段相配设置有螺母,该螺母上设置分别与所述的外螺纹段和 密封段对应的内螺纹段和束紧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 特征所述的环状密封凸起包括与所述密封段一体的凸环,所述的束紧结构为置于 所述螺母内的束紧圈。所述的螺母具有一个限制边,所述的束紧圈位于该限制边的内侧。 所述束紧圈的内表面具有锥度。所述束紧圈的内孔为等径孔,其内孔的端部设置圆角或者倒角。 所述的环状密封凸起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段上的密封圈,所述的束紧结构为 形成在所述螺母上的卡套锥面。所述的密封段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的密封圈置于环槽内。 各连接端之间位置设置夹持部。本技术通过将连接端密封段的外表面设置成锥面并在锥面上设置环状密 封凸起,同时在螺母上设置束紧结构,使得螺母上的内螺纹段与本体连接端的外 螺纹段连接的同时,令环状密封凸起和束紧结构紧密的接触在扩口的管子端部的 内外表面实现密封;这种连接结构在连接管子时将管子的端部进行扩口,因此在 连接部位不会造成縮径现象,由此可以在使用定量材料的基础上保证连接结构具 有最大的流通量;此外,由于环状密封凸起和束紧结构可以设置成多种结构相结 合的结构形式,因此可以形成多重密封,增大密封面积,确保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4 (A)、 (B)、 (C)为本技术的束紧圈的三种结构示意图。图中l一本体,ll一连接端,12—通道,13—密封段,13A—环状密封凸起,131 一密封段的外表面,132_环槽,133—密封圈,134—凸环,14一外螺纹段,15— 夹持部;2— 螺母,21—内螺纹段,22—束紧结构,221—卡套锥面,222—限制边,223 束紧圈;3— 复合管,31—经扩口的复合管端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l所示的管道扩口连接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通接头本体1,该本体1由有两个连接端11,两连接端11之间通过 本体内的通道12彼此连通,本体1的两个连接端11各有一个外螺纹段14和密封 段13,在密封段13的外表面131设置成锥面并在锥面上开设两个环槽132,每个 环槽132内置有密封圈133作为环状密封凸起13A;在本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 夹持部15 (如六角螺母)以便在连接时使用相应的工具(如活口扳手)夹持;上 述结构由塑料通过注塑的方式制成一体式结构;其二是用于与本体1上的外螺纹段14连接的螺母3,该螺母3具有连为一体 的内螺纹段21和作为束紧结构22的卡套锥面221;而且,该螺母3亦由塑料制成 一体式结构。上述结构的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在对相应规格的复合管3进行连接时,将螺 母2套在复合管3上,螺母2的内螺纹段21朝向复合管3的端部,并对复合管3 的端部进行扩口,使其内表面具有锥度,之后将经过扩口的复合管的端部31套在 本体1的密封段13上,螺母2与本体1的外螺纹段14连接,当将螺母2拧紧在 本体1的外螺纹段14上时,螺母2的卡套锥面221将经过扩口的复合管的端部31 压紧在密封段13的具有锥度的外表面131上,两个密封圈133受到挤压而弹性变 形与复合管内壁紧贴,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的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在本体1 的环状密封凸起13A为凸环134;为了保证凸环134与螺母2配合,在螺母2上 设置有限制边222,束紧圈223 (束紧圈223的结构如图4 (A)、 4 (B)、 4 (C) 所示,其内孔为等径孔,端部设置圆角或者倒角,或者将束紧圈的内表面设置成锥度,由此便于在扩口后的管子上移动而将管子束紧,消除对管子过分扩口后导致的与密封段配合不良的缺陷)置于该限制边222的内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 相同,在此不予赘述。连接时,将带有束紧圈223的螺母套在复合管3上,螺母2 的内螺纹段21朝向复合管3的端部,并对复合管3的端部进行扩口,使其内表面 具有锥度,之后将经过扩口的复合管的端部31套在本体1的密封段13上,螺母2 与本体l的外螺纹段14连接,当将螺母2拧紧在本体1的外螺纹段14上时,螺 母2内的束紧圈223将经过扩口的复合管的端部31压紧在密封段13的具有锥度 的外表面131上,两个凸环134受到挤压而弹性变形与复合管内壁紧贴,实现良 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的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主体的密封段13上又增设了一个凸环134;而在螺母2上设置有限制边222,限制边222 上设置有卡套锥面221,束紧圈223置于该限制边222的内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 一相同,在此不予赘述。连接时,将带有束紧圈223的螺母套在复合管3上,螺 母2的内螺纹段21朝向复合管3的端部,并对复合管3的端部进行扩口,使其内 表面具有锥度,之后将经过扩口的复合管的端部31套在本体1的密封段13上, 螺母2与本体1的外螺纹段14连接,当将螺母2拧紧在本体1的外螺纹段14上 时,螺母2内的束紧圈223和卡套锥面221将经过扩口的复合管的端部31压紧在 密封段13的具有锥度的外表面131上,两个密封圈133和一个凸环134受到挤压 而弹性变形与复合管内壁紧贴,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此外,在本技术的技术启示下,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 述的密封段可以连接在本体的端部,也可以与本体为一体结构;制造材料不仅可 以是塑料,也可以是金属;而本体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其它的如三通、四通、 弯头等结构形式,而密封圈和凸环的数量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 以根据实际情形确定;而本技术的用途,除了连接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 管,也可以连接塑料管或者其他种类的能够扩口的管子;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道扩口连接结构,具有一个本体(1),在该本体(1)上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11),各连接端(11)之间通过本体(1)内的通道(12)彼此连通,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至少一个连接端(11)包括外螺纹段(14)和密封段(13),所述密封段(13)的外表面(131)设置成锥面并在锥面上设置环状密封凸起(13A);与所述的外螺纹段(14)相配设置有螺母(2),该螺母(2)上设置分别与所述的外螺纹段(14)和密封段(13)对应的内螺纹段(21)和束紧结构(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王占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