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10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S1)把待处理的污水输入污水沉淀池进行沉淀;S2)沉淀后的污水注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二次沉淀,S3)絮凝沉淀的污水注入微生物絮凝箱内进行二次絮凝;S4)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过滤吸附池内进行第一次过滤;S5)对过滤吸附后的水进行PH值调节;S6)酸碱度调整后的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S7)对进行膜过滤的水进行检测,保证水质处理的合格,若检测合格,由管道注入纯水水箱,若检测不合格,按照检测结果进入上述那道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污水进行两次沉淀、两次絮凝、两次过滤和吸附以及酸碱度调节,使得污水得到深层次的处理,保证水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保证水质的回收利用质量。

A method of advanced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by biotechnology and membrane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多年来,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中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32.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28.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38.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中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中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中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中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14.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Ⅳ、Ⅴ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22.0%,符合Ⅳ和Ⅴ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92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16.3%,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逐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工业废水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这些都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开发工业废水的水处理系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把待处理的污水输入污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在大型污水池内直接对污水中的较大的颗粒杂物进行沉淀,去除污水总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降低后续工序处理难度,且能有效的方式固体颗粒物在后续污水处理过程中堵塞设备,使得设备维护成本上升,降低设备开动率;S2)沉淀后的污水注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二次沉淀,在絮凝沉淀池内添加絮凝剂,使得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结块,然后沉淀,使得污水中的绝大部分固体杂质取出干净,降低后续工序工作的难度,便于后续工序的展开;S3)絮凝沉淀的污水注入微生物絮凝箱内进行二次絮凝,把化学絮凝后的水注入含有微生物絮凝剂的水箱,进行微生物的絮凝,进一步取出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S4)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过滤吸附池内进行第一次过滤,把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拥有超滤膜组和树脂吸附组的水箱,进行第一次过滤和对絮凝物的再次吸附;S5)对过滤吸附后的水进行PH值调节,将过滤、吸附后的水注入通过含有碱和碳酸钙的水箱,从而调整水的酸碱度,防止酸性或碱性污染,保证水质平衡;S6)酸碱度调整后的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将酸碱性调整后的水注入膜过滤箱,进行超滤膜组过滤,进一步深度改善水质;S7)对进行膜过滤的水进行检测,保证水质处理的合格,若检测合格,由管道注入纯水水箱,若检测不合格,按照检测结果进入上述那道步骤。进一步的,调节PH值水箱PH控制在7.9-8.8。进一步的,微生物絮凝剂为红平红球菌。进一步的,微生物絮凝步骤温度控制在20-30℃。进一步的,超滤膜为中空纤维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污水进行两次沉淀、两次絮凝、两次过滤和一次吸附以及对水质进行酸碱度调节,使得污水得到深层次的处理,保证水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保证水质的回收利用质量;通过设置检测工序,能有效的保证水质的安全性,能有效的防止不安全的污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把待处理的污水输入污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在大型污水池内直接对污水中的较大的颗粒杂物进行沉淀,去除污水总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降低后续工序处理难度,且能有效的方式固体颗粒物在后续污水处理过程中堵塞设备,使得设备维护成本上升,降低设备开动率;/nS2)沉淀后的污水注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二次沉淀,在絮凝沉淀池内添加絮凝剂,使得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结块,然后沉淀,使得污水中的绝大部分固体杂质取出干净,降低后续工序工作的难度,便于后续工序的展开;/nS3)絮凝沉淀的污水注入微生物絮凝箱内进行二次絮凝,把化学絮凝后的水注入含有微生物絮凝剂的水箱,进行微生物的絮凝,进一步取出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nS4)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过滤吸附池内进行第一次过滤,把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拥有超滤膜组和树脂吸附组的水箱,进行第一次过滤和对絮凝物的再次吸附;/nS5)对过滤吸附后的水进行PH值调节,将过滤、吸附后的水注入通过含有碱和碳酸钙的水箱,从而调整水的酸碱度,防止酸性或碱性污染,保证水质平衡;/nS6)酸碱度调整后的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将酸碱性调整后的水注入膜过滤箱,进行超滤膜组过滤,进一步深度改善水质;/nS7)对进行膜过滤的水进行检测,保证水质处理的合格,若检测合格,由管道注入纯水水箱,若检测不合格,按照检测结果进入上述那道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把待处理的污水输入污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在大型污水池内直接对污水中的较大的颗粒杂物进行沉淀,去除污水总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降低后续工序处理难度,且能有效的方式固体颗粒物在后续污水处理过程中堵塞设备,使得设备维护成本上升,降低设备开动率;
S2)沉淀后的污水注入絮凝沉淀池内进行二次沉淀,在絮凝沉淀池内添加絮凝剂,使得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结块,然后沉淀,使得污水中的绝大部分固体杂质取出干净,降低后续工序工作的难度,便于后续工序的展开;
S3)絮凝沉淀的污水注入微生物絮凝箱内进行二次絮凝,把化学絮凝后的水注入含有微生物絮凝剂的水箱,进行微生物的絮凝,进一步取出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S4)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过滤吸附池内进行第一次过滤,把微生物絮凝后的水注入拥有超滤膜组和树脂吸附组的水箱,进行第一次过滤和对絮凝物的再次吸附;
S5)对过滤吸附后的水进行PH值调节,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嘉懿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