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09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53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

A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中,厌氧膜床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其具有启动快,污泥不易流失,可以选用不同材质的填料等优点。曝气生物滤池亦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好氧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最大的优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功能于一体,节省了二沉池。其缺点在于,厌氧处理工艺中污水处理反应时间较长同时需要大面积的处理池,导致采用该处理工艺的污水池的设备占地面积达处理能力却较低的问题出现;而好氧处理工艺的缺点则在于对进水的悬浮物浓度SS要求较高,水头损失较大,需要定期反冲洗的缺点。此外,这两种处理工艺中污水COD水平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使污水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变得不可控。而纵观现阶段在使用中的各种污水处理设备,大多都是采用厌氧好氧二级生化工艺。显而易见,采用这种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同时具备厌氧处理工艺和好氧处理工艺的缺点。即建筑占地面积大,处理能力较低,且对污水的预处理要求偏高的情况下,需要对污水加入各种药剂调整,不仅延长了处理周期,增加了运行成本,更加增加了污泥的产生量。另外,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中,还有纳米气泡以及臭氧水的运用。行业内众所周知的是,纳米气泡的爆裂可以打破油污等有机物的分子化学键,实现降解的效果。且气泡越小效果越显著。此外,纳米气泡还对去除污水中的胶体方面有显著效果。臭氧作为一种拥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臭氧通过高级氧化反应可以有效的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和个别种类的污水由于其中含有的参杂物、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的种类较多且含量大,普通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对其高效降解,导致处理完成的污水无法直接排放,普遍需要进行再处理。此外,现有技术中在处理上述这类污水时,由于污水中需要处理的成分种类较多,需要加入大量的添加试剂,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增加了运行成本和污泥处理成本等。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设备都具备占地空间大,高度依赖人工操作的缺点,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其缺点,怎样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节约污水处理建筑的占地面积,使污水处理过程变得更稳定更可控成为一个行业内普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实现对污水中杂质高效降解,具有污泥产生量较小、设备占地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S2.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2和H2O;S3.利用微米过滤器将电解后的污水过滤,将电解反应产生的杂质过滤掉;S4.利用氧化剂对经过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再次氧化,将污水中残留有机物溶解;S5.利用超级过滤器对经过再次氧化的污水进行过滤。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工艺先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使得后续污水处理不需再对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氧化处理,减少了固态反应物或污泥的产生,然后再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2和H2O,实现初步溶解,经过用微米过滤器过滤后将电解反应产生的杂质过滤掉,再利用氧化剂对经过过滤后污水进行再次氧化,完成污水中有机物得到最后降解,此时污水基本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工艺在不添加任何生物、化学药品的情况下,在对污水进行多次高效过滤的过程中,利用电解污水制得的系列强氧化基团,再利用氧化剂对污水中的还原性物质进行持续降解,直至其符合排放标准,从而实现对污水中杂质高效降解,整个过程污泥产生量较小;同时处理过程不涉及繁多的化学过程,不需要庞大化学反应设备,设备整体结构高度集约,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和投入;整个工艺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参与,降低人工成本;处理过程不受水质变化影响,处理结束后污水能直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可排放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S6.对经过超级过滤器过滤后的污水进行COD值检测,若污水COD达标则进行排放;若污水COD不达标则执行步骤S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中是采用射流分离装置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优选地,所述射流分离装置的污水输入压力为1kg/cm2~10kg/cm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2和H2O”中是采用以金刚石材料为阳极的电解反应装置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进行所述步骤“S5.利用超级过滤器对经过再次氧化的污水进行过滤。”前,先利用超级纳米气泡经过再次氧化的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优选地,所述氧化剂包括O3、OH˙和H2O2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微米过滤器的过滤微孔直径为0.1μm~1μm。优选地,所述超级过滤器的过滤微孔直径为0.01微米以下。优选地,所述超级纳米气泡的直径小于10μ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分离装置、电解反应装置、微米过滤器和超级过滤器;分离装置用于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电解反应装置用于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微米过滤器用于对电解后的污水进行过滤;超级过滤器用于为利用氧化剂对经过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再次氧化提供氧化空间,并对经过再次氧化的污水进行过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分离装置为射流分离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设备还包括COD检测装置,COD检测装置用于对经过超级过滤器过滤的污水进行COD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工艺在不添加任何生物、化学药品的情况下,在对污水进行多次高效过滤的过程中,利用电解污水制得的系列强氧化基团,再利用氧化剂对污水中的还原性物质进行持续降解,直至其符合排放标准,从而实现对污水中杂质高效降解,整个过程污泥产生量较小;同时处理过程不涉及繁多的化学过程,不需要庞大化学反应设备,设备整体结构高度集约,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和投入;整个工艺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参与,降低人工成本;处理过程不受水质变化影响,处理结束后污水能直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可排放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nS2.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S2.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2和H2O;
S3.利用微米过滤器将电解后的污水过滤,将电解反应产生的杂质过滤掉;
S4.利用氧化剂对经过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再次氧化,将污水中残留有机物溶解;
S5.利用超级过滤器对经过再次氧化的污水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对经过超级过滤器过滤后的污水进行COD值检测,若污水COD达标则进行排放;若污水COD不达标则执行步骤S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将污水中的油和不溶于污水中的杂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中是采用射流分离装置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对经过分离处理的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将溶于污水中含氨基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和杂质电解氧化并生成CO2和H2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华张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上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