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0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安装位置的球形网架结构上铺设木板搭建施工平台,然后在球形网架结构上制作设备安装的吊点;步骤二:吊点安装好后,在吊点上安装轨道,轨道安装后整体调平,完后将单独的轨道全部连接在一起,焊接成通长的轨道;步骤三:在地面上,在每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架上焊接四个吊轮,焊接好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逐个吊装上去;步骤四:从球形网架结构一端挂装到已安装好的轨道上,然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通过轨道滑动到指定位置,最后完成整条辐射管线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还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安装时的人工成本。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gas infrared radiation heating pipe in spherical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及方法,属于采暖

技术介绍
随着高大空间建筑采暖方式的不断革新,燃气红外辐射采暖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也在不断受到关注。这项技术,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它主要适用于建筑净高3m以上的封闭式或敞开式高大空间,如飞机维修库、体育馆、仓库等。而像飞机维修库、体育馆这一类建筑物的房顶普遍采用球形网架结构,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一般被要求安装于球形网架之内,由于网架内空间有限,不利于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施工。传统安装方式: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安装前,需要在安装位置的网架上铺设木板搭建施工平台,然后在网架上制作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安装的吊点。吊点安装好后,需要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逐个吊装上去,然后从网架一端放到施工平台上,然后靠人力将每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搬运到指定位置,并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挂装到吊点上,然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整体调平,最后完成整条辐射管线的连接。这样的安装方式短施工周期长,且无法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还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安装时的人工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安装位置的球形网架结构上铺设木板搭建施工平台,然后在球形网架结构上制作设备安装的吊点;步骤二:吊点安装好后,在吊点上安装轨道,轨道安装后整体调平,完后将单独的轨道全部连接在一起,焊接成通长的轨道;步骤三:在地面上,在每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架上焊接四个吊轮,焊接好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逐个吊装上去;步骤四:从球形网架结构一端挂装到已安装好的轨道上,然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通过轨道滑动到指定位置,最后完成整条辐射管线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为钢制轨道。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的个数为2个。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上焊接带孔角钢,通过所述带孔角钢将轨道与吊点的一端焊接,所述吊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形网架结构,所述轨道内设有吊轮,所述吊轮与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上的四个吊装点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吊轮在轨道内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传统的安装方式,减少施工工人在高空网架的作业量,保障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2)本专利技术利用吊轮的滑动来移动燃气红外辐射管,仅需2-3人就能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搬运到指定位置,省时省力,而且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时由于减少了人工搬运,施工时间也被大幅缩短。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网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点,2-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架,3-球形网架结构,4-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5-吊轮,6-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安装位置的球形网架结构3上铺设木板搭建施工平台,然后在球形网架结构3上制作设备安装的吊点1;步骤二:吊点1安装好后,在吊点1上安装轨道6,轨道6安装后整体调平,完后将单独的轨道6全部连接在一起,焊接成通长的轨道;步骤三:在地面上,在每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架2上焊接四个吊轮5,焊接好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4逐个吊装上去;步骤四:从球形网架结构3一端挂装到已安装好的轨道6上,然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4通过轨道6滑动到指定位置,最后完成整条辐射管线的连接。本实施例中,轨道6为钢制轨道。本实施例中,轨道6的个数为2个。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结构,包括轨道6,所述轨道6上焊接带孔角钢,通过所述带孔角钢将轨道6与吊点1的一端焊接,所述吊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形网架结构3,所述轨道6内设有吊轮5,所述吊轮5与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2上的四个吊装点焊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轮5在轨道6内滑动。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标准长度为6m,加上外框架,一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模块的重量为150Kg,人工搬运需要5-6个人,由于网架内空间较小,同时又是高空作业,搬运起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非常危险。将人工搬运改为轨道搬运后,利用吊轮的滑动来移动燃气红外辐射管,仅需2-3人就能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搬运到指定位置,省时省力,而且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时由于减少了人工搬运,施工时间也被大幅缩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在安装位置的球形网架结构(3)上铺设木板搭建施工平台,然后在球形网架结构(3)上制作设备安装的吊点(1);/n步骤二:吊点(1)安装好后,在吊点(1)上安装轨道(6),轨道(6)安装后整体调平,完后将单独的轨道(6)全部连接在一起,焊接成通长的轨道;/n步骤三:在地面上,在每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架(2)上焊接四个吊轮(5),焊接好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4)逐个吊装上去;/n步骤四:从球形网架结构(3)一端挂装到已安装好的轨道(6)上,然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4)通过轨道(6)滑动到指定位置,最后完成整条辐射管线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网架内的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安装位置的球形网架结构(3)上铺设木板搭建施工平台,然后在球形网架结构(3)上制作设备安装的吊点(1);
步骤二:吊点(1)安装好后,在吊点(1)上安装轨道(6),轨道(6)安装后整体调平,完后将单独的轨道(6)全部连接在一起,焊接成通长的轨道;
步骤三:在地面上,在每个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外框架(2)上焊接四个吊轮(5),焊接好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4)逐个吊装上去;
步骤四:从球形网架结构(3)一端挂装到已安装好的轨道(6)上,然后将燃气红外辐射加热管(4)通过轨道(6)滑动到指定位置,最后完成整条辐射管线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卡利欧玛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