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85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结构包括主轴、控制面板、控制手轮、冷却水箱、加工平台、加工仓、检修门、防护门,防护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加工仓前端中部,加工仓左侧设有检修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四个工件组成合金边框位置后通过拉力组件拉力固定,配合支撑汽缸向外支撑,起到了定位、防震的效果,转向扣件在支撑汽缸推动后能够带动倒扣脚仔自动转向,对工件进行了自动锁紧,确保贴合其内壁,固定后的工件为矩形状态,从而能够方便主轴用于切割,有效确保切割后的拼角缝隙吻合,避免单独加工造成了角度误差,提高了组合后产品的美观以及质量。

A kind of CNC milling machine for alloy fram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wo-way spli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床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
技术介绍
作为机械工业的里程碑式设备,数控铣床在机械加工当中占据的主要输出,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产品都离不开数控铣床的加工,通过电脑设计图纸进行PLC数据的导出,能够进行自动化的快速加工,随着加工产品的精度要求,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伺服性能、主轴驱动、机床结构也有了更高的性能指标,目前的合金边框在进行拼角以及铣面时需要应用到数控铣床。市面上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的数控铣床在加工时为单独固定,由于合金边框为四边组合结构的产品,单独切割斜角时无法保障角度统一,导致加工完成后的合金边框组合起来的拼角出现缝隙,且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的美观以及质量有待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以解决目前的数控铣床在加工时为单独固定,由于合金边框为四边组合结构的产品,单独切割斜角时无法保障角度统一,导致加工完成后的合金边框组合起来的拼角出现缝隙,且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的美观以及质量有待优化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结构包括主轴、控制面板、控制手轮、冷却水箱、加工平台、加工仓、检修门、防护门,防护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加工仓前端中部,加工仓左侧设有检修门,加工平台为矩形结构,且位于加工仓底部,冷却水箱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加工平台底部,加工仓右上端设有控制面板,且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控制手轮设于加工仓表面右端,控制面板底部与控制手轮相连接,主轴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加工仓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加工平台包括内置基座、工件、支撑汽缸、拉力组件,拉力组件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内置基座中部,内置基座表面设有工件,工件设有四个,且中部通过扣合方式分别安装于拉力组件四端,拉力组件四周分别设有支撑汽缸,支撑汽缸末端与工件贴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拉力组件包括收放机构、皮条、伸缩推筒、转向扣件,伸缩推筒设有四个,且末端均匀等距分布于收放机构四端,收放机构中部与皮条绕合连接,皮条一端分别与伸缩推筒扣合连接,伸缩推筒末端分别设有转向扣件,转向扣件与工件中部扣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收放机构包括扣槽、绕合轮、驱动机构、拨动推块、联动轮,绕合轮中部与联动轮套合连接,联动轮四周均匀等距设有拨动推块,拨动推块与扣槽扣合连接,扣槽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绕合轮内侧四周,驱动机构贯穿设于联动轮中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驱动机构包括手动轮、正极轴、负极轴筒、复位套柱,负极轴筒内部与复位套柱上端套合连接,正极轴设于负极轴筒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手动轮中部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正极轴顶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转向扣件包括螺旋转轴、倒扣脚仔、减震推盘,倒扣脚仔中部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螺旋转轴顶部,螺旋转轴中部与减震推盘套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支撑汽缸内部为密封设计,且配备气压,能够对转向扣件起到有效的支撑以及推动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拨动推块为负极磁铁材质,能够与正极轴、负极轴筒产生磁吸原理,实现了传动控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减震推盘内部设有两个与螺旋转轴内部螺旋槽相配合的推销,从而能够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螺旋转轴的滑动转向控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使用时打开检修门,并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平台上,而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主轴进行加工,拉力组件用于对工件进行组合定位,支撑汽缸能够对工件起到反向支撑,从而与拉力组件配合,对工件起到了稳定作用,转向扣件扣入工件内壁,此时转动收放机构收卷皮条,并对伸缩推筒进行了拉力,此时四个工件进行了正方形的组合固定,方便主轴进行统一加工,驱动机构作为联动轮的动力源,联动轮四端的拨动推块进入扣槽内部,从而能够在联动轮转动时同步带动绕合轮,进而对皮条进行了收卷,拨动推块为负极磁铁材质,当驱动机构顶起时,负极轴筒与拨动推块同极相斥,使拨动推块能够向外移动,在需要复位时,下压手动轮使正极轴向下移动,并与拨动推块对应高度,最终产生磁极相吸原理,让拨动推块能够退出扣槽,方便绕合轮复位转动,复位套柱顶部设有弹性元件,主要用于支撑驱动机构整体为顶起状态,减震推盘被支撑汽缸顶出后中部与螺旋转轴啮合滑动,使其旋转,并带动倒扣脚仔切换角度,最终锁紧工件内壁。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四个工件组成合金边框位置后通过拉力组件拉力固定,配合支撑汽缸向外支撑,起到了定位、防震的效果,转向扣件在支撑汽缸推动后能够带动倒扣脚仔自动转向,对工件进行了自动锁紧,确保贴合其内壁,固定后的工件为矩形状态,从而能够方便主轴用于切割,有效确保切割后的拼角缝隙吻合,避免单独加工造成了角度误差,提高了组合后产品的美观以及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加工平台内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加工平台第二形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拉力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收放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的转向扣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主轴-1K、控制面板-2K、控制手轮-3K、冷却水箱-4K、加工平台-5K、加工仓-6K、检修门-7K、防护门-8K、内置基座-5Ka、工件-5Kb、支撑汽缸-5Kc、拉力组件-5Kd、收放机构-5Kd1、皮条-5Kd2、伸缩推筒-5Kd3、转向扣件-5Kd4、扣槽-d11、绕合轮-d12、驱动机构-d13、拨动推块-d14、联动轮-d15、手动轮-d131、正极轴-d132、负极轴筒-d133、复位套柱-d134、螺旋转轴-Kd41、倒扣脚仔-Kd42、减震推盘-Kd4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上下、里外、前后以及左右均以图1中的方位为基准。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结构包括主轴1K、控制面板2K、控制手轮3K、冷却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结构包括主轴(1K)、控制面板(2K)、控制手轮(3K)、冷却水箱(4K)、加工平台(5K)、加工仓(6K)、检修门(7K)、防护门(8K),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护门(8K)安装于加工仓(6K)前端中部,所述加工仓(6K)左侧设有检修门(7K),所述加工平台(5K)位于加工仓(6K)底部,所述冷却水箱(4K)安装于加工平台(5K)底部,所述加工仓(6K)右上端设有控制面板(2K),所述控制手轮(3K)设于加工仓(6K)表面右端,所述控制面板(2K)底部与控制手轮(3K)相连接,所述主轴(1K)安装于加工仓(6K)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结构包括主轴(1K)、控制面板(2K)、控制手轮(3K)、冷却水箱(4K)、加工平台(5K)、加工仓(6K)、检修门(7K)、防护门(8K),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门(8K)安装于加工仓(6K)前端中部,所述加工仓(6K)左侧设有检修门(7K),所述加工平台(5K)位于加工仓(6K)底部,所述冷却水箱(4K)安装于加工平台(5K)底部,所述加工仓(6K)右上端设有控制面板(2K),所述控制手轮(3K)设于加工仓(6K)表面右端,所述控制面板(2K)底部与控制手轮(3K)相连接,所述主轴(1K)安装于加工仓(6K)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5K)包括内置基座(5Ka)、工件(5Kb)、支撑汽缸(5Kc)、拉力组件(5Kd),所述拉力组件(5Kd)安装于内置基座(5Ka)中部,所述内置基座(5Ka)表面设有工件(5Kb),所述工件(5Kb)安装于拉力组件(5Kd)四端,所述拉力组件(5Kd)四周分别设有支撑汽缸(5Kc),所述支撑汽缸(5Kc)末端与工件(5Kb)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拼位原理的合金边框制造用加工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组件(5Kd)包括收放机构(5Kd1)、皮条(5Kd2)、伸缩推筒(5Kd3)、转向扣件(5Kd4),所述伸缩推筒(5Kd3)分布于收放机构(5Kd1)四端,所述收放机构(5Kd1)中部与皮条(5K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范建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