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82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包括循环补风通风柜,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内设有负压实验操作腔体,所述负压实验操作腔体内设置有水嘴、插座;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背侧设置有导流风道,所述导流风道上开有出风孔,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上侧设置有出风箱与导流风道连通;还包括有通风集成接头,所述通风集成接头通过进风管、出风管与进风箱、出风箱连通;还包括有外接集成接头;通过通风柜风道的优化改良配合通风集成接头设计,实现通风柜的通风连接集成化,通过外接集成接头实现通风柜的通水通电连接集成化,一旦需要移动、改动通风柜时,不再需要重新接驳风管、水管、电线等,提高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Laboratory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fum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实验室工作的集成式实验通风柜。
技术介绍
在实验仪器台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当使用腐蚀性液体,或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需要可靠的通风柜来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给实验者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实验室中的空气必然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对通风管道的连接有较高要求。同时仪器要保证实验正常进行,还需要配套的通水通电装置连接,对通风柜限制较大,尤其是一旦需要移动、改动时,通风、通水、通电的重新布置是个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包括循环补风通风柜,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内设有负压实验操作腔体,所述负压实验操作腔体内设置有水嘴、插座;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还包括有两侧的通风侧框、上侧的进风箱,所述进风箱上还设置有补风口,所述通风侧框之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风帘结构、下风帘结构;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背侧设置有导流风道,所述导流风道上开有出风孔,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上侧设置有出风箱与导流风道连通;还包括有通风集成接头,所述通风集成接头通过进风管、出风管与进风箱、出风箱连通;还包括有外接集成接头,所述外接集成接头通过通水管、电源线与水嘴、插座连通。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通风侧框朝向负压实验操作腔体一侧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移动门,所述移动门下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上侧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同步带轮、同步带,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后侧设置有称铁,所述移动门通过同步带与称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通风柜风道的优化改良配合通风集成接头设计,实现通风柜的通风连接集成化,通过外接集成接头实现通风柜的通水通电连接集成化,可配合实验室预设的集成化接头,使通风柜的连接集成化、管理标准化,一旦需要移动、改动通风柜时,不再需要重新接驳风管、水管、电线等,提高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专利技术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参照图1、图2,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包括循环补风通风柜1,循环补风通风柜1内设有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作为通风柜的实验操作空间。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内设置有水嘴21、插座22,用于对仪器接水、接电。还包括有外接集成接头8,外接集成接头8通过通水管、电源线与水嘴3、插座4连通,即只需一个外接集成接头8就可以连接实验室预设的供水、通电接口,无需再分别连接水管、电线,提高实验室集成化程度,安装更方便。循环补风通风柜1还包括有两侧的通风侧框3、上侧的进风箱4,进风箱4上还设置有补风口41,通风侧框5之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风帘结构51、下风帘结构52。进风箱4外接通风装置从外界抽风,而补风口41则可从实验室内向循环补风通风柜1补风,减少通风装置负担。上风帘结构51、下风帘结构52上分布有出风孔,并分别从上下方向朝循环补风通风柜1的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吹风形成上、下两个风帘,具体结构(例如出风孔形状、风帘结构内部风道等等)可参考其它通风装置(例如同类实验通风柜、风帘窗、抽油烟机等等)的风帘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背侧设置有导流风道50,导流风道50上开有出风孔54,循环补风通风柜1上侧设置有出风箱6与导流风道50连通。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从上风帘结构51、下风帘结构52进风,然后空气经过出风孔54进入导流风道50、出风箱6并排出。还包括有通风集成接头7,通风集成接头7通过进风管、出风管与进风箱4、出风箱6连通,即只需一个通风集成接头7就可以连接实验室预设的进风、出风集成接口,无需再分别连接出风管、进风管,提高实验室集成化程度,安装更方便。通风侧框5朝向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一侧处设置有滑槽53,滑槽53之间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移动门9,即移动门9可沿着滑槽53上下开合,移动门9下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91,便于检测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情况。作为可选方式,移动门9设置为玻璃门,便于观察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情况。循环补风通风柜1上侧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同步带轮92、同步带,循环补风通风柜1后侧设置有称铁93,移动门9通过同步带与称铁93连接,即称铁93作为移动门9的对重块,这种设计可以简化移动门9的控制装置,尤其适合通风柜空间有限的情况。根据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包括循环补风通风柜(1),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内设有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所述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内设置有水嘴(21)、插座(22),其特征在于:/n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还包括有两侧的通风侧框(3)、上侧的进风箱(4),所述进风箱(4)上还设置有补风口(41),所述通风侧框(5)之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风帘结构(51)、下风帘结构(52);/n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背侧设置有导流风道(50),所述导流风道(50)上开有出风孔(54),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上侧设置有出风箱(6)与导流风道(50)连通;/n还包括有通风集成接头(7),所述通风集成接头(7)通过进风管、出风管与进风箱(4)、出风箱(6)连通;/n还包括有外接集成接头(8),所述外接集成接头(8)通过通水管、电源线与水嘴(3)、插座(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室集成式实验通风柜,包括循环补风通风柜(1),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内设有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所述负压实验操作腔体(2)内设置有水嘴(21)、插座(22),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还包括有两侧的通风侧框(3)、上侧的进风箱(4),所述进风箱(4)上还设置有补风口(41),所述通风侧框(5)之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风帘结构(51)、下风帘结构(52);
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背侧设置有导流风道(50),所述导流风道(50)上开有出风孔(54),所述循环补风通风柜(1)上侧设置有出风箱(6)与导流风道(50)连通;
还包括有通风集成接头(7),所述通风集成接头(7)通过进风管、出风管与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