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060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养殖池、(2)养殖池预处理、(3)选择泥鳅苗、(4)投放泥鳅苗、(5)饲喂、(6)清理消毒、(7)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泥鳅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使泥鳅的营养价值更高,定期换水杀菌保证泥鳅健康,防止染病。

A breeding method of loach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鳅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泥鳅体内含有丰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种疫苗的主要成份,能提高身体抗病毒能力。泥鳅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不能获取充分的营养,会导致泥鳅实用营养价值不高,肉质不好,养殖池内如果感染细菌,会导致泥鳅染病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为泥鳅养殖提供一定的指导,而提供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养殖池:在翻耕后的田里挖出规格为100cm×80cm的养殖池,池深为60cm,养殖池底壁夯实,在养殖池的底面和侧面均铺设防渗的塑料膜,养殖池侧面铺设塑料膜的高度为50cm,然后在塑料膜内侧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底面全部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侧面防逃网的高度为60cm,养殖池底部连通有一台增氧机;(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池内注入50cm的水,在水上泼洒生石灰,泼洒密度为70-100kg/亩,保持30h-48h后,将石灰水排出,然后在养殖池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一层10cm的淤泥、一层5cm的猪粪、一层15cm的淤泥,然后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水深10cm,在养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在养殖池水面撒入复合盐,复合盐的泼洒密度为500g-800g/亩,保持10-15天;(3)选择泥鳅苗:选择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色鲜艳、体型匀称体长为3cm-5cm的泥鳅苗;(4)投放泥鳅苗:在泥鳅苗投放的前三天,向养殖池内投放EM菌液,投放密度为30-50L/亩,泥鳅苗投放前24h,开启增氧机对养殖池内增氧,然后投放泥鳅苗,按照3-5万条/亩的密度投放;(5)饲喂:投放完成后,每隔五天随机抽取泥鳅测量体重,每日定时向养殖池内泼洒膨化类饵料,饵料的投放重量按照泥鳅体重的百分比投喂,饵料的投放重量占泥鳅体重的1.5%-2%;(6)清理消毒:每隔6-8天,将养殖池换一次水,换水后,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的投放密度为15-18kg/亩;(7)收获:待泥鳅的体长达到15cm时,进行捕捞收获。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的水生植物为水葫芦、水白菜、茭白。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盐为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特别的,所述步骤(4)中的泥鳅苗在投放前使用质量分数为1.5%-3%的盐水冲洗3min-5min。特别的,养殖池内的底层淤泥为田间淤泥,养殖池内的上层淤泥为藕塘淤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泥鳅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使泥鳅的营养价值更高,定期换水杀菌保证泥鳅健康,防止染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1: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养殖池:在翻耕后的田里挖出规格为100cm×80cm的养殖池,池深为60cm,养殖池底壁夯实,在养殖池的底面和侧面均铺设防渗的塑料膜,养殖池侧面铺设塑料膜的高度为50cm,然后在塑料膜内侧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底面全部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侧面防逃网的高度为60cm,养殖池底部连通有一台增氧机;(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池内注入50cm的水,在水上泼洒生石灰,泼洒密度为70kg/亩,保持30h后,将石灰水排出,然后在养殖池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一层10cm的淤泥、一层5cm的猪粪、一层15cm的淤泥,然后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水深10cm,在养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在养殖池水面撒入复合盐,复合盐的泼洒密度为500g/亩,保持10天;(3)选择泥鳅苗:选择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色鲜艳、体型匀称体长为3cm的泥鳅苗;(4)投放泥鳅苗:在泥鳅苗投放的前三天,向养殖池内投放EM菌液,投放密度为30L/亩,泥鳅苗投放前24h,开启增氧机对养殖池内增氧,然后投放泥鳅苗,按照3万条/亩的密度投放;(5)饲喂:投放完成后,每隔五天随机抽取泥鳅测量体重,每日定时向养殖池内泼洒膨化类饵料,饵料的投放重量按照泥鳅体重的百分比投喂,饵料的投放重量占泥鳅体重的1.5%;(6)清理消毒:每隔6天,将养殖池换一次水,换水后,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的投放密度为15kg/亩;(7)收获:待泥鳅的体长达到15cm时,进行捕捞收获。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的水生植物为水葫芦、水白菜、茭白。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盐为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特别的,所述步骤(4)中的泥鳅苗在投放前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冲洗3min。特别的,养殖池内的底层淤泥为田间淤泥,养殖池内的上层淤泥为藕塘淤泥。具体实施例2: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养殖池:在翻耕后的田里挖出规格为100cm×80cm的养殖池,池深为60cm,养殖池底壁夯实,在养殖池的底面和侧面均铺设防渗的塑料膜,养殖池侧面铺设塑料膜的高度为50cm,然后在塑料膜内侧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底面全部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侧面防逃网的高度为60cm,养殖池底部连通有一台增氧机;(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池内注入50cm的水,在水上泼洒生石灰,泼洒密度为100kg/亩,保持48h后,将石灰水排出,然后在养殖池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一层10cm的淤泥、一层5cm的猪粪、一层15cm的淤泥,然后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水深10cm,在养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在养殖池水面撒入复合盐,复合盐的泼洒密度为800g/亩,保持10-15天;(3)选择泥鳅苗:选择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色鲜艳、体型匀称体长为5cm的泥鳅苗;(4)投放泥鳅苗:在泥鳅苗投放的前三天,向养殖池内投放EM菌液,投放密度为50L/亩,泥鳅苗投放前24h,开启增氧机对养殖池内增氧,然后投放泥鳅苗,按照5万条/亩的密度投放;(5)饲喂:投放完成后,每隔五天随机抽取泥鳅测量体重,每日定时向养殖池内泼洒膨化类饵料,饵料的投放重量按照泥鳅体重的百分比投喂,饵料的投放重量占泥鳅体重的2%;(6)清理消毒:每隔8天,将养殖池换一次水,换水后,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的投放密度为18kg/亩;(7)收获:待泥鳅的体长达到15cm时,进行捕捞收获。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的水生植物为水葫芦、水白菜、茭白。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盐为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特别的,所述步骤(4)中的泥鳅苗在投放前使用质量分数为3%的盐水冲洗5min。特别的,养殖池内的底层淤泥为田间淤泥,养殖池内的上层淤泥为藕塘淤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建养殖池:在翻耕后的田里挖出规格为100cm×80cm的养殖池,池深为60cm,养殖池底壁夯实,在养殖池的底面和侧面均铺设防渗的塑料膜,养殖池侧面铺设塑料膜的高度为50cm,然后在塑料膜内侧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底面全部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侧面防逃网的高度为60cm,养殖池底部连通有一台增氧机;/n(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池内注入50cm的水,在水上泼洒生石灰,泼洒密度为70-100kg/亩,保持30h-48h后,将石灰水排出,然后在养殖池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一层10cm的淤泥、一层5cm的猪粪、一层15cm的淤泥,然后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水深10cm,在养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在养殖池水面撒入复合盐,复合盐的泼洒密度为500g-800g/亩,保持10-15天;/n(3)选择泥鳅苗:选择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色鲜艳、体型匀称体长为3cm-5cm的泥鳅苗;/n(4)投放泥鳅苗:在泥鳅苗投放的前三天,向养殖池内投放EM菌液,投放密度为30-50L/亩,泥鳅苗投放前24h,开启增氧机对养殖池内增氧,然后投放泥鳅苗,按照3-5万条/亩的密度投放;/n(5)饲喂:投放完成后,每隔五天随机抽取泥鳅测量体重,每日定时向养殖池内泼洒膨化类饵料,饵料的投放重量按照泥鳅体重的百分比投喂,饵料的投放重量占泥鳅体重的1.5%-2%;/n(6)清理消毒:每隔6-8天,将养殖池换一次水,换水后,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的投放密度为15-18kg/亩;/n(7)收获:待泥鳅的体长达到15cm时,进行捕捞收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苗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养殖池:在翻耕后的田里挖出规格为100cm×80cm的养殖池,池深为60cm,养殖池底壁夯实,在养殖池的底面和侧面均铺设防渗的塑料膜,养殖池侧面铺设塑料膜的高度为50cm,然后在塑料膜内侧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底面全部铺设防逃网,养殖池的侧面防逃网的高度为60cm,养殖池底部连通有一台增氧机;
(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池内注入50cm的水,在水上泼洒生石灰,泼洒密度为70-100kg/亩,保持30h-48h后,将石灰水排出,然后在养殖池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一层10cm的淤泥、一层5cm的猪粪、一层15cm的淤泥,然后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水深10cm,在养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在养殖池水面撒入复合盐,复合盐的泼洒密度为500g-800g/亩,保持10-15天;
(3)选择泥鳅苗:选择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色鲜艳、体型匀称体长为3cm-5cm的泥鳅苗;
(4)投放泥鳅苗:在泥鳅苗投放的前三天,向养殖池内投放EM菌液,投放密度为30-50L/亩,泥鳅苗投放前24h,开启增氧机对养殖池内增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福臣于士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