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117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污染:(1)建造养殖池:建造养殖池,池深1.3‑1.5米,然后采用处理过的淤泥铺设池底15‑20厘米,利用生石灰调节鳝鱼的养殖环境;(2)放苗:选择每尾20‑50克优质健康的鳝鱼苗,放入营养液中处理8‑10min后捞出,按每平方50‑60尾的量投放;(3)鱼池管理:春季13‑15天进行换一次水,夏季7‑8天进行换一次水,并利用生石灰调节养殖池内的pH值,另外可在池内种植水生植物;(4)饲养管理:在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放鳝鱼饲料,上午7:00~8:00和下午5:00~6:00各投喂一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能有效抑制寄生虫侵害鳝鱼,鳝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且能调节鳝鱼养殖环境的水质污染,促进鳝鱼生长。

A culture method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eel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qua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eel,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ollution: (1) construction of an cultivation pond: Construction of an cultivation pond with a depth of 1.3 \u2011 1.5m, then laying a bottom of 15 \u2011 20cm with the treated sludge, and regulating the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of eel with quicklime; (2) seedling placement: select 20 \u2011 50g high-quality and healthy eel seedlings for each tail, and put them into the camp After 8 \u2011 10min treatment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fish out and put in the amount of 50 \u2011 60 fish per square meter; (3) fish pond management: change the water once in 13 \u2011 15 days in spring, 7 \u2011 8 days in summer, and adjust the pH value in the pond by using quicklime, in addition, aquatic plants can be planted in the pond; (4) feeding management: put in eel feed three days after putting in the fry, 7:00-8:00 in the morning and 5:00-5:00 in the afternoon Feed once at 6:00 each. The cultiv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arasites from attacking eel, provide sufficient nutrients for the growth of eel, regulate the water pollution of eel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鳝鱼(Monopterusalbus),又名黄鳝、蛇鱼等,合鳃鱼科黄鳝属动物,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朝鲜西部、日本南部、菲律宾、爪哇及缅甸。鳝鱼在中国分布两种,一种即为常见的黄鳝,还有一种为山黄鳝,在川、云、贵、渝、湘、鄂、皖、豫以及两广等地都有分布。常生活在稻田、河溪、池塘、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鱼类食物的保健价值,鳝鱼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鳝鱼养殖发展的潜力很大。目前鳝鱼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主要还是以传统粗放型养殖为主,鳝鱼成活率较低,生长速度较慢,其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因此,人们对新的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如申请号为CN201810829165.8专利提供的一种稻田养殖鳝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田间工程:在稻田边缘开挖60-80cm深的环沟,用红砖块砌单砖墙并用水泥勾缝,墙体高出田面40-60cm。(2)水稻种植:在稻田进行放水浸泡,按30-50cm的深田地,按每亩抛撒生石灰20-30kg及5%高锰酸钾水溶液10-20L,晒田7-10天,再施用300-400kg专用生态绿肥,犁田,整平,达到插秧苗的标准,进行插秧,灌水;(3)稻田放苗:待插秧完成后7-14天进行放鳝鱼苗,一般放苗为6月初,按每亩800-1200条,每条鳝鱼苗重为20-40g;(4)饵料投喂:喂食配方饲料,投食粮前期为鳝鱼体重3%的量,每天2次,中期每次投食量为鳝鱼体重为6%,每天3次,后期投喂饲料体重的8%,每天3次;(5)水质管理:保持水位在6-10cm,温度高于26℃时,应适当调高水位,保持水体流动性,保证水质;(6)病害防治:预防为主,每十五天施用多维多糖、大蒜素、三黄散:高锰酸钾按重量比例1:1:1:1混合药粉,每亩200-400g。该专利公开的养殖方法,虽然提高了稻田的经济生态效益,但未考虑到稻田淤泥及水质对鳝鱼的影响,而且使用的饲料成分较为单一,导致鳝鱼的生长速度还是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造养殖池:建造60-80平方米的水泥养殖池,池深1.3-1.5米,然后采用处理过的淤泥铺设池底15-20厘米,利用生石灰调节鳝鱼的养殖环境;(2)放苗:选择每尾20-50克优质健康的鳝鱼苗,放入营养液中处理8-10min后捞出,按每平方50-60尾的量投放;(3)鱼池管理:春季13-15天进行换一次水,夏季7-8天进行换一次水,并利用生石灰调节养殖池内的pH值,使池内的PH值保持在7-7.5,另外可在池内种植水生植物;(4)饲养管理:在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放鳝鱼饲料,上午7:00~8:00和下午5:00~6:00各投喂一次。优选地,所述淤泥的处理方法为:将淤泥晾晒至于含水量为50-60%,加入淤泥质量0.1-0.15%的中草药渣,然后添加复合菌剂混合发酵4-5d天即可。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中草药渣质量的0.02-0.03%。优选地,所述中草药渣由甘草中药渣和百部中药渣按1-2: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所述复合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3-4×106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1-2×108cfu/g。甘草中药渣和百部中药渣能有效抑制淤泥内的寄生虫的生长繁殖,防止其侵入鳝鱼而影响其生长。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分解淤泥中残饵、粪便,调节淤泥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减少水质的污染。优选地,所述营养液按重量份计由5-6份甘草中药渣、1-2份百部中药渣、3-4份蚯蚓粉、0.001-0.002份食盐制成;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甘草中药渣、百部中药渣、食盐混合,加入8-10倍水混合煎煮4-5h,过滤,冷却,加入蚯蚓粉混合均匀,稀释800-1000倍,即得营养液。营养液能灭杀鳝鱼表面的寄生虫,提高鳝鱼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且不会对鱼苗产生毒副作用。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为菖蒲、美人蕉、芦苇、水芹菜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鳝鱼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20-30份蚯蚓粉、10-15份鱼粉、8-10份螺肉粉、10-15份米糠、20-30份豆渣、4-5份甲壳素、6-8份维生素C、5-8份玉米粉、10-15份水芹菜。优选地,所述鳝鱼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水芹菜干燥粉碎后,与米糠、豆渣、玉米粉混合,加入其质量0.1-0.15%的酵母菌,在25-30℃下有氧发酵3-5天,得到初发酵物;向初始发酵物中加入蚯蚓粉、鱼粉、甲壳素、螺肉粉在20-25℃下无氧发酵1-2天,到发酵物;将发酵物维生素C混合造粒,得到颗粒饲料;在颗粒饲料避免喷洒一层鱼油,即得鳝鱼饲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复合菌剂和中草药渣对养殖池淤泥进行处理,能抑制鳝鱼生长环境寄生虫的繁殖,防止其入侵鳝鱼而影响鳝鱼的生长速度;同时复合菌剂能调节淤泥能分解淤泥中残饵、粪便,调节淤泥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减少水质的污染。采用营养液对鳝鱼苗进行处理,进一步消灭鳝鱼苗表面的寄生虫,提供其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鳝鱼饲料能为鳝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其免疫能力,促进其生长,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延缓饲料在水中的腐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能有效抑制寄生虫侵害鳝鱼,鳝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且能调节鳝鱼养殖环境的水质污染,促进鳝鱼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造养殖池:建造60平方米的水泥养殖池,池深1.3米,然后采用处理过的淤泥铺设池底15厘米,利用生石灰调节鳝鱼的养殖环境;(2)放苗:选择每尾20-50克优质健康的鳝鱼苗,放入营养液中处理8min后捞出,按每平方50尾的量投放;(3)鱼池管理:春季15天进行换一次水,夏季8天进行换一次水,并利用生石灰调节养殖池内的pH值,使池内的PH值保持在7-7.5,另外可在池内种植菖蒲;(4)饲养管理:在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放鳝鱼饲料,上午7:00~8:00和下午5:00~6:00各投喂一次。所述淤泥的处理方法为:将淤泥晾晒至于含水量为50-60%,加入淤泥质量0.1%的中草药渣,然后添加复合菌剂混合发酵4d即可。所述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中草药渣质量的0.02%。所述中草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建造养殖池:建造60-80平方米的水泥养殖池,池深1.3-1.5米,然后采用处理过的淤泥铺设池底15-20厘米,利用生石灰调节鳝鱼的养殖环境;/n(2)放苗:选择每尾20-50克优质健康的鳝鱼苗,放入营养液中处理8-10min后捞出,按每平方50-60尾的量投放;/n(3)鱼池管理:春季13-15天进行换一次水,夏季7-8天进行换一次水,并利用生石灰调节养殖池内的pH值,使池内的PH值保持在7-7.5,另外可在池内种植水生植物;/n(4)饲养管理/n在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放鳝鱼饲料,上午7:00~8:00和下午5:00~6:00各投喂一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养殖池:建造60-80平方米的水泥养殖池,池深1.3-1.5米,然后采用处理过的淤泥铺设池底15-20厘米,利用生石灰调节鳝鱼的养殖环境;
(2)放苗:选择每尾20-50克优质健康的鳝鱼苗,放入营养液中处理8-10min后捞出,按每平方50-60尾的量投放;
(3)鱼池管理:春季13-15天进行换一次水,夏季7-8天进行换一次水,并利用生石灰调节养殖池内的pH值,使池内的PH值保持在7-7.5,另外可在池内种植水生植物;
(4)饲养管理
在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放鳝鱼饲料,上午7:00~8:00和下午5:00~6:00各投喂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的处理方法为:将淤泥晾晒至于含水量为50-60%,加入淤泥质量0.1-0.15%的中草药渣,然后添加复合菌剂混合发酵4-5d天即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添加量为中草药渣质量的0.02-0.0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鳝鱼生长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渣由甘草中药渣和百部中药渣按1-2: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所述复合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3-4×106cfu/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碧凤安远峰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市万山区水产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