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59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方法,具体涉及支撑装置领域,包括脚手架底层,所述脚手架底层顶部设有脚手架平台,所述脚手架平台顶部设有硬性支撑机构,所述硬性机构顶部设有软性支撑架构;脚手架底层包括第一横向钢管和第一纵向钢管,所述第一横向钢管和第一纵向钢管的数量均设置为七个,七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管和第一纵向钢管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钢管和第一纵向钢管的连接点采用铆接连接,所述脚手架底层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方形螺纹杆,所述第一方形螺纹杆内部设有第一橡皮垫。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采用混凝土材料,也不会采用碱性桩基,不会破坏古树生长处土壤的酸碱平衡,能够预防危倾古树名木发生倾倒且更有利于其生长。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nd its suppor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古树名木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它们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是“绿色的古董”和“活的文物”,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社会公益价值等。古树名木年代悠久,其枝干结构繁杂,在以后的生长中可能会因重心偏离使枝干被压断,这样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极为不利,为了更好的保护古树名木,使其具备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需要对古树名木的枝干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现有的古树支撑装置多为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撑体的方式,但是混凝土等材料是碱性的,容易破坏古树根部土壤的酸碱平衡,影响古树的存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多个镀锌钢管搭建支撑架构,利用橡皮垫和方形螺纹杆将古树与支撑架构连接,由于脚手架梯形平台受力面大,且为一整体,可确保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底层(1),所述脚手架底层(1)顶部设有脚手架平台(2),所述脚手架平台(2)顶部设有硬性支撑机构(3),所述硬性机构顶部设有软性支撑机构(4);/n脚手架底层(1)包括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所述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的数量均设置为七个,七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的连接点采用铆接连接,所述脚手架底层(1)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方形螺纹杆(7),所述第一方形螺纹杆(7)内部设有第一橡皮垫(8);/n脚手架平台(2)包括第二横向钢管(9)和第二纵向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底层(1),所述脚手架底层(1)顶部设有脚手架平台(2),所述脚手架平台(2)顶部设有硬性支撑机构(3),所述硬性机构顶部设有软性支撑机构(4);
脚手架底层(1)包括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所述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的数量均设置为七个,七个所述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横向钢管(5)和第一纵向钢管(6)的连接点采用铆接连接,所述脚手架底层(1)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方形螺纹杆(7),所述第一方形螺纹杆(7)内部设有第一橡皮垫(8);
脚手架平台(2)包括第二横向钢管(9)和第二纵向钢管(10),所述第二横向钢管(9)和第二纵向钢管(10)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横向钢管(9)和第二纵向钢管(10)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横向钢管(9)和第二纵向钢管(10)的连接点采用铆接连接,所述脚手架平台(2)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方形螺纹杆(11),所述第二方形螺纹杆(11)内部设有第二橡皮垫(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底层(1)的边长为18m,所述脚手架平台(2)设置为棱柱状,所述脚手架平台(2)的高度为12m,所述脚手架平台(2)底边为18m以及上平台边为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钢管(13),所述第一钢管(13)顶端固定设有第三橡皮垫(14),所述第三橡皮垫(14)套设于古树名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钢管(13)顶端与脚手架底层(1)的距离为18m,所述第一钢管(1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钢管(13)的底端与脚手架平台(2)铆接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名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支撑机构(4)包括钢丝拉索(17),所述钢丝拉索(17)的数量设置三个,三个所述钢丝拉索(17)的顶端连接有钢丝拉线橡皮圈(15),所述钢丝拉线橡皮圈(15)套设于古树名木的外壁上,三个所述钢丝拉索(17)的底端设有支撑基础(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水红唐瑞昌张翼杨骏吴振明唐效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