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58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该防病虫侵入装置设于草莓大棚的入口处,包括缓冲间,缓冲间靠近外端设有第一自动门,靠近内侧设有第二自动门,第一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外侧上壁固定有第一风幕,第一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固定有吹风机;第二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二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安装有第二风幕;缓冲间位于吹风机、第二风幕之间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杀菌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在进门设置缓冲间,有效隔离草莓大棚与外界环境,防止病原菌、虫卵、昆虫、灰尘进入设施大棚,缓冲间起到控制污染气流的作用,以保证草莓大棚的无污染。

A device to prevent the invasion of diseases and pests at the entrance of strawberry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
技术介绍
草莓大棚种植与露地种植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可以延长草莓上市时间:利用温室大棚创造适宜环境条件,使草莓的供应期,从露地栽培的5~6月,提早到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供应市场,使供应期由原来的1个多月延长到6个多月;2)扩大草莓适宜种植范围:利用保护和保暖设施,创造适宜草莓生长发育的环境,使我国北部较寒冷地区也能种植草莓,既延长了草莓供应期,又扩大了草莓种植范围;3)便于草莓无公害种植:温室大棚种植因为面积有限,可控及可操作性强,特别是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4)易于草莓的工厂化生产:在现代化的大型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日照等完全可以自动控制,能为草莓的生长发育、花芽分化、休眠及其解除、开花和结果创造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使草莓的生产完全脱离自然条件的限制。对于草莓大棚,一般将棚内土壤消毒彻底,然后扣上塑料薄膜和防虫网。刚刚扣上薄膜和防虫网的棚内环境,基本处于无菌、无虫、无病的环境。然而,现实生产中,随着草莓生长时间的加长,90%以上的草莓大棚,病虫指数随之增加。病虫指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草莓大棚入口处管控不当,人为进出过程中,涉及开关门等环节飞入了害虫,带进了病原菌、虫卵等等。基于上述现状,若入口环节不能科学地采取措施,给扣棚后大棚草莓生长期病虫害防治带来极大的压力;致使打药次数增加3-5倍,草莓果品安全隐患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了25-30%。<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该防病虫侵入装置设于草莓大棚的入口处,所述防病虫侵入装置包括用于隔离草莓大棚与外界环境的缓冲间,所述缓冲间靠近外端设有朝外的第一自动门,靠近内侧设有朝内的第二自动门,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一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一自动门的外侧上壁固定有第一风幕,位于第一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固定有向外吹风的吹风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与第一自动门、第一风幕及吹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二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二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安装有第二风幕,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与第二自动门、第二风幕电性连接;所述缓冲间位于吹风机、第二风幕之间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杀菌灯。进一步地,上述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中,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一自动门、第二自动门之间的侧壁固定有粘虫箱,所述粘虫箱包括若干个灯箱单元,每个灯箱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照明灯,每个灯箱单元的外侧粘贴有有色粘虫板。进一步地,上述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中,所述有色粘虫板包括银灰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进一步地,上述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中,所述第一自动门、第二自动门为平移自动门。进一步地,上述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中,所述紫外杀菌灯的紫外线辐照度为60-80μW/cm2。进一步地,上述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中,所述紫外杀菌灯每隔2-4个小时自动开启杀菌,每次杀菌时间为20-4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进门设置缓冲间,有效隔离草莓大棚与外界环境,防止病原菌、虫卵、昆虫、灰尘进入设施大棚,缓冲间起到控制污染气流的作用,以保证草莓大棚的无污染。2、风幕、吹风机和自动门配合,可有效将害虫、病原菌等拒之门外,有效防治棚室关门不及时引起外来空气污染。3、粘虫箱设置银灰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可将“漏网”的有翅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白粉虱、实蝇、蓟马、蜡介等趋光害虫粘在虫板上,以免进入棚室危害草莓。4、缓冲间设置紫外杀菌灯,能够在空闲时段对缓冲间的内部空间进行杀菌。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粘虫箱的位置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1-缓冲间,2-第一自动门,3-第二自动门,4-第一风幕,5-第一红外传感器,6-吹风机,7-第二红外传感器,8-第二风幕,9-紫外杀菌灯,10-粘虫箱,101-灯箱单元,102-照明灯,103-有色粘虫板,11-草莓大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该防病虫侵入装置设于草莓大棚11的入口处,防病虫侵入装置包括用于隔离草莓大棚11与外界环境的缓冲间1,缓冲间1靠近外端设有朝外的第一自动门2,靠近内侧设有朝内的第二自动门3。缓冲间1位于第一自动门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5,位于第一自动门2的外侧上壁固定有第一风幕4,位于第一自动门2的内侧上壁固定有向外吹风的吹风机6,第一红外传感器5与第一自动门2、第一风幕4及吹风机6电性连接。缓冲间1位于第二自动门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7,位于第二自动门3的内侧上壁安装有第二风幕8,第二红外传感器7与第二自动门3、第二风幕8电性连接;缓冲间1位于吹风机6、第二风幕8之间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杀菌灯9。本实施例中,缓冲间1位于第一自动门2、第二自动门3之间的侧壁固定有粘虫箱10。粘虫箱10包括若干个灯箱单元101,每个灯箱单元101的内部设置有照明灯102,每个灯箱单元101的外侧粘贴有有色粘虫板103。有色粘虫板103为银灰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或蓝色粘虫板。本实施例中,第一自动门2、第二自动门3为平移自动门。吹风机6选用多个强吹风扇,或者设计为风口向外倾斜的风幕。本实施例中,紫外杀菌灯9的紫外线辐照度为70μW/cm2。紫外杀菌灯每隔3个小时自动开启杀菌,每次杀菌时间为30分钟。本实施例中,缓冲间1中设置无菌操作工具,如配备无菌手套、脚套以及无菌农事工具。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为:当生产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进入草莓大棚时,需要先通过防病虫侵入装置,具体是先靠近第一自动门,外侧第一红外传感器5检测到有人进入时,第一风幕4、第二自动门2、吹风机6依次启动,当人员继续前进至被内侧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时,吹风机6、第二自动门2、第一风幕4依次关闭;当人员继续前进至被内侧第二红外传感器7检测到时,第二风幕8、第二自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病虫侵入装置设于草莓大棚的入口处,所述防病虫侵入装置包括用于隔离草莓大棚与外界环境的缓冲间,所述缓冲间靠近外端设有朝外的第一自动门,靠近内侧设有朝内的第二自动门,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一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一自动门的外侧上壁固定有第一风幕,位于第一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固定有向外吹风的吹风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与第一自动门、第一风幕及吹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二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二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安装有第二风幕,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与第二自动门、第二风幕电性连接;所述缓冲间位于吹风机、第二风幕之间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杀菌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病虫侵入装置设于草莓大棚的入口处,所述防病虫侵入装置包括用于隔离草莓大棚与外界环境的缓冲间,所述缓冲间靠近外端设有朝外的第一自动门,靠近内侧设有朝内的第二自动门,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一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一自动门的外侧上壁固定有第一风幕,位于第一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固定有向外吹风的吹风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与第一自动门、第一风幕及吹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缓冲间位于第二自动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二自动门的内侧上壁安装有第二风幕,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与第二自动门、第二风幕电性连接;所述缓冲间位于吹风机、第二风幕之间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杀菌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大棚入口防病虫侵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兴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