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569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异型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发热位置不对称的散热元件进行散热,包括散热基座、储温体、散热本体和散热鳍片,散热基座的一端与储温体的一端水平连接,储温体的另一端与散热本体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鳍片连接于散热本体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上;所述散热本体的纵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散热基座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散热本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储温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散热元件的最大散热端接触的储温体与散热本体的连接部分导热效果最好,也可以加快热量的散发。

A special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discloses a special-shaped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elements with asymmetric heating position, including a heat dissipation base, a temperature storage body, a heat dissipation body and a heat dissipation fin, one end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base is horizontal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temperature storage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temperature storage body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body, the heat dissipation f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end surface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body far away from the heat dissipation elements,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The area of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thermal body is gradually smaller from on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thermal body to the other end, the area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base is gradually smaller from on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thermal body to the other end, and the area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thermal body is gradually larger from on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thermal body to the other end. The heat conduction effec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temperature storage body contacting with the largest heat dissipation end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element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body is the best,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can also be acceler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散热器
本技术属于散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异型散热器。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所有电子设备必备的散热元件,在电子行业,各种电器中使用的大功率元器件上大都安装有散热器,以保护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散热器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散热性能的好坏。这些散热器普通是用铝合金型材制作,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与其材质、体积和形状相关。目前散热器市场出售的散热器形式多种多样,在各种不同的电器中起着散热作用,按其几何形状来分类,都属于对称型。60型散热器散热翅片为两侧对称,管式的散热翅片为螺旋式,薄型气包式也为两侧翅片对称式。散热设计有时要根据不同工作环境来放置散热器,有些发热元件形状比较特殊,发热的位置不对称性非常明显,而现有形状的散热器都是平面接触型,要依靠散热器基座表面与热源表面均匀接触,且散热鳍片与接触面保持垂直关系,因此针对发热的位置不对称性明显的发热元件会出现不能符合实际的应用场景的情况,所以异型散热器也有其需要的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散热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型散热器,用于对发热位置不对称的散热元件进行散热,包括散热基座、储温体、散热本体和散热鳍片,散热基座的一端与储温体的一端水平连接,储温体的另一端与散热本体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鳍片连接于散热本体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上;所述散热本体的纵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散热基座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散热本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储温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散热基座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储温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在同一个面上,这样可以使得散热基座和储温体在与散热元件固定连接时与散热元件充分接触,增强导热效率,储温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散热本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相互垂直,实际使用时,储温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散热本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缓冲结构,使得连接处的结构更稳定。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基座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储温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在同一个面上,储温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散热本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相互垂直。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基座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则用于实现纵截面面积或横截面的面积的大小变化。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储温体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为弧形结构。具体的,散热基座与储温体连接的连接部分尽量与两者的弧形结构相匹配,实现完美过度,而散热基座与储温体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散热本体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为弧形结构。同样的,散热本体与储温体连接的连接部分尽量与两者的弧形结构相匹配,实现完美过度,而散热本体与储温体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基座和储温体上均设置有方便通过螺钉连接散热元件用的螺纹孔。,螺纹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做具体限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依次连接的散热基座、储温体和散热本体,截面的面积从储温体与散热本体的连接部分向两侧逐渐变小,这样就是与散热元件的最大散热端接触的储温体与散热本体的连接部分导热效果最好,也可以加快热量的散发;由热力学定律,热传导的热量与横截面积成正比,储温体就是基于这一原则设计,随着热量沿竖直向下方向传导,相应横截面上的面积的增加导热系数越大,这样可以解决局部过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散热基座;2-储温体;3-散热本体;4-散热鳍片;5-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异型散热器,用于对发热位置不对称的散热元件进行散热,包括散热基座1、储温体2、散热本体3和散热鳍片4,散热基座1的一端与储温体2的一端水平连接(此处的水平连接是指如图3所示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储温体2的另一端与散热本体3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鳍片4连接于散热本体3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上,安装散热元件时,散热元件的最大散热端尽量接近储温体2与散热本体3的连接处,以此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本体3的纵截面(本技术中的纵截面具体是指沿如图3所示的上下高度方向进行截取,然后从左侧或右侧进行观察的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2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随着纵截面的面积的变小,散热效果也会变差,反之,则是散热效果更好,散热基座1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散热本体3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储温体2的横截面(本技术中的横截面具体是指沿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进行截取,然后从上方或下方进行观察的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2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同理,随着纵截面的面积的变大,散热效果越好。具体的,所述散热基座1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储温体2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在同一个面上,这样可以使得散热基座1和储温体2在与散热元件固定连接时与散热元件充分接触,增强导热效率,储温体2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散热本体3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相互垂直,实际使用时,储温体2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散热本体3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缓冲结构,使得连接处的结构更稳定。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依次连接的散热基座、储温体和散热本体,截面的面积从储温体与散热本体的连接部分向两侧逐渐变小,这样就是与散热元件的最大散热端接触的储温体与散热本体的连接部分导热效果最好,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型散热器,用于对发热位置不对称的散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座、储温体、散热本体和散热鳍片,散热基座的一端与储温体的一端水平连接,储温体的另一端与散热本体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鳍片连接于散热本体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上;所述散热本体的纵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散热基座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散热本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储温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散热器,用于对发热位置不对称的散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座、储温体、散热本体和散热鳍片,散热基座的一端与储温体的一端水平连接,储温体的另一端与散热本体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散热鳍片连接于散热本体远离散热元件的一侧的侧端面上;所述散热本体的纵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散热基座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散热本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储温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从其与储温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座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和储温体与散热元件对应接触的侧端面在同一个面上,储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吕聪奕赖银萍杨山杉刘云辉潘飞挺王永辉徐砥中程至强陈野
申请(专利权)人:深慧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