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以及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537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以及耳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耳塞,所述耳塞中设置有耳塞微控制单元;主板结构,所述主板结构上设置有主控单元和充电电路;单总线单元,所述单总线单元分别与所述耳塞和所述主板结构连接,所述单总线单元包括储能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并且在控制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时,使所述储能电路为所述耳塞进行供电;其中,所述单总线单元与接地端进行连接,以作为所述单总线单元的屏蔽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只用一个线就可实现供电和通信的功能,从而减少耳塞和主板结构之间连接线的数目,还可以减少外界射频干扰。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earphone and earpho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a headset and a headset. The communication circuit includes: earplug, the earplug is provided with earplug micro control unit; main board structure, the main board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master control unit and charging circuit; single bus unit, the single bus unit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earplug and the main board structure, the single bus unit includes energy storage circuit, wherein the master control unit controls the charging circuit to the The energy storage circuit is used for charging and storing energy, and when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ain control unit and the earplug micro control unit, the energy storage circuit is used to supply power for the earplug; wherein, the single bus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und terminal as the shielding layer of the single bus uni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nly one wire, there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onnecting wires between the earplug and the main board structure, and reducing the external RF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以及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以及耳机。
技术介绍
蓝牙音频传送技术已经出现多年,而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该技术在移动通讯领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应用,以颈环耳机为代表,使用广泛。颈环耳机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去掉了连接线,体积小巧,携带和使用方便,为许多人所喜爱,促进了颈环耳机在结构和效果上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在蓝牙耳机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应用也越来越多,可以在使用或者佩戴蓝牙耳机的时候,监测人体的各种生理参数和外界环境变化。对于颈环耳机,一些传感器(比如,红外距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骨传感器等)需要放置在耳塞内。但是这些放置在耳塞内的传感器需要和主板通信,就需要增加相应的线路。对于头颈式耳机来说,从耳塞到主板间的线越少越好,既可以增加美观,又可以减少听诊器效应的产生。此外,由于蓝牙信号受到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在单总线应用中,更多的干扰信号会通过单总线影响到蓝牙的电源,最后影响到蓝牙的RF性能。目前上述耳机存在上述弊端,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耳机舒适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包括:耳塞,所述耳塞中设置有耳塞微控制单元;主板结构,所述主板结构上设置有主控单元和充电电路;单总线单元,所述单总线单元分别与所述耳塞和所述主板结构连接,所述单总线单元包括储能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并且在控制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时,使所述储能电路为所述耳塞进行供电。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供电电源和供电开关,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供电开关开启并通过所述供电电源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可选地,所述储能电路还包括相互串联的二极管和电容。可选地,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逻辑开关,所述逻辑开关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连接,以作为所述主控单元以单总线的方式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通信的开关。可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若干传感器,其中,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与若干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以将所述主控单元的指令传输给若干所述传感器,和/或将若干所述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所述主控单元。可选地,所述单总线单元将所述主板单元以及所述耳塞连接后与接地端进行连接。可选地,所述主板结构还设置有主控电源,用于对所述主控单元供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上述的通信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环形支撑结构,所述环形支撑结构包括内置腔体,所述主板结构设置于所述内置腔体内;所述耳塞设置于所述环形支撑结构的两端。可选地,所述环形支撑结构呈U形形状。可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由所述环形支撑结构引出的用于连接所述耳塞的耳机线以及与所述耳机线连接的话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以及耳机,所述通信电路设置有耳塞和主板结构,并且所述耳塞和主板结构之间通过单总线单元进行供电和通信,只用一个线就可实现供电和通信的功能,从而减少耳塞和主板结构之间连接线的数目。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主板结构20、耳塞30、单总线单元40、环形支撑结构101、主控单元102、充电电路103、主控电源104、耳塞微控制单元105、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耳塞20,所述耳塞中设置有耳塞微控制单元104;主板结构10,所述主板结构上设置有主控单元101和充电电路;单总线单元30,所述单总线单元分别于所述耳塞和所述主板结构连接,所述单总线单元包括储能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并且在控制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时,控制所述储能电路为所述耳塞进行供电;其中,所述单总线单元30与接地端进行连接,以作为所述单总线单元的屏蔽层。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减小主板结构10和耳塞20之间的连接线并提高主板结构10和耳塞20之间的通信性能,通过单总线单元30对所述耳塞进行供电和通信。此外,在所述通信电路中还将所述单总线单元与接地端进行连接,以作为所述单总线单元的屏蔽层,用于减少外界射频干扰。其中,主控单元101为主微程序控制单元(Micro-programmedControlUnit,MCU),用于控制耳塞进行充电与通信,此外,主控单元还用于对耳塞进行其他控制。其中,主板结构10上还用于将各种功能芯片和功能器件集成于主板上,例如耳机的接发模块等。可选地,主板结构10可以选用PCB(Print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n耳塞,所述耳塞中设置有耳塞微控制单元;/n主板结构,所述主板结构上设置有主控单元和充电电路;/n单总线单元,所述单总线单元分别与所述耳塞和所述主板结构连接,所述单总线单元包括储能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并且在控制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时,使所述储能电路为所述耳塞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
耳塞,所述耳塞中设置有耳塞微控制单元;
主板结构,所述主板结构上设置有主控单元和充电电路;
单总线单元,所述单总线单元分别与所述耳塞和所述主板结构连接,所述单总线单元包括储能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并且在控制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进行通信时,使所述储能电路为所述耳塞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供电电源和供电开关,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供电开关开启并通过所述供电电源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储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路还包括相互串联的二极管和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机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逻辑开关,所述逻辑开关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连接,以作为所述主控单元以单总线的方式与所述耳塞微控制单元通信的开关。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谢腾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