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器壳体以及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43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26
转接器壳体(101)用于设置电路板(5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滑板(30)。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底板(11)以及第一环形侧板(12)。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底板(21)以及第二环形侧板(22)。滑板(30)活动连接第二底板(21),滑板(30)与第二环形侧板(22)分别位于第二底板(21)的两侧。第一环形侧板(12)与第二环形侧板(22)可拆卸地套接,以形成用于设置电路板(50)的安置腔(60)。第二底板(21)的板面开设有连通安置腔(60)且供取放零件的连通孔(28),滑板(30)可拆卸地的覆盖于连通孔(28)的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打开滑板(30),再经连通孔(28)对安置腔(60)内的零件进行清理和维修。

A kind of adapter shell and adapter

The adapter housing (101) is used for setting the circuit board (50), including a first housing (10), a second housing (20) and a sliding plate (30). The first housing (10) includes a first bottom plate (11) and a first annular side plate (12). The second housing (20) includes a second bottom plate (21) and a second annular side plate (22). The sliding plate (30)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ottom plate (21), and the sliding plate (30) and the second annular side plate (22)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bottom plate (21). The first annular side plate (12) is detachably sleeved with the second annular side plate (22) to form a placement cavity (60) for setting the circuit board (50). The plate surface of the second bottom plate (21)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28) for taking and placing parts, and the sliding plate (30) is detachably covered with an opening of the connecting hole (28). The utility model can clean and maintain the parts in the placement cavity (60) by opening the sliding plate (30)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hole (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转接器壳体以及转接器
本技术涉及转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器壳体以及转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转接器用于将U盘或固态储存芯片连接到电脑或者手机。转接器一般具有一体成型的壳体,U盘或固态存储芯片插接在转接器的一端,转接器的另一端插接在电脑或手机上,从而有利于电脑或手机读取U盘或固态储存芯片。一体成型的壳体有利于转接器的紧凑和稳定运行。但是,一体成型的壳体,不利于转接器的内部清洁和零件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器壳体,旨在解决转接器壳体因不可拆卸,而不便于清洁其及维修、更换存放于转接器壳体内的器件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接器壳体,用于设置电路板,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环形侧板;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环形侧板;滑板,所述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可拆卸地套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以形成用于设置电路板的安置腔;所述第二底板的板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安置腔且供取放零件的连通孔,所述滑板可拆卸地的覆盖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口。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转接器壳体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内侧壁的多个母扣以及凸设在所述第二环形侧板的外侧壁的多个公扣,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适配且一一对应扣接。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第二底板的板面开设有安置槽,所述连通孔的孔口位于所述安置槽的槽底,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安置槽且可沿所述安置槽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孔。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安置槽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置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滑板包括板本体以及凸设在所述板本体两侧的两滑块,各所述滑块分别滑接于对应的所述滑槽。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各所述滑槽的槽底均凸设有定位凸点,各所述滑块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点适配的定位穴。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滑槽的槽宽小于所述板本体的板厚。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板本体朝外设置的板面与所述第二底板朝外设置的板面齐平。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板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拨动所述板本体的拨块部。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合围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的腔口处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第二底板的四周板边与所述限位环槽的槽底向顶抵。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第一环形侧板开设有供外部的电源插接的充电接口。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第一环形侧板还开设有供外部的显示设备插接的高清接口,所述高清接口与所述充电接口位于所述转接器壳体的同一侧。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壳体中,所述第一环形侧板还开设有供外部的闪存设备插接的多个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高清接口之间。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接器,所述转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器壳体、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的电路板、位于安置腔内且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固态存储芯片、用于将所述电路板连接至与外部的设备的插接头以及连接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的线缆。在本技术的上述转接器中,所述转接器还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位于所述安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电路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第一底板、第一环形侧板、第二环形侧板以及第二底板依次连接设置。其中,第一环形侧板和第二环形侧板可拆卸地套接,从而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安置腔。连通孔开设于第二底板且连通安置腔,滑板可拆卸地覆盖连通孔。通过打开滑板,经连通孔可以对安置腔内的零件进行清理和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转接器的滑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转接器的爆炸图。图4是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器壳体101以及具有其的转接器100。转接器100用于将便携式的存储设备连接至电脑,或者连接至手机。转接器壳体101具有可拆卸的特点,从而方便对转接器100的内部进行清理和零件维修。转接器100包括转接器壳体101、设置在安置腔60内的电路板50、与电路板50连接的固态存储芯片、将连接电路板50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插接头103以及连接插接头103与电路板50的线缆102。转接器壳体101,用于放置电路板50,其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滑板30。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底板11以及连接第一底板11的第一环形侧板12。可选地,第一底板11为长方形板,第一环形侧板12的形状与第一底板11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和第一环形侧板12通过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底板21以及连接第二底板21的第二环形侧板22。可选地,第二底板21为长方形板,第二环形侧板22的形状与第二底板21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底板21和第二环形侧板22通过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滑板30活动连接第二底板21,滑板30与第二环形侧板22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可选地,滑板30也是通过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第一环形侧板12与第二环形侧板22可拆卸地套接,即第一环形侧板12套于第二环形侧板22内,或者第二环形侧板22套于第一环形侧板1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侧板12套于第二环形侧板22内。第一环形侧板12与第二环形侧板22位于第一底板11与第二底板21之间,以形成用于设置电路板50的安置腔60;第二底板21的板面开设有连通安置腔60且供取放零件的连通孔28,滑板30可拆卸地的覆盖于连通孔28的孔口。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第一底板11、第一环形侧板12、第二环形侧板22以及第二底板21依次连接设置。其中,第一环形侧板12和第二环形侧板22可拆卸地套接,从而使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合围形成安置腔60。连通孔28开设于第二底板21且连通安置腔60,滑板30可拆卸地覆盖连通孔28。通过打开滑板30,经连通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器壳体,用于设置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环形侧板;/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环形侧板;/n滑板,所述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n其中,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可拆卸地套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以形成用于设置电路板的安置腔;所述第二底板的板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安置腔且供取放零件的连通孔,所述滑板可拆卸地的覆盖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接器壳体,用于设置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环形侧板;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环形侧板;
滑板,所述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可拆卸地套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以形成用于设置电路板的安置腔;所述第二底板的板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安置腔且供取放零件的连通孔,所述滑板可拆卸地的覆盖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壳体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板与所述第二环形侧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环形侧板的内侧壁的多个母扣以及凸设在所述第二环形侧板的外侧壁的多个公扣,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适配且一一对应扣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的板面开设有安置槽,所述连通孔的孔口位于所述安置槽的槽底,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安置槽且可沿所述安置槽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置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滑板包括板本体以及凸设在所述板本体两侧的两滑块,各所述滑块分别滑接于对应的所述滑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槽的槽底均凸设有定位凸点,各所述滑块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卓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