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大伦专利>正文

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4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16
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包括一盒体和一连接组合;该盒体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该连接组合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一正极输出端,一负极输出端,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以使该至少三个电池室形成一串联组态;该至少三个电池室的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开设有一容置槽,且该正负极跳接件为由一金属线弯折成型,其具有容置于该容置槽内的一连接段,该连接段一端设有接装于一外侧电池室中的一负极弹性触点,另一端则设有接装于另一外侧电池室中的一正极触点;其中任两相邻的电池室之间设有一隔板,且各该隔板开设供该正极触点穿过的一板槽或一穿槽。

Battery box saving assembly process

A battery box which can save assembly process includes a box body and a connection combination;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ree battery rooms, the connection combin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e adjacent piece, one positive pole output end, one negative pole output end and on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e jump piece, so as to form a series configuration of at least three battery rooms; two outer battery rooms of the at least three battery rooms The gap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groove,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jump connector is formed by bending a metal wire, which has a connection section which is contained in the holding groov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on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negative elastic contact which is connected in an outer battery room,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ve contact which is connected in another outer battery room. A partition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any two adjacent battery rooms, and The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ate groove or a through groove for the positive contact to pass th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
本技术为一种电池盒,尤指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
技术介绍
按干电池的发展,已有一段历史,这种将电源(直流电)贮存于柱体内,确实使我们对某些电器产品的使用,突破了传统电源(交流电)的限制,为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因此,装设干电池的装置,例如电池盒应运而生,而电池放置与收纳,有时与该电器用品结合为一体,例如玩具、掌上型收音机、手电筒...等,也有部份则是该电器用品与电池盒采分离设计。该电池盒的电路大部份是采用串联形式,当然还有为因应特殊需求,而将电池盒的电路采用并联形式。如图1所示,其显示现有电池盒的立体分解图,该电池盒包括一盒体1,该盒体1具有至少三个电池室11,且任两相邻的该电池室11之间则通过一隔板12隔开,该至少三个电池室11内设有由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21,耦接于一正极接点22和一负极接点23的一条可挠性连接导线(flexiblehock-upwire)24,一正极输出端25,以及一负极输出端26所形成的一连接组合2。该正极输出端25包括一正极导线251,而该负极输出端26包括一负极导线261,该正极导线251和该负极导线261从两相邻的该电池室11各自开设的一通孔13穿出,由于该正极导线251和该负极导线261为毗邻设置,因此对使用者言可以方便地与该电器用品连接,以供应直流电给该电器用品。为方便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对该正极接点22和该负极接点23进行跳接,因此该盒体1的底面开设连通于该正极接点22和该负极接点23且供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容置的一容置槽14。该连接导线24在组装时,首先将该盒体1倒置,接着将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的两端各自接装一结合垫圈241后,随即将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的一端先插入一连通槽141,并铆接该正极接点22(或该负极接点23),最后再将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的另一端插入另一连通槽141后并铆接该负极接点23(或该正极接点22),使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容置于该容置槽14内,以完成跳接组装的工序。就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的组装工序言,装配人员必须将该盒体1倒置后再翻正,若稍不留意,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容易从该容置槽14内掉出,而必须重复上述的组装工序。此外,该可挠性连接导线24两端的该些结合垫圈241不容易与供该正极接点22和该负极接点23铆接与固定的两接合孔15各自对准,从而增加组装的困难度,并造成人力与工时的浪费,而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为以由刚性金属线,例如弹簧钢线制成的一正负极跳接件取代现有技术所示的该正极接点、该负极接点和该连接导线的组合,且该正负极跳接件是从该电池盒的上方进行安装,以克服该电池盒的倒置以及孔位难以对准等繁琐的组装工序。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包括一盒体和一连接组合;所述盒体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所述连接组合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一正极输出端,一负极输出端,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以使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形成一串联组态;所述电池盒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的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的一顶面横向开设一容置槽;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电池室之间以一隔板予以隔开,其中所述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且与所述容置槽同一侧的所述隔板各自纵向开设一板槽;以及所述正负极跳接件为由一金属线弯折成型,其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一端设有接装于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负极弹性触点,另一端则设有穿过各所述板槽且接装于另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正极触点。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包括一盒体和一连接组合;所述盒体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所述连接组合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一正极输出端,一负极输出端,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以使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形成一串联组态;所述电池盒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的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的一顶面对角地开设一容置槽;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电池室之间为以一隔板予以隔开,各所述隔板于所述容置槽通过的路径上纵向开设一封闭状穿槽;以及所述正负极跳接件为由一金属线弯折成型,其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一端设有接装于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负极弹性触点,另一端则设有穿过各所述穿槽且接装于另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正极触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为弹簧钢线;以及所述正极触点具有围组成一几何造形的框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为环形。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各所述正负极邻接件装设的所述隔板与所述盒体之间一体设有互连的一挂接段,以悬挂各所述正负极邻接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输出端包括一正极导线,而所述负极输出端则包括一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为从两相邻的所述电池室各自开设的一通孔穿出,使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毗邻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电池盒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电池盒组立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池盒第一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图5为图4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图6为图4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电池盒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图8为本技术电池盒第二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6所示,基本上,本技术电池盒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盒体1,以及一连接组合2。该盒体1与现有者相同,并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11,如图3所示,该至少三个电池室11的数量为至少三个的偶数,例如四个电池室11;且任两相邻的电池室11以一隔板12予以隔开,该至少三个电池室11内设有该连接组合2,该连接组合2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21,一正极输出端25,一负极输出端26,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27,以便将该至少三个电池室11形成一串联组态。该正极输出端25包括一正极导线251,而该负极输出端26还包括一负极导线261,该正极导线251和该负极导线261为从两相邻的该电池室11各自开设的一通孔13穿出,使该正极导线251和该负极导线261毗邻设置,所以能方便地与一电器用品连接,以供应直流电给该电器用品。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该至少三个电池室11的两个外侧电池室11之间的一顶面横向开设有一容置槽14,该两个外侧电池室11之间且与该容置槽14同一侧的该些隔板12各自纵向开设供该正负极跳接件27的一正极触点273横向穿过的一板槽121。此外,对应于该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21装设的该隔板12与该盒体1之间则一体设有互连的一挂接段122,以悬挂各该正负极邻接件21,而有利于铆接作业的进行。该挂接段122的实施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其也可用于本技术所示的其他实施例。该正负极跳接件27为由一金属线,例如弹簧钢线弯折成型,其具有一连接段271,该连接段271一端设有接装于一外侧电池室11的一负极弹性触点272,而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和一连接组合;所述盒体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所述连接组合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一正极输出端,一负极输出端,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以使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形成一串联组态;所述电池盒的特征在于:/n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的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的一顶面横向开设一容置槽;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电池室之间为以一隔板予以隔开,其中所述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且与所述容置槽同一侧的所述隔板各自纵向开设一板槽;以及所述正负极跳接件为由一金属线弯折成型,其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一端设有接装于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负极弹性触点,另一端则设有横向穿过各所述板槽且接装于另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正极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和一连接组合;所述盒体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所述连接组合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一正极输出端,一负极输出端,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以使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形成一串联组态;所述电池盒的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的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的一顶面横向开设一容置槽;其中任两相邻的所述电池室之间为以一隔板予以隔开,其中所述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且与所述容置槽同一侧的所述隔板各自纵向开设一板槽;以及所述正负极跳接件为由一金属线弯折成型,其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一端设有接装于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负极弹性触点,另一端则设有横向穿过各所述板槽且接装于另一所述外侧电池室中的一正极触点。


2.一种可节省组装工序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和一连接组合;所述盒体设有至少三个电池室,所述连接组合包括至少一正负极邻接件,一正极输出端,一负极输出端,以及一正负极跳接件,以使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形成一串联组态;所述电池盒的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电池室的两个外侧电池室之间的一顶面对角地开设一容置槽;其中任两相邻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伦
申请(专利权)人:黄大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