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碳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11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柱,底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右端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右端设有水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的右端设有收料箱,收料箱的前侧面设有排料口,收料箱的上方设有外筒,所述外筒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面的支脚固定在底板上,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为空腔结构,收料箱通过出料口与内筒连接,本装置通过将冷水灌入至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空腔内,然后对位于内筒中的生物碳进行冷却,同时通过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对生物碳进行搅拌可以使生物碳均匀散热,使外部的冷水可以对生物碳进行均匀的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Biochar cool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char coo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illar, the left end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pumping pump, the right end of the liquid pumping pump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torage tank, the right end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ooling device, the right end of the water cool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receiving box, the front side of the material receiv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terial receiv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by a support foot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cylinder.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are of a cavity structure, and the material receiv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ylinder through a material outlet. The device uses cold water to pour into the cavity between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n cools the biochar i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uses the mixing blade on the mixing shaft to cool the biochar Carbon stirring can make the biochar evenly dissipate heat, and the external cold water can evenly dissipate the biochar,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碳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碳化
,具体为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木炭生产大国,每年木炭产量高达千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木炭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同时,我国还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有上亿吨被白白浪费掉,生物质碳化技术能有效地将这些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碳化产物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对天然木材的需求量,从而有效地保护林业资源,生物质碳化就是利用热化学反应原理,以木屑、农作物秸秆、果壳等生物质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来制备绿色可再生燃料。在碳化过程中,生物质原料中多余的水分及挥发物被脱除,生物质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被部分分解,最终得到生物碳,生物碳需要冷却很长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现有的冷却都是空气冷却,冷却效果慢,时间长,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通过将冷水灌入至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空腔内,然后对位于内筒中的生物碳进行冷却,同时通过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对生物碳进行搅拌可以使生物碳均匀散热,使外部的冷水可以对生物碳进行均匀的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柱,底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右端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右端设有水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的右端设有收料箱,收料箱的前侧面设有排料口,收料箱的上方设有外筒,所述外筒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面的支脚固定在底板上,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为空腔结构,收料箱通过出料口与内筒连接,所述外筒的下端面右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导管与水冷却装置的上表面连接,水冷却装置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储水箱的左侧面连接,储水箱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抽液泵的右侧面连接,抽液泵的上端面通过导液管与设置在外筒的上表面左端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外筒的上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支架固定在外筒的上端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搅拌轴的下端穿过外筒并伸入到内筒的内部,位于内筒内的搅拌轴外侧面均匀的设有搅拌叶片,所述外筒的上端面右侧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内筒相连,所述底板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外侧面一周设有引风板,引风板与外筒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引风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外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密封连接,引风板的外侧面前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风机,风机通过出风管与引风板的外侧面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风板的外侧面后端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为沿引风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方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柱均匀的分布在底板的下表面四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脚均匀的分布在外筒的下端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对称分布在电机的外侧面前后两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有控制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将冷水灌入至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空腔内,然后对位于内筒中的生物碳进行冷却,水通过设置在外筒下端的出水口和导管流入至水冷却装置中,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同时搅拌轴通过搅拌叶片对生物碳进行搅拌可以使生物碳均匀散热,使外部的冷水可以对生物碳进行均匀的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设置在外筒外侧面的引风板通过风机对外筒的鼓风,可以有效的降低外筒的温度,更加有利于对生物碳的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底板、2支柱、3抽液泵、4储水箱、5水冷却装置、6导液管、7进液口、8电机、9支架、10进料口、11风机、12固定板、13支脚、14收料箱、15出水口、16出料口、17排料口、18控制开关、19引风板、20外筒、21内筒、22搅拌轴、23搅拌叶片、24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支柱2,为了增加对底板1的支撑强度,支柱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柱2均匀的分布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周,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抽液泵3,抽液泵3的右端设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右端设有水冷却装置5,水冷却装置5的设置可以对流出的水进行冷却以便于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水冷却装置5的右端设有收料箱14,收料箱14的前侧面设有排料口17,收料箱14的上方设有外筒20,外筒20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面的支脚13固定在底板1上,支脚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脚13均匀的分布在外筒20的下端面,外筒20的外侧面一周设有引风板19,引风板19与外筒20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引风板1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外筒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密封连接,引风板19的外侧面后端开有出风口24,出风口24为沿引风板19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方形结构,风机11对外筒20鼓出的风沿着外筒20的外侧面流动,然后经出风口24排出,增加了气体的流动性,对外筒20进行有效的降温,引风板19的外侧面前端设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上表面设有风机11,风机11通过出风管与引风板19的外侧面连接,风机19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18的输出端电连接,外筒20的内部设有内筒21,外筒20与内筒21之间为空腔结构,收料箱14通过出料口16与内筒21连接,外筒20的下端面右侧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通过导管与水冷却装置5的上表面连接,水冷却装置5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储水箱4的左侧面连接,储水箱4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抽液泵3的右侧面连接,抽液泵3的上端面通过导液管6与设置在外筒20的上表面左端的进液口7连接,外筒20的上端设有电机8,电机8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支架9固定在外筒20的上端面,支架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9对称分布在电机8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电机8的输出端与搅拌轴22的上端连接,搅拌轴22的下端穿过外筒20并伸入到内筒21的内部,位于内筒21内的搅拌轴22外侧面均匀的设有搅拌叶片23,搅拌轴22转动带动搅拌叶片23旋转,进而对生物碳进行搅拌,使生物碳散热更为均匀,外筒20的上端面右侧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与内筒21相连,所述进料口10和出料口16均设有控制阀门,底板1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18,控制开关18的输入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支柱(2),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抽液泵(3),抽液泵(3)的右端设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右端设有水冷却装置(5),水冷却装置(5)的右端设有收料箱(14),收料箱(14)的前侧面设有排料口(17),收料箱(14)的上方设有外筒(20),所述外筒(20)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面的支脚(13)固定在底板(1)上,外筒(20)的内部设有内筒(21),所述外筒(20)与内筒(21)之间为空腔结构,收料箱(14)通过出料口(16)与内筒(21)连接,所述外筒(20)的下端面右侧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通过导管与水冷却装置(5)的上表面连接,水冷却装置(5)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储水箱(4)的左侧面连接,储水箱(4)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抽液泵(3)的右侧面连接,抽液泵(3)的上端面通过导液管(6)与设置在外筒(20)的上表面左端的进液口(7)连接,所述外筒(20)的上端设有电机(8),电机(8)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支架(9)固定在外筒(20)的上端面,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与搅拌轴(22)的上端连接,搅拌轴(22)的下端穿过外筒(20)并伸入到内筒(21)的内部,位于内筒(21)内的搅拌轴(22)外侧面均匀的设有搅拌叶片(23),所述外筒(20)的上端面右侧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与内筒(21)相连,所述底板(1)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18),控制开关(18)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18)的输出端与电机(8)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碳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支柱(2),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抽液泵(3),抽液泵(3)的右端设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右端设有水冷却装置(5),水冷却装置(5)的右端设有收料箱(14),收料箱(14)的前侧面设有排料口(17),收料箱(14)的上方设有外筒(20),所述外筒(20)通过设置在其下端面的支脚(13)固定在底板(1)上,外筒(20)的内部设有内筒(21),所述外筒(20)与内筒(21)之间为空腔结构,收料箱(14)通过出料口(16)与内筒(21)连接,所述外筒(20)的下端面右侧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通过导管与水冷却装置(5)的上表面连接,水冷却装置(5)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储水箱(4)的左侧面连接,储水箱(4)的左侧面通过导管与抽液泵(3)的右侧面连接,抽液泵(3)的上端面通过导液管(6)与设置在外筒(20)的上表面左端的进液口(7)连接,所述外筒(20)的上端设有电机(8),电机(8)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支架(9)固定在外筒(20)的上端面,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与搅拌轴(22)的上端连接,搅拌轴(22)的下端穿过外筒(20)并伸入到内筒(21)的内部,位于内筒(21)内的搅拌轴(22)外侧面均匀的设有搅拌叶片(23),所述外筒(20)的上端面右侧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与内筒(21)相连,所述底板(1)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18),控制开关(18)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洛宁惠农土质保育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