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081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由“Γ”字旋转手柄、空心“T”形螺母套、轴承、钢丝绳上卡瓦和下卡瓦组成,“Γ”字旋转手柄一端为把手,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空心“T”形螺母套的中空孔内,其上安装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轴承套,轴承套和“T”形空心螺母套的两端均设有可穿过钢丝绳的耳环,它能对穿孔、打眼的油气管道进行带压堵漏,既不影响油井生产,又大大缩短了堵漏时间,减少油气管道的漏失和环境污染,增加油田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属对油气管道穿孔、打眼带压堵漏工具

技术介绍
油田输油输气管道一般油田的输油管道一般为采用钢管埋在地下,油田产出液对管道有很强的腐蚀性,随着时间延长管道就会出现腐蚀穿孔,并且目前油田老乡偷盗猖獗,破坏严重,在管道上打眼盗窃原油的事件时有发生,给油田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的解决方法都是采用打卡子,操作时既要停井又要放掉管道内液体和压力,工作时不安全且费时,同时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油气管道穿孔、打眼情况打卡子需停止油井生产并放掉管道内液体和压力的缺陷,设计一种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本技术由“Г”字旋转手柄、空心“T”形螺母套、轴承、钢丝绳上卡瓦和下卡瓦组成,“Г”字旋转手柄一端为把手,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空心“T”形螺母套的中空孔内,其上安装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轴承套,轴承套和“T”形空心螺母套的两端均设有可穿过钢丝绳的耳环。本技术能对穿孔、打眼的油气管道进行带压堵漏,即不影响油井生产,又大大缩短了堵漏时间,减少油气管道的漏失和环境污染,增加油田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Г”字旋转手柄1、轴承2、空心“T”形螺母套5、钢丝绳7和12、上卡瓦9和下卡瓦10组成,“Г”字旋转手柄1一端为把手,一端通过螺纹4连接在“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中空孔内,其上安装有轴承2,轴承2上安装有轴承套3,轴承套3和“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两端均设有可穿过钢丝绳的耳环。当油气管道11穿孔或被发现不法分子打眼后,把一根比穿孔粗的钢筋14的一头打尖,用尖的一头插入穿孔内,再把钢筋14套在“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中空孔内,将钢丝绳12穿入“T”形空心螺母套5两端的耳环并抱住油气管道11,转动“Г”字旋转手柄1,钢筋14就会被压入油气管道11穿孔内,然后将钢筋14与管道11之间焊接,焊好后割去多余的钢筋14,即可完成堵漏工作。当油气管道11穿孔较大时,需要打卡子时,将胶皮垫8用上卡瓦9和下卡瓦10压在油气管道11穿孔处,“T”形空心螺母套5下端压在上卡瓦9上,把钢丝绳7穿入轴承套3两端的耳环并抱住下卡瓦10,转动“Г”字旋转手柄1,就可使上卡瓦9和下卡瓦10闭合,然后安装上卡瓦9和下卡瓦10的连接螺栓13,即可完成堵漏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由“Γ”字旋转手柄(1)、轴承(2)、空心“T”形螺母套(5)、钢丝绳(7)和(12)、上卡瓦(9)和下卡瓦(10)组成,其特征在于“Γ”字旋转手柄(1)一端为把手,一端通过螺纹(4)连接在“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中空孔内,其上安装有轴承(2),轴承(2)上安装有轴承套(3),轴承套(3)和“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两端均设有可穿过钢丝绳的耳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由“Γ”字旋转手柄、空心“T”形螺母套、轴承、钢丝绳上卡瓦和下卡瓦组成,“Γ”字旋转手柄一端为把手,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空心“T”形螺母套的中空孔内,其上安装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轴承套,轴承套和“T”形空心螺母套的两端均设有可穿过钢丝绳的耳环,它能对穿孔、打眼的油气管道进行带压堵漏,既不影响油井生产,又大大缩短了堵漏时间,减少油气管道的漏失和环境污染,增加油田经济效益。文档编号F16L55/168GK2921531SQ20062003025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任龙, 谭文宁, 朱国伟, 朱永良, 熊伟, 张科学, 江永东, 樊树林, 陈美穗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快速带压堵漏器,由“Γ”字旋转手柄(1)、轴承(2)、空心“T”形螺母套(5)、钢丝绳(7)和(12)、上卡瓦(9)和下卡瓦(10)组成,其特征在于“Γ”字旋转手柄(1)一端为把手,一端通过螺纹(4)连接在“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中空孔内,其上安装有轴承(2),轴承(2)上安装有轴承套(3),轴承套(3)和“T”形空心螺母套(5)的两端均设有可穿过钢丝绳的耳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龙谭文宁朱国伟朱永良熊伟张科学江永东樊树林陈美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