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86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一把手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密码键,同时第一凹槽左右两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内部底侧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外侧面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贯穿滑盖外侧面,且滑扣与第二凹槽相接触,同时滑盖外表面设置有推扣。该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设置有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在安装电子锁时,通过让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分别穿过物体进行连接,使得前后面板都能固定在物体前后外表面,直接进行安装即可。

An electronic lock with fixed bracke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lock with a fixed bracke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trol panel, a first hand and a first fixed frame.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control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and a password key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groove, at the same tim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rst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block,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roov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lock There is a sliding cover, the bottom side of the sliding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groove, and the third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buckle, the sliding buckle penetrates the outer side of the sliding cover, and the sliding buckle contacts with the second groov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liding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buckle. The electronic lock with a fixed bracket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frame and a second fixed frame. When installing the electronic lock, the front and rear panels can be fix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external surfaces of the object by connecting the first fixed frame and the second fixed frame through the object respectively, and the installation can be directly carried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
本技术属于电子锁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
技术介绍
电子锁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电子锁,电子锁上密码按键很多都是没有进行遮盖措施,这样容易使得密码按键被损坏,且现在的电子锁电池都在内部,更换时需要拆卸电子锁更换,容易使得电子锁损坏,还有现在的电子锁在安装时,前后两个面板之间没有采取固定架连接加固措施。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旨在解决传统的电子锁,没有对密码按键进行遮盖,且更换电池时不方便,并且没有对前后面板连接时采取加固连接措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一把手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密码键,同时第一凹槽左右两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内部底侧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外侧面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贯穿滑盖外侧面,且滑扣与第二凹槽相接触,同时滑盖外表面设置有推扣,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且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凹槽下侧,同时第一把手下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后侧面,且第一固定架后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同时第一控制面板后侧面设置有锁芯,所述锁芯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之间,且锁芯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同时第二控制面板前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且第二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控制面板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下侧设置有电池盒。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第二凹槽设置有两个,并且2组第二凹槽关于第一凹槽的中轴线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滑盖的高度等于第一凹槽的高度,且滑盖的宽度等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架的长度,且第一固定架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架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的尺寸与第一控制面板的尺寸相同,且第二控制面板与第一控制面板关于锁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架和第一固定架均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第二固定架和每组第一固定架均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的形状为矩形,且电池盒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第二控制面板的长度和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1)设置有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由于现在的电子锁前后面板在安装时,前后面板之间没有采取加固措施,这样在安装时需要人工手扶进行安装,使得安装时不方便,故设置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在安装电子锁时,通过让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分别穿过物体进行连接,使得前后面板都能固定在物体前后外表面,直接进行安装即可;(2)设置有滑盖,由于现在的电子锁外表面上的密码按键很多都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这样让密码按键容易被损坏,故设置滑盖,在使用密码按键时打开滑盖,在不使用密码按键时,关闭滑盖,使得密码按键得到保护,且让密码按键不容易损坏;(3)设置有电池盒,由于现在的电子锁电池都在锁芯内部,这样在更换电池时,就需要拆卸电子锁进行更换,这样不但麻烦,且容易使得电子锁损坏,故设置电池盒,且电池盒设置在后侧面板上,这样在更换电池时直接打开电池盒内部的盒盖进行更换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控制面板,2、第一凹槽,3、密码键,4、固定块,5、第二凹槽,6、滑盖,7、第三凹槽,8、弹簧,9、滑扣,10、推扣,11、第一把手,12、指纹识别器,13、第一固定架,14、第一磁铁,15、锁芯,16、第二控制面板,17、第二固定架,18、第二磁铁,19、第二把手,20、电池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如图1所示,第一控制面板1前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且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密码键3,同时第一凹槽2左右两侧面设置有固定块4。如图4所示,固定块4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5,第二凹槽5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第二凹槽5设置有两个,并且2组第二凹槽5关于第一凹槽2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为了在滑盖6打开或者关闭时,通过第二凹槽5来对滑扣9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滑盖6得到固定,且固定块4内侧设置有滑盖6,滑盖6的高度等于第一凹槽2的高度,且滑盖6的宽度等于两个固定块4之间的距离,为了使得滑盖6能够对第一凹槽2内部的密码键3进行保护,滑盖6内部底侧开设有第三凹槽7,且第三凹槽7内部设置有弹簧8,同时弹簧8外侧面设置有滑扣9,滑扣9贯穿滑盖6外侧面,且滑扣9与第二凹槽5相接触,同时滑盖6外表面设置有推扣1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把手11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1前侧面,且第一把手11设置在第一凹槽2下侧,同时第一把手11下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12。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固定架13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1后侧面,第一固定架13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架17的长度,且第一固定架13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架17的直径,为了使得在安装第一控制面板1和第二控制面板16时,通过第一固定架13进入到第二固定架17内部,让第一控制面板1和第二控制面板16得到固定,且第一固定架13后端设置有第一磁铁14,同时第一控制面板1后侧面设置有锁芯15,锁芯15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3之间,且锁芯15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16,第二控制面板16的尺寸与第一控制面板1的尺寸相同,且第二控制面板16与第一控制面板1关于锁芯1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第二控制面板16与第一控制面板1与物体相接触,使得锁芯15得到固定,同时第二控制面板16前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7,第二固定架17和第一固定架13均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第二固定架17和每组第一固定架13均设置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一把手和第一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密码键,同时第一凹槽左右两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内部底侧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外侧面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贯穿滑盖外侧面,且滑扣与第二凹槽相接触,同时滑盖外表面设置有推扣,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且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凹槽下侧,同时第一把手下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后侧面,且第一固定架后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同时第一控制面板后侧面设置有锁芯,所述锁芯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之间,且锁芯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同时第二控制面板前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且第二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控制面板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下侧设置有电池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一把手和第一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密码键,同时第一凹槽左右两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内部底侧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弹簧,同时弹簧外侧面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贯穿滑盖外侧面,且滑扣与第二凹槽相接触,同时滑盖外表面设置有推扣,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前侧面,且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凹槽下侧,同时第一把手下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第一控制面板后侧面,且第一固定架后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同时第一控制面板后侧面设置有锁芯,所述锁芯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之间,且锁芯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同时第二控制面板前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且第二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控制面板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下侧设置有电池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固定支架结构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任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固鑫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