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进雄专利>正文

除臭型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79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包括具有便池的底座和箱体,底座的底部设有与便池连接的排污口,排污口下方连接弯曲的水止回管道至下水道排放口;箱体内形成用于盛水的空腔即水箱,水箱内设有进水管、下方通过冲水管与便池连通的冲水控制箱,以及L型的第一溢水管,第一溢水管的管口连接有除臭装置,该除臭装置包括横向通气管、竖向通气管、风扇、倒L型的第二溢水管和排风管。该除臭型坐便器通过在现有坐便器上增加除臭装置,将人们如厕时的异味及时的完全的抽离,不会因异味而困扰,解决如厕时所接触异味的困扰,同时,该除臭型坐便器不改变原有坐便器外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又能完全排除异味等优点。

Deodorizing toil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odorizing toile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box body with a urinal,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outl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urinal, the lower part of the drain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curved water check pipe to the drain outlet of the sewer; the box body forms a cavity for holding water, i.e. a water tank,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low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rinal through a flushing pipe, and l The first overflow pipe of the first overflow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deodoriz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rizontal vent pipe, a vertical vent pipe, a fan, an inverted L-shaped second overflow pipe and an exhaust pipe. By adding deodorizing device on the existing toilet, the deodorizing toilet can completely and timely remove the peculiar smell when people use the toilet, and can not be bothered by the peculiar smell,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eculiar smell when they use the toile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odorizing toilet does not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the original toile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can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peculiar sm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型坐便器
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坐便器,尤其涉及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是人们常用的卫生清洁设备,具有方便、快捷和节约空间等优点。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坐便器的质量和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坐便器,参阅图1,一般在人如厕时会产生较大的臭味等异味,异味不能及时去除,则会遗留在室内久,影响室内空气环境。即使人们在室内安装排风设备来增加空气流动,也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异味,并且人在如厕时也会闻到异味,尤其在公共厕所,使用者较多,异味更加明显,并且下一位使用者也会受到上一位使用者的异味困扰,大大影响了人们如厕时的舒适度和心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臭型坐便器,让人们在如厕时的臭味等异味能够及时抽离,不会因为异味而困扰,解决如厕时接触异味的困扰。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包括具有便池的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上设有坐便盖,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便池连接的排污口,该排污口下方连接弯曲的水止回管道至下水道排放口;所述箱体内形成用于盛水的空腔即水箱,该水箱内设有用于连接自来水通道以为该水箱蓄水的进水管;所述水箱内还设有下方通过冲水管与所述便池连通的冲水控制箱,以及L型的第一溢水管,该第一溢水管的横向管位于所述水箱的低水位上,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所述冲水控制箱的底部上,该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朝上并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齐平,所述第一溢水管的管口连接有除臭装置,该除臭装置包括横向通气管、竖向通气管、风扇、倒L型的第二溢水管和排风管,所述横向通气管位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上方,该横向通气管的一端管口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连接的除臭接头,该横向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通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横向通气管内,所述横向通气管和竖向通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门;所述竖向通气管的下端伸出所述箱体的底面并与排风管的上端密封连接,该排风管的下端连通至所述下水道排放口;所述第二溢水管的横向管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齐平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所述除臭接头,所述第二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与所述水箱的低水位齐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便池上设有座圈,该座圈下方且位于所述便池的前侧设有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感应人体信号并传递给坐便器的风扇控制器以控制风扇的开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便池侧面一周且位于座圈下方间隔设有冲水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气门呈倾斜方向设置于所述横向通气管和竖向通气管的连接处,且该单向气门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向通气管的上侧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水控制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止水阀和冲止水阀,另设有下端与该冲止水阀连接的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上端通过设于所述箱体外侧面上的手冲按钮控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杆上连接有推杆,所述箱体上对应设有用于吸附该推杆的电吸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的下端穿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面上并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箱体密封连接,该进水管的下端为入水口,该进水管的上端为进水口,该进水管的上端内设有满水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水管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通气管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止回管道呈倒S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除臭型坐便器通过在现有坐便器上增加除臭装置,将人们如厕时的异味及时的完全的抽离,不会因异味而困扰,解决如厕时所接触异味的困扰。该除臭型坐便器如加装自动冲水功能,能达到异味残留量几乎为零,本技术在原有水箱内加装除臭装置,并不会改变原有坐便器外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又能完全排除异味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坐便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除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除臭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冲水方向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底座;2——便池;3——座圈;4——箱体;5——排污口;51——水止回管道;6——下水道排放口;7——进水管;701——入水口;702——进水口;703——满水阀;8——冲水管;9——冲水控制箱;10——第一溢水管;11——横向通气管;111——除臭接头;12——竖向通气管;13——风扇;14——第二溢水管;15——排风管;16——单向气门;17——感应开关;18——冲水口;19——止水阀;20——冲止水阀;21——控制杆;22——手冲按钮;23——推杆;24——电吸铁;25——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7——第三密封圈;101——满水位;102——低水位;100——坐便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参阅图2-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包括具有便池2的底座1和箱体4,箱体4设于底座1上,便池上设有坐便盖100,底座1的底部设有与便池连接的排污口5,该排污口下方连接呈倒S型弯曲的水止回管道51至下水道排放口6。便池2上设有座圈3,便池侧面一周且位于座圈下方间隔设有冲水口18。箱体4内形成用于盛水的空腔即水箱,该水箱内设有用于连接自来水通道以为该水箱蓄水的进水管7。水箱内还设有下方通过冲水管8与便池2连通的冲水控制箱9,以及L型的第一溢水管10,该第一溢水管的横向管位于水箱的低水位102上,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冲水控制箱9的底部上,该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朝上并与水箱的满水位101齐平。冲水控制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止水阀19和冲止水阀20,另设有下端与该冲止水阀连接的控制杆21,该控制杆的上端通过设于所述箱体外侧面上的手冲按钮22控制。控制杆上连接有推杆23,箱体4上对应设有用于吸附该推杆的电吸铁24。本技术的主要改进是在现有的上述坐便器结构上增加了除臭装置,即在第一溢水管的管口连接有除臭装置,将人们如厕时产生的臭味等异味及时抽取,以下详细说明。所述除臭装置包括横向通气管11、竖向通气管12、风扇13、倒L型的第二溢水管14和排风管15,横向通气管12位于水箱的满水位101上方,该横向通气管11的一端管口向下弯折形成与第一溢水管10的竖直管的管口连接的除臭接头111,该横向通气管11的另一端与竖向通气管12的上端连通;风扇13设于横向通气管11内,横向通气管11和竖向通气管12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门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包括具有便池(2)的底座(1)和箱体(4),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上设有坐便盖(100),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便池连接的排污口(5),该排污口下方连接弯曲的水止回管道(51)至下水道排放口(6);所述箱体内形成用于盛水的空腔即水箱,该水箱内设有用于连接自来水通道以为该水箱蓄水的进水管(7);所述水箱内还设有下方通过冲水管(8)与所述便池连通的冲水控制箱(9),以及L型的第一溢水管(10),该第一溢水管的横向管位于所述水箱的低水位(102)上,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所述冲水控制箱的底部上,该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朝上并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101)齐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管的管口连接有除臭装置,该除臭装置包括横向通气管(11)、竖向通气管(12)、风扇(13)、倒L型的第二溢水管(14)和排风管(15),所述横向通气管位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101)上方,该横向通气管的一端管口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连接的除臭接头(111),该横向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通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风扇(13)设于所述横向通气管内,所述横向通气管和竖向通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门(16);所述竖向通气管的下端伸出所述箱体的底面并与排风管(15)的上端密封连接,该排风管的下端连通至所述下水道排放口(6);所述第二溢水管的横向管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齐平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所述除臭接头(111),所述第二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与所述水箱的低水位(102)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包括具有便池(2)的底座(1)和箱体(4),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便池上设有坐便盖(100),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便池连接的排污口(5),该排污口下方连接弯曲的水止回管道(51)至下水道排放口(6);所述箱体内形成用于盛水的空腔即水箱,该水箱内设有用于连接自来水通道以为该水箱蓄水的进水管(7);所述水箱内还设有下方通过冲水管(8)与所述便池连通的冲水控制箱(9),以及L型的第一溢水管(10),该第一溢水管的横向管位于所述水箱的低水位(102)上,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所述冲水控制箱的底部上,该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朝上并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101)齐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管的管口连接有除臭装置,该除臭装置包括横向通气管(11)、竖向通气管(12)、风扇(13)、倒L型的第二溢水管(14)和排风管(15),所述横向通气管位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101)上方,该横向通气管的一端管口向下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一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连接的除臭接头(111),该横向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通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风扇(13)设于所述横向通气管内,所述横向通气管和竖向通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门(16);所述竖向通气管的下端伸出所述箱体的底面并与排风管(15)的上端密封连接,该排风管的下端连通至所述下水道排放口(6);所述第二溢水管的横向管与所述水箱的满水位齐平且该横向管的管口连通至所述除臭接头(111),所述第二溢水管的竖直管的管口与所述水箱的低水位(102)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池(2)上设有座圈(3),该座圈下方且位于所述便池的前侧设有感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进雄
申请(专利权)人:萧进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