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57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车在转运垃圾时废水易腐蚀车厢底板及易从车尾渗漏的技术问题。包括:车头,设置在底盘前部;车厢,设置在底盘后部,其底板呈向后倾斜状;防漏结构,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车厢两侧板后下方;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后门框的两侧;接水槽,设置在车厢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水箱,设置在底盘下方,顶部设置进水口,底部设置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漏孔连接,出水口上设置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延长了设备寿命,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A garbage truck to prevent sewage corrosion and leak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rbage truck to prevent sewage corrosion and leakage,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that waste water is easy to corrode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carriage and easy to leak from the rear of the carriage when the garbage truck is transferring garbage. It includes: the front of the car, which is set at the front of the chassis; the carriage, which is set at the rear of the chassis, whose bottom plate is tilted backward; the leakproof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bolt and the second bolt, which are respectively symmetrically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r plates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age; the first leakproof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leakproof side plate, which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t both sides of the rear door frame of the carriage; the water channel, which is set at the rear of the carriag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door Under the contact surface, th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lt and the second bolt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water tank is set under the chassis, the top is set with the water inlet, the bottom is set with the water outlet, the wate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akage hole through the hose, and the water outlet is set with the val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extend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avoi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出量也越来越多。小区内的生活垃圾及酒店的厨余垃圾,因含有较多的液体,在垃圾车从小区或酒店向垃圾处理站转运过程中,一方面,垃圾中的废水易腐蚀车厢底板,缩短垃圾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现有垃圾车尾部没有密封,废水易从车尾渗漏,进而随着垃圾车的行走流至车体经过的路面,给环境造成污染,亦给环卫工人的清洁工作和小区的整洁维持带来更多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车在转运垃圾时垃圾中的废水易腐蚀车厢底板以及易从车尾渗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包括:底盘、车头、车厢及防漏结构;车头设置在底盘前部;车厢设置在底盘后部,其底板从车厢头部向尾部呈向下倾斜状,倾斜角度为3~10度;防漏结构设置在车厢尾部;通过将车厢底板从车厢头部向尾部向下倾斜设置,使垃圾中的废水易从车厢中流出并排至防漏结构,避免废水腐蚀车厢底板;所述防漏结构,包括:接水槽,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及水箱;其中,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车厢两侧板后下方;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后门框的两侧;接水槽,设置在车厢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其横向宽度与车厢宽度匹配,顶部敞口,底部设置漏孔;接水槽,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水箱,设置在底盘下方,顶部设置进水口,底部设置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漏孔连接,出水口上设置阀门。通过设置接水槽和水箱,使车厢中排出的废水通过接水槽排至水箱中,一方面解决了废水易腐蚀车厢底板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废水在垃圾车运输过程中流至地面污染环境的状况;通过设置第一防漏侧板和第二防漏侧板,使得易从车厢与后门的衔接处侧面漏出的废水被引流至接水槽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使接水槽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车厢上,便于拆卸及维修。较佳地,所述接水槽,上部呈长方体状,下部呈四棱锥漏斗状。通过将接水槽上部设置设置成长方体状,使接水槽更方便接收从车厢流出的废水;接水槽下部设置成四棱锥漏斗状,使进入接水槽的水,能更容易聚集中水槽底部的漏孔处,进而流入水箱。较佳地,所述漏孔上设置滤网。通过设置滤网,防止杂物进入软管,发生堵塞;较佳地,所述防漏结构,还包括:防漏底板,固定设置于车厢尾部底板下方,位于接水槽上方。通过设置防漏底板,当垃圾车在行进中,遇到路面不平车体向前倾斜时,防止刚刚流至车厢尾部接缝处的废水随车体倾斜顺着车厢下方留至接水槽能够承接的范围外,防漏底板将废水的流动区域限制在接水槽上方,保证废水进入接水槽,进而进入水箱。较佳地,所述防漏结构,还包括:第三螺栓,平行设置于第一螺栓前方;第四螺栓,平行设置于第二螺栓前方。通过设置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在垃圾车进入垃圾站倾倒垃圾时,可以将第一连杆与第一螺栓的连接端移至第三螺栓处,将第二连杆与第二螺栓的连接端移至第四螺栓处,进而带动接水槽向车厢底部内移动,避免垃圾从车厢后门倒出时进入接水槽。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车厢底板设置呈倾斜状,以及通过在车厢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接水槽、在底盘下方设置水箱,使车厢内垃圾中的废水及时从车厢内排至水箱中,一方面避免了废水腐蚀车厢底板,延长了垃圾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废水在垃圾车运输过程中不会流至地面,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更具环保性。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盘;2车头;3车厢;40接水槽;41第一螺栓;42第一连杆;43第一防漏侧板;44水箱;440进水口;441出水口;442阀门;45软管;46第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阅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包括:底盘1、车头2、车厢3及防漏结构;车头2设置在底盘1前部;车厢3设置在底盘1后部,其底板从车厢3头部向尾部呈向下倾斜状,倾斜角度为6度;防漏结构设置在车厢3尾部;防漏结构,包括:接水槽40,第一螺栓41、第二螺栓(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图中未示出)、第一防漏侧板43、第二防漏侧板(图中未示出)及水箱44;其中,第一螺栓41、第二螺栓,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车厢3两侧板后下方;第一防漏侧板43,第二防漏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3后门框的两侧;接水槽40,设置在车厢3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其横向宽度与车厢3宽度匹配,顶部敞口,底部设置漏孔(图中未示出);接水槽40,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与第一螺栓41和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水箱44,设置在底盘1下方,顶部设置进水口440,底部设置出水口441,进水口440通过软管45与漏孔连接,出水口441上设置阀门442。参阅图1所示,较佳地,接水槽40,上部呈长方体状,下部呈四棱锥漏斗状。较佳地,漏孔上设置滤网(图中未示出)。较佳地,防漏结构,还包括:防漏底板(图中未示出),固定设置于车厢3尾部底板下方,位于接水槽40上方。参阅图1所示,较佳地,防漏结构,还包括:第三螺栓46,平行设置于第一螺栓41前方;第四螺栓(图中未示出),平行设置于第二螺栓前方。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将车厢底板设置呈倾斜状,以及通过在车厢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接水槽、在底盘下方设置水箱,使车厢内垃圾中的废水及时从车厢内排至水箱中,一方面避免了废水腐蚀车厢底板,延长了垃圾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废水在垃圾车运输过程中不会流至地面,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更具环保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车头、车厢及防漏结构;车头设置在底盘前部;车厢设置在底盘后部,其底板从车厢头部向尾部呈向下倾斜状,倾斜角度为3~10度;防漏结构设置在车厢尾部;/n所述防漏结构,包括:接水槽,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及水箱;/n其中,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车厢两侧板后下方;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后门框的两侧;接水槽,设置在车厢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其横向宽度与车厢宽度匹配,顶部敞口,底部设置漏孔;接水槽,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水箱,设置在底盘下方,顶部设置进水口,底部设置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漏孔连接,出水口上设置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水腐蚀及渗漏的垃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车头、车厢及防漏结构;车头设置在底盘前部;车厢设置在底盘后部,其底板从车厢头部向尾部呈向下倾斜状,倾斜角度为3~10度;防漏结构设置在车厢尾部;
所述防漏结构,包括:接水槽,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及水箱;
其中,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车厢两侧板后下方;第一防漏侧板,第二防漏侧板,分别固定设置在车厢后门框的两侧;接水槽,设置在车厢尾部与后门接触面的下方,其横向宽度与车厢宽度匹配,顶部敞口,底部设置漏孔;接水槽,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恩杨灿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景昇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