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2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若干工位以及连接于若干工位之间的传输系统,第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的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二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并形成摆渡区,第一横向传送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通过两端的摆渡区连接形成预制件生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任意一条传输线出现故障时,利用摆渡区的摆渡功能保证其他三条传输线正常运行,保证产能,可调整性和通用性强。

A layout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ion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yout structure of a prefabrication production line, which at least comprises a first production line and a second production line. Both the first production line and the second production line comprise several stations and a transmission system connected between several station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first production line comprises a first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and a secon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second production line comprises a thir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The first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the secon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the thir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fourth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longitudinal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transmission device at both ends to form a ferry area. The first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the secon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the thir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fourth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lin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erry area at both ends Forming a production line of prefabricated parts. When any transmission l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breaks down, the ferry function of the ferry area is used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other three transmission lines, ensur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have strong adjustability and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
本技术属于预制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行业蓬勃发展,PC预制构件工厂与日俱增,其中,主流的预制构成生产方式流水线生产,其特点是台模随着工艺顺序通过生产线的传送系统流动至每个工序对应的工位;每一个工位的操作人员和具体工作相对固定,例如,钢筋摆放、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操作在固定位置由相对固定的人和设备来操作。但市面上存在的预制构件生产线,都存在投入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我司主营纯干法密拼体系别墅设计生产与安装一体化施工,专门开发面向县、乡镇级市场开发的低多层建筑产品。本次申请的专利,有投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产能高的特点,满足低多层装配式建筑的生产需求。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容错率高、可有效保证产能、同时占用场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的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错率高、可有效保证产能、同时占用场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的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若干工位以及连接于若干工位之间的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的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所述第二生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之间,所述第二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并形成摆渡区,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纵向传输连接所述摆渡区的各工位,所述第一横向传送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通过两端的所述摆渡区连接形成预制件生产线。上述方案适用于24m车间跨度,本技术的第一生产线和第二伸出线对应两条完整的生产线流程,根据实际生产安排,可以只启用一条或同时运转两条生产线。当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任意一条传输线出现故障时,利用摆渡区的摆渡功能保证其他三条传输线正常运行,保证产能,同时使用方式灵活多样,可调整性和通用性强,且占用场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较大程度减少生产区域的长度,从而降低工厂建设的投入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制件生产线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之间的中线呈轴对称布置。如此,采用双循环、双对称式的生产线布置,增加生产面积,提高了产能、施工简单方便、空间利用率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三横向传输线分别用于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的生产预制件的前置工位的转运连接,所述第二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分别用于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的生产预制件的后置工位的转运连接,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用于将连接前置工位和后置工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浇筑/振捣工位,所述前置工位至少包括浇筑/振捣工位及其之前的工位,所述摆渡区设有静置/摆渡工位,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静置/摆渡工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浇筑/振捣工位,所述浇筑/振捣工位上设有布料机,所述布料机可在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的浇筑/振捣工位之间流转并完成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的浇筑布料。如此,布料机跨双平行工位运行,在满足生产的同时,降低了投入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后置工位至少包括养护工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养护工位包括单边养护窑,其中,所述第二生产线的养护窑的底部若干层为空心结构并作为车间物流和参观通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远离第二横向传输线的一侧设有第三生产线,所述第三生产线包括若干工位以及连接于若干工位之间的传输系统,所述第三生产线的工位与所述第二横向传输线连接的工位相对应,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将第三生产线与第一生产线和/或第二生产线纵向传输连接。上述方案适用于30m车间跨度,如此,当生产量大时,将第三生产线投入使用,增大产能,当生产量小时,仅需投入第一生产线的前置工位和第三生产线,其他工位可停用,利用其养护工位养护预制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脱模/摆渡工位、装模工位、钢筋工位、预埋工位、浇筑/振捣工位、擀平工位、静置/摆渡工位、拉毛工位、养护工位、脱模工位和翻板工位。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4分别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横向传输线2第二横向传输线3第三横向传输线4第四横向传输线5第一纵向传输装置6第二纵向传输装置7第三生产线8摆渡区9布料机10脱模/摆渡工位11装模工位12钢筋工位13预埋工位14浇筑/振捣工位15擀平工位16静置/摆渡工位17拉毛工位18养护工位19脱模工位20翻板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技术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若干工位以及连接于若干工位之间的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的第一横向传输线1和第二横向传输线2,所述第二生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1和第二横向传输线2之间,所述第二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3和第四横向传输线4,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1、第二横向传输线2、第三横向传输线3和第四横向传输线4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1、第二横向传输线2、第三横向传输线3和第四横向传输线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纵向传输装置5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6并形成摆渡区8,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5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6纵向传输连接所述摆渡区8的各工位,所述第一横向传送线、第二横向传输线2、第三横向传输线3和第四横向传输线4通过两端的所述摆渡区8连接形成预制件生产线。上述方案适用于24m车间跨度,本技术的第一生产线和第二伸出线对应两条完整的生产线流程,根据实际生产安排,可以只启用一条或同时运转两条生产线。当第一横向传输线1、第二横向传输线2、第三横向传输线3和第四横向传输线4任意一条传输线出现故障时,利用摆渡区8的摆渡功能保证其他三条传输线正常运行,保证产能,同时使用方式灵活多样,可调整性和通用性强,且占用场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较大程度减少生产区域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若干工位以及连接于若干工位之间的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所述第二生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之间,所述第二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并形成摆渡区,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纵向传输连接所述摆渡区的各工位,所述第一横向传送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通过两端的所述摆渡区连接形成预制件生产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均包括若干工位以及连接于若干工位之间的传输系统,所述第一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所述第二生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二横向传输线之间,所述第二生产线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并形成摆渡区,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纵向传输连接所述摆渡区的各工位,所述第一横向传送线、第二横向传输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通过两端的所述摆渡区连接形成预制件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生产线沿第三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之间的中线呈轴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和第三横向传输线分别用于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的生产预制件的前置工位的转运连接,所述第二横向传输线和第四横向传输线分别用于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的生产预制件的后置工位的转运连接,所述第一纵向传输装置和第二纵向传输装置用于将连接前置工位和后置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件生产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唐明罗小剑黄自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